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国学
◎国学概念的渊源与流变
“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里面就有,《汉书》《后汉书》《晋书》里面,
都有“国学”的概念。但历来讲的所谓国学,都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
那么“国学”作为一个现代学术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至少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材料
看,1902年梁启超和黄遵宪的通信里面,就开始使用“国学”的概念了。可见,在1902年,
他们提出了并且使用了“国学”的概念。
1902~1904年,梁启超写《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里面最后一节,又使用了“国学”
的概念。他说,现在有人担心,“西学”这么兴旺,新学青年吐弃“国学”,很可能国学会
走向灭亡。梁启超说不会的,“外学”越发达,“国学”反而增添活气,获得发展的生机。
他在这里再次用了“国学”的概念,而且把“国学”和“外学”两个概念比较着使用。
在1898年――维新改革最高涨的时期――当年五月,张之洞,写了一篇大文章叫《劝学
篇》。他在《劝学篇》的“外篇”里面有一节专门讲“设学”――设立学校――他说在课程设
置的时候,要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可是在1921年梁启超写《清代学术概论》,转述
张之洞的主张,他说,自从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国一时以为“至言”。
可是,当时虽然这么讲了,但对于什么是“国学”,没有人作分疏。
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这个时间很
重要。在1923年时,北京大学的“国学门”要出版一个刊物,叫《国学季刊》,发刊词请胡
适之先生来写,胡适之先生就在这个发刊词里讲――他因为有西学的底子,又有中学的底子,
他喜欢下定义――什么是国学呢?他说:“国学”就是“国故学”的“省称”。“国故”是
谁提出来的呢?他说自从章太炎先生写的一本书叫《国故论衡》,“国故”这个词,大家就觉
得可以成立了。这是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胡适之先生第一次对国学的概念作了一次分疏。
事实上,学术界没有采纳胡先生的定义,学术界不约而同地在三十、四十年代都认可“国
学”的另一个定义,就是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什么是中国的“固有学术”呢?就是
先秦的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当然唐代的文化内容多了,
经学在唐朝也很发达,有《五经正义》――但唐朝的佛学的地位格外突出。而到宋代的时候,
一个新的哲学流派出现了,就是理学,以朱子为集大成的理学。而到明代,则出现了以王阳
明为代表的心学。清代中叶的时候――主要是乾隆和嘉庆时期,清代的学术比较发达――这
时候的学问,以考据为主要特征,也叫“朴学”,甚至也叫“清代汉学”。
就是这样一个学术史的流变,大家觉得这就是“国学”。钱穆先生在北大讲国学的时
候――后来整理成书叫《国学概论》――他首先讲,“国学”这个概念将来“恐不立”,然
后说明,他书中讲的是“本国学术思想的流变和变迁”。而马一浮给“国学”重新下定义的
时候,也说:“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只不过他并不认可这个定义。因为人家
会问:你是指哪个时代的学术呢?先秦的、两汉的、魏晋南北朝的、唐代的、宋代的、明代
的还是清代的?还有,你是指哪一家的学术?讲中国的学术,不仅有儒学,还有道家,还有
道教,还有佛学,你是指哪一家的学术呢?所以,马一浮觉得把国学定义为“中国固有学术”,
还是太笼统,太宽泛。
◎马一浮重新定义国学
1938年5月,浙江大学的竺可桢校长请马一浮去开了一个国学讲座。
马一浮国学讲座的第一讲,就是从“楷定国学名义”开始,他提出,时下关于“国学”
是固有学术的提法,还是太觉“广泛笼统,使人闻之,不知所指为何种学术”。所以他提出:
“今先楷定国学名义,举此一名,该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六艺”就是《诗》
《书》《礼》《乐》《易》《春秋》,即孔子之教。马一浮认为,国学就应该是“六艺之学”,这
是他给出的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国学定义。“六艺”就是“六经”,是中国学问最初的源头,
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形态。
马一浮提出这样一个国学定义,它的了不起之处在哪里呢?它可以跟教育结合起来。你
讲“国学是中国的固有学术”,那是关于学术史流变的学问,专业人员研究起来尚且不无困
难,你怎么可能叫社会学科、自然学科、其他学科都来关注这样一个“国学”呢?一般民众
更不用说了。既然叫“国学”,就不能跟一般民众不发生关联。如果定义“国学”是“六艺
之学”,就是“六经”,跟全体民众都会有关系。马一浮的两位朋友――熊十力和梁漱溟――
熊十力就讲过,“六经”是中国人立国和做人的基本依据。你要了解“基本依据”这四个字,
实际上是说中国人的精神源头和根底在“六经”。所以如果把“国学”定义为“六经”的话,
它就可以进入现代教育。
◎国学和“六经”的价值论理
“六经”的文词很难读,怎么进入呢?《论语》和《孟子》可以看做是“六经”简约的、
通俗的读本,因为孔子和孟子讲的思想,就是“六经”的思想。孔、孟阐述的义理,就是“六
经”的基本义理。我把“六经”的基本义理概括为“敬”“诚”“信”。这个“敬”是什么?
就是人的“自性庄严”。马一浮在《复性书院演讲录》里面,主要讲的是一个“敬”字。“敬”
是个体生命的庄严,是人性的至尊至重,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我甚至认为“敬”已经进
入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
这种“自性的庄严”,是不是一般人不能实现呢?马一浮当然实现了。陈寅恪,一生提
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当然是“自性的庄严”的表现。马一浮对这个“敬”字的
解释,有一极重要的特见,他说《论语》里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
是什么,马一浮说“志”就是“敬”。因此这个“敬”是不可以被“夺”的,已经构成个体
生命的价值信仰,当然不可以“夺”了。
学者、知识人士应该有“自性的庄严”,一般人士、没有文化的人有没有“自性的庄严”?
当然有。我们看《红楼梦》,当贾赦要娶鸳鸯做妾的时候,鸳鸯坚决不允,做了很多极端的举
动,包括破口大骂,甚至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彰显的就是鸳鸯这个年轻女性的“自性的庄
严”。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更是“人的
自性庄严”的突出体现。人的“自性的庄严”,就是人的良知,匹夫匹妇都可以做到,男女
老少都可以做到,有文化没文化都可以做到。我们当下所缺的,就是这种人的“自性的庄严”。
当代文化价值理念的建构亟须填补的,就中国传统这一块,我讲的以“敬”来带领的这些价
值理念,包括诚信、忠恕、仁爱、知耻、和同等,应该是最重要的亟待填补的精神价值。
而以“六经”为内容的国学,就可以通过教育的环节,和全体国民联系起来。所以我主
张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国学课,在现代知识教育体系之外补充价值教育。当然
文化价值的建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代文明的观念、途径、方式、礼仪,也需要填
补建构。在这方面,中外的价值理念可以互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