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7月4日上午,一间20平米左右的房子里,八九个小朋友围着一张大圆桌正在诵读着《弟子规》。这些孩子最大不过13岁,最小的才7岁。墙上的画像中,孔子先师正慈眉善目地望着千年后他的这些学生。这是三人行国学会最近创办的少儿国学班的试听课。
“‘骗’他说这有一个故事会,让他过来的。”李阿姨看着认真读《弟子规》的儿子笑着说。李阿姨在豆瓣网上看到,觉得蛮有意思。
“国学从孩子抓起”,针对青少年的国学培训班陆续在各地开办。与学习钢琴、美术特长不同,多数家长都把学国学看做是一种对个人气质的塑造。周大伯今天带了3个孩子来听课,他说,“其实也没想让他们学多少知识,还是重在培养他们做人处世。多读点圣贤之书,让孩子们学会分辨是非。”而本身也是老师的刘女士则认为,“国学不是一种技能教育,是一种做人的教育,后一种教育更重要。”
李小冬老师是这节课的主讲,她把“孝、谨、信”等7个字分别教给了孩子们,“这是给你们的礼物,都是一个个朋友,你们一定要做到这一点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她,当过家教、全职的国学老师。她认为,国学不是智商的练习,而是情商的塑造。“摆脱了那种刻板化、唯心化的教育,而是在重塑一种精神信仰。”
这厢正在进行开蒙礼,那厢已经学有所成了。近日举办的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晚会上,古筝,古琴,学生们自己创作并配二胡伴奏的古体诗词《望海潮》……节目引来阵阵喝彩。展示这些富有“国学特色”的才艺的,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届毕业生。5年前,人大国学院在一片争议声中成立,学生从在校大二学生中录取。而今年,这批毕业生的就业实际签约率高达91%,在人大各学院中排名靠前。“国学院是给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进行系统国学教育的平台,跟专业研究国学的机构不一样”,人大国学院副院长黄朴民说,“并不是所有国学毕业生都要走研究道路,国学不该是在书斋里研究,也应该注重应用推广。”
今夏,人大人不再独行。6月25日,武汉大学国学院揭牌;6月27日,“非凡财富名家讲座国学季”在京启动;6月29日,北京大学儒学院成立;7月7日,朔州举行大型公益晨诵国学经典活动;7月17日,乌鲁木齐图书馆将开办暑期免费国学班……而今年高考中有学生用骈体文写作获满分的新闻,也让“国学”再次成为今夏的关键词。江苏高考考生王云飞通篇用骈体文写作的高考作文,被古典文献学专家、该省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吴新江看了后,评价为“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相武对此的态度有些淡然。“每年都有这样的作文案例,也会引起一些议论,敢用文言写作的学生,其文言功底应该是高于平均水平的。但是能把文言写到相当地道的地步,我认为目前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学生。”马相武说。
国学、国学阅读和国学教育,成为今夏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此马相武觉得“喜忧参半”。“喜”是国学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忧”则在于,国学研究创新没有什么突破,没出来多少新的研究成果,而且国学在慢慢地商业化,“对国学的认识和利用,还有很多混乱的地方。有些高校把国学当标签,当做一个招揽生源招揽商界的手段”。
黄朴民教授也认为,眼下所谓的“国学热”,还是应该冷看待,“国学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股脑照搬全收。越是热的,越应该冷处理。国学教育应该细火慢炖,不应该一哄而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