忘恩负义者,真能得到美国优待吗?
谢晓亮团队在Cell发表文章
一组数据惊了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近日在访谈中讲:“美国一直在全球77亿人中收割人才,仅1978年-2015年期间,美国加州硅谷便吸纳了将近2万清华大学毕业生。”
金灿荣教授
这是什么概念?
清华大学近年招生约3500人/年,此前更少。
仅一个硅谷,每年“吸”走清华超16%优秀人才。
这仅仅只是一个硅谷,若算上其他外国机构呢?清华每年多少人才外流?
这仅仅只是清华,其他的中国“双一流”呢?中国每年有多少人才外流?
《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统计,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留在国外发展的高达72%。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国外滞留率平均达到87%。
去年,在清华大学统计的留学生归国人数中,以美国为例,毕业后回国就业的仅占总人数的19%,剩下的留学生全都留在了美国发展。
触目惊心。中国苦心培养,美国轻易收割。
从全球收割人才,还要“精挑细选”,才是美国真正可怕之处。
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
美国布局多年,我们身在局中。
中国孩子3岁学英语,5岁弹钢琴,托福、GRE高分是多么值得荣耀的事!
多少中国家庭马力全开,一步步为孩子奠定着去美国“发展”的道路,于是,一切变得顺理成章。
反观支援家乡建设的人,以二本、三本居多。
最优秀的“那一批”大多出了国,即使在国内,也大量流向了“外资企业”发展,少部分进入了政府机关单位。
这就是眼下最真实的现状。
01
普京曾说:“没有忠诚的能力,一文不值。”
这些在国外扎根的学子,能有多少忠诚?不敢想。
曾经,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毕业演讲上,中国学子杨舒平“一炮而红”。
祖国,真如她说的那么不堪吗?
她的家乡在昆明,连续13年空气优良率90%以上。
能作为留学生代表,想必成绩和科研能力都相当不错,小瓜更愿意相信,她也许只是一时失言,但证明自己喜欢美国,就必须要贬低自己的祖国吗?
还有之前小瓜写过的徐可馨、黄佳毅之流(8亿人骂上热搜!许姑娘还没改口,黄嘉毅又来作妖!祖国,不欠你们的!)
事实证明,未必如此。
事隔几年后,杨舒平并未拿到美国绿卡,毕业后,在美国找不到一份合适工作。几经转辗,去到了韩国,就业也不顺利,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中国。
曾经的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已被封,曾经的言语也已看不到了。
当初的那番夸赞美国的行为,并未对她有任何实际帮助。在祖国的土地上,她打算重新开始。
02
美国凭什么收割全世界人才?
抛开情怀,我们来谈谈实际。
首先,优质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提供动力。
以硅谷为例,这里集结了世界最顶尖的科技人员100万以上,周边就是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同时拥有谷歌、苹果等公司,真正融科研、生产、就业为一体。
研究人员、大学、企业,三位一体。
毕业生留下来工作,年薪丰厚。
2018年,湾区程序员以平均年收入14.2万美金,再次毫无悬念斩获世界第一。
硅谷企业分布图
不得不承认,这里的科研环境相对“比较公平”。
有能力,有好项目,不用求着政府投资,高科技企业就能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研究资金,能让你的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而在我国,虽然很多大学研究所也有和企业的横向项目,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研究人员需要向国家申请研究基金,研究出来的成果要经过国家的评估,很长时间以后才可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这对于科研人员,是“致命的诱惑。”
而中国的经费毕竟有限,难免顾此失彼,其中不乏优秀项目因缺乏资金支持而被迫流产或者无限期搁置。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科技的持续发展!
第二,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
科研的裙带关系在全世界都存在,但在北美相对弱一点。中国人勤奋、肯吃苦,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一定可以取得相应的位置,所以很多人选择了留下。
而中国社会更讲究“排资论辈”,学术界也不例外。科研经费一般是前辈优先拿,名教授一年能拿到几百万上千万,刚回国的海归博士即便你能力再强一年也就几十万,没有经费,举步维艰。
还有各种基金需要去申请,各种评选要去参加,各种应酬要出席,考虑房子等实际问题,无法潜心从事科学研究。
小瓜身边很多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不胜其烦:“在最容易出科研成果的年纪,却要费心思去搞这些科研之外的事情”,无疑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埋没了一些人的才华。
03
中国不缺人才,关键是如何留住人才。
首先,改变科研单一靠国家输血,仅仅依靠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不平衡状态。
其次,打破关系网壁垒,高福利留住顶尖人才。
如果优秀的人才,可以在国内获得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职位和待遇,为一家企业或者科研院所服务五年或者十年就能获得免费的房产,我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留在祖国。
毕竟,背井离乡异国打拼,要面临文化、种族等差异,远离父母家人,需要很大牺牲。
第三,是家庭的基础教育培养。
有能力有财力出国的人,为何要抨击祖国?
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出人头地。迫切的望子成龙,使得很多中国的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忽略了对一个生命最基本的素质教育——爱国。
几代人的迫切渴望,正把我们的孩子塑造成“精致得利己主义者”,缺乏家国情怀,更无报国之志。
出国并非高人一等,不过是换个地方生活。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在学习和改变,
改变的原因叫三观,改变的结果是命运。
也许,真正触动一个人内心的理由,很简答。
质朴情感,并非天生,而是父母、老师给的。
04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他的祖国。
也许,当我们看到数学天才许晨阳成为“别人的嫁衣”而深深叹息,看到颜宁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五味杂陈。
也许,这是个人道路的选择,无可厚非。
但我们更应知道,科学家的伟大在于格局。
昨天,Cell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主任谢晓亮所在课题组与合作团队的文章。公布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强效药研究的最新重要进展。
这个中国科研团队筛出的一大批“优质中和抗体”,
有望成为首个对新冠有治疗功能的技术,
这将是人类狙击新冠病毒的新武器。
而新武器的研发领头人,履历令人窒息。
带头人谢晓亮,是一位“弃美回国”科学家。
他的履历,牛到令人窒息,
为人却神秘、低调,少为人知。
疫情来了,大年初三起,他就奋战在实验室,
疫情反复?他昂首:“那时,我们的武器或已就位。”
1962年6月,出生于北京的谢晓亮,
父亲谢有畅和母亲杨骏英,都是北大化学教授。
27岁,博士后还没出站,
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就迫不及待伸出橄榄枝。
这里是美国最著名、最隐秘的国家级实验室,
至今在google上照片寥寥无几。
谢晓亮之前,中国大陆无一人能进入。
刚加入,美国就让他独立组建科研小组,
“科研室、助手随便挑!”
而他一出手,就攻克了实验室多年未突破的“室温下单分子荧光成像”。
谢晓亮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
他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上第一个报道“单个酶分子循环生化反应的动态过程。”
他,开发出全新显微呈像技术,
为全人类,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科研领域。
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的“处女作”,
被国际顶尖科刊《自然》、《科学》,同时抢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