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清末民初”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但对前后相关内容偶有涉及。
孔广森:《辟雍四学解》,见徐世昌主编《清儒学案》卷一百九,第3册,75页,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90。
《屠梅君侍御致时务报馆辨〈辟韩〉书》,苏舆编《翼教丛编》,64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曹聚仁提到:“日本人原有‘支那学’、‘汉学’这样的名词,因此,19世纪后期,留学日本归来的学人,译之为‘国学’,也就是‘中国学术’之意。”(《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3页,三联书店,1986)曹氏此说只是大概言之,没有实据,似乎也不准确。后来一些论著均以20世纪初年的梁启超和国粹派为倡导“国学”之始。参见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第四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126页。中华书局,1989。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292-29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104页。
《学界时评·游学生与国学》,《新民丛报》第26号,1903。
邓实:《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1906。
钱穆:《国学概论·弁言》,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刘师培:《国学发微》,1页,《刘申叔先生遗书》,第13册,宁武南氏1936年刊本。
邓实:《古学复兴论》,《国粹学报》第9期,1907。
国学讲习会发起人:《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期,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501-50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章太炎又认为“国粹”“可分三项:一是语言文字,二是典章制度,三是人物事迹”(《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276页)。可见,此时章氏“国学”、“国粹”的内涵基本相同。
章太炎:《与刘师培书》(1906年8月),《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282-2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章绛:《致国粹学报社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497页。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3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章太炎:《示国学会诸生》,《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694-697页。
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1期,1905。
国学讲习会发起人:《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期,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499页。
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7期,1905。
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第6期,1905。
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1935),《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863、868页。
《中国古代限抑君权之法》,原刊《国民日日报汇编》第2集,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 735页。
《二十世纪之中国》,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68页。
邓实:《国学无用辨》,《国粹学报》第30期,1907。
邓实:《国学无用辨》,《国粹学报》第30期,1907。
国学讲习会发起人:《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499、501页。
叶德辉:《书林余话》卷下,《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276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赵炳麟:《请立国学专门疏》,《赵柏岩集•谏院奏事录》,30-3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1辑(303),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抱冰堂弟子记》,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10614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张之洞:《创立存古学堂折》,《张之洞全集》,第3册,1762-1763页。
《本社简章阅者注意》,《国学萃编》第1期,卷前,1 页,1908。
《议院规模》,《国学萃编》第25期,卷一,1 0页,1909。
宋恕:《国粹论》(1909年9月13日),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4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
宋恕:《上东抚请奏创粹化学堂议》(1905年11月5日),《宋恕集》上册,372-374页。
宋恕:《粹化学堂办法》(1905年11月15日),《宋恕集》上册,383-384页。
宋恕:《粹化学堂办法》(1905年11月15日),《宋恕集》上册,381、383页。
《学术消息》,《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第1卷,7、8号合刊,882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654),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胡适:《再谈谈整理国故》,《国故学讨论集》第一集,22页。
钱玄同:《刊行〈教育今语杂志〉之缘起》(原刊《教育今语杂志》第1期,1910),《钱玄同文集》,第2卷,31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国学会缘起》,见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391页。
许啸天:《国故学讨论集新序》,3页,许啸天编《国故学讨论集》第一集,群学社,1927。
曹聚仁:《审定国学底名词和内涵》、《“国学”两字难道是适用的吗?》,载《民国日报》“觉悟”副刊,1923年5月24日、5月31日。
吴文祺:《重新估定国故学之价值》,《国故学讨论集》第一集,41页。
曹聚仁:《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国故学讨论集》第一集,60-65页。
曹聚仁:《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国故学讨论集》第一集,74页。
钱玄同:《致周作人》(1923年8月19日),《钱玄同文集》,第6卷,6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曹聚仁:《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国故学讨论集》第一集,60-61页,群学社,1927。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4册,262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增订本),128-12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4册,261页。
梁实秋:《灰色的书目》,《晨报副刊》1923年10月15日。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3),1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谭正璧编著:《国学概论讲话》,1、2、9页,上海,光明书局,1934。
马瀛编著:《国学概论》,19页,大华书局,1934。
蒋梅笙编著:《国学入门》,2-3页,正中书局,1934。
李冷衷编:《国学常识述要》,1页,北京书局,1934。
郑振铎:《且慢谈所谓“国学”》,《小说月报》20卷,1号,1929年1月。
吴文祺:《重新估定国故学之价值》,《国故学讨论集》第一集,42页。
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下),《国故学讨论集》第一集,95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