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把握特色优势,打造国学教育品牌

把握特色优势,打造国学教育品牌

把握特色优势,打造国学教育品牌崇仁燕园小学教学平台是一个为学校全体师生提供各类教育教学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包括最新的学校新闻资讯、优秀的师生文章、丰富的学校资源库、优质的教学应用等精彩内容。

国学操广播体操_国学操_国学操天地玄黄台词

国学特色教育作为我校特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国学活动——国学教育——学乐教育——学乐大成教育,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学乐大成教育由单纯的活动到纳入规范的课程体系,“学乐大成教育”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学校发展的全过程,有一定的历史积淀,被广大干部、教师、学生接受和认可。

1.学乐大成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6年——2010年)秉承“和合日新”的办学理念和“言行儒雅、博学善思”的校训,培育“仁爱、中正、和谐”的教师团队文化。

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在十二五期间通过价值引导,提出了“学习成就快乐经典润泽人生”的办学理念,提出一训三风。

第三阶段(2016年——2019年)在沿用一训三风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提炼出“共读经典,臻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和四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干部:爱人静心,身正履责;教师:厚植学养,进德修业;学生:嘉言懿行,立己达人;家长:自律垂范,教子义方。

第四阶段(2019年至今)初步规划了《学校十四五文化建设方案》,从理念系统、基础系统、应用系统、环境系统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立体架构,进一步提炼并完善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提出了把学乐大成教育作为理念,引领国学教育特色的发展,把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具体的教育内容,丰富学乐教育的内涵,彰显学乐大成教育的本质。

2.挖掘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实施。

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到学生的诸多教育环节,构建起“国学工作室发展、学科课程渗透、校本课程深化、实践活动拓展、环境文化熏陶”的实施途径,敦品励学的学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1)国学工作室发展

建立“王斌国学工作室”,以“王斌讲国学”活动为载体,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①教师层面:在《国学读书沙龙》中碰撞思想。

根据习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讲话精神,三年来,选择“孔子的教学艺术”“‘乐’在其中”“生活中的智慧”“国学经典——我们的精神家园”等经典文本内容,着重在为人师表,仁爱友善,诚信忠恕等方面进行阐述。每月一次的“国学读书沙龙”活动,在王斌老师的引领下,老师们在活动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畅谈读书收获,一起诵读国学、交流思想、提升涵养。

②学生层面:在《小不点经典课堂》中健康成长。

每周一持续开展 “小不点经典课堂”品牌教育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人生智慧等精华部分,如“孝老爱亲”“仁爱诚信”“礼义廉耻”“勤学善思”等作为学习的内容,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指导学生规范言行,成为根植于内心的道德准则,争当文明有礼武汉人。

③家长层面:在《家校有约》中交流共进。

每月开展一至两次以“王斌讲国学”为主题的家校有约活动,选择经典中关于家庭教育及个人修养、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内容,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引导家长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增强教育子女的意识和能力,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密切家校协作,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同时也让家长自身素养得到提升。

④社会层面:在《道德讲坛》中辐射社会。

王斌是硚口区理论宣讲员,在硚口区的“道德讲坛”、在省市区不同层面的讲座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受众、安排不同的主题,融会贯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如“读书之乐何处寻”“书山有路”“浅谈军运礼仪”。

(2)学科课程渗透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把优秀文化作为学科渗透的突破口,挖掘教材中优秀文化在各学科中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从一点一滴中受到文化自信的教育。

(3)校本课程深化

一是与北京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合作,开发使用从《弟子规》到《论语》、《大学》等。

二是建立以王斌老师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开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

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进行编撰,目的是“抓核心、巧渗透、培品质、养习惯”。用德育活动来诠释,在活动中体验,把日常生活的内容和这些经典联系,加强积累,内化为品质,养成习惯。

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编写的主导思想是与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契合,让学生将生命之根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成为具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内容涉及:孝悌、仁爱、礼仪、修身、勤劳、节俭、交友等,把经典中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集中呈现出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提升,并且深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4)实践活动拓展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提供的机会,拓展其空间、内容以及教育形式,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多种课外、校外和社区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①国学操”礼仪之邦”的创编和使用,让学生浸润其中,让传统文化“活”在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之中。让我们的学生:拥有更敏锐的审美情趣、涂抹更丰富的人生底色、塑造更从容的心态、收获更大气的人生态度。

②“我最喜欢的一句国学经典”活动

“我最喜欢的一句国学经典”活动,引领师生学经典、悟经典、践行经典。通过班级、学校、网络等方式甄选优秀作品100条,开展线上微课、线下“国学小课堂”活动,分享和诠释经典内容及学习收获。

③利用特定的纪念日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每年五月的“国学节”经典诵读大赛,九月的孔子节暨全民读书日活动,坚持了近十年,在活动形式和评价手段上不断创新。

一是每年的9月28日开展全民读书日暨“孔子诞辰”纪念日读书活动。近年的活动主题分别是《共读经典,臻于至善》《童心悦读,快乐起航》《好学力行,弘毅日新》。

2018年我们在全区隆重举行了“共读经典臻于至善”全民读书日展示活动,展示了近年来师生、家长学习、践行、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读书活动成果,展现了学校全体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武汉电视台》《长江日报》《硚口区政府网站》等均有活动报道。

上一篇: 中国大学的“18个等级”,第一等级仅9所,哈工大等位居第二等级
下一篇: 昂扬精神展风采 宁陵县胜利学校举行队列队形大比武及国学操大赛活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