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写在前面的话:
同学们,经过了数月的酝酿和努力,我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系列栏目之《我在美国学电影》,这个系列中我们会采访并记录正在或曾在美国就读电影学院的留学生们对他们这段经历以及各个学校的看法,让大家有最直接的一线就读体验。欢迎大家给有需要的朋友们分享转发。
采访对象:Ling Guo
本科院校:上海戏剧学院
本科专业:影视制作声音方向
本科GPA:3.62
IELTS:7
研究生在读院校:American Film Institute
研究生专业:Film Producing 电影制片
申请指导老师:谭老师
“每次片子拍出来后,我们会在大荧幕放映。每次看到最后credit自己的名字出来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感动。”
—— Ling Guo
Q1
你本科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这是一所国内首屈一指的传媒院校。那么你是出于什么想法和目的,认为有必要在毕业后去国外再继续深造的呢?
Ling Guo:我当时其实算是转专业申请,从录音到制片,但是国内其实除了电影学院之外,就没有很系统的制片专业项目,包括中传和中戏。我认识的他们学制片的人也不是真的在学电影制片,都是比较偏戏剧的,所以就还是想出国看看。
而且其实我在上戏拍片的时候就发现整个流程非常混乱。大家都是凭感觉去做,没有一个规范。老师也不太会去教,最多就是教教故事和创意上的东西,流程上的完全没有,但我觉得这跟国内大环境也有关系啦。所以我还是想出国学习一下,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还蛮好的。你学电影还是应该出去看看,不要老待在一个地方。
Q2
那你觉得出国以后,就工业流程的学习问题上有很大的改善吗?
Ling Guo:有!我觉得AFI算是美国所有电影学院里面工业流程走得最规范最严格的一个学校了,所以(和国内)差别特别大。做制片有特别多的paperwork和各种表要去签署,但国内完全没有。
而且我觉得国内比较注重高效率,关注点在怎么才能把这东西快点弄完。但是在美国,确保效率的同时,一定会确保你的安全和其他各方面的一些因素。
再就是在美国剧组分工很明确,每个工种应该要做什么,每个人应该做什么都非常清楚,你有各自应该要去承担的责任。但国内拍短片非常混乱,你也不知道这个事情应该谁去解决,出事了也不知道谁来负责。比如摄影组经常大家一堆人站着,也不知道你应该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
Q3
你认为在国内学习电影和国外学习电影有什么比较大的不同?刚才你是从拍摄的方面来说的,可以从学术的方面来谈一下吗?包括课程设置、导师、同学等等。
Ling Guo:我在上戏的时候老师都有一种培养大师的感觉,没有很脚踏实地地告诉你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去做些什么,讲得东西都很虚。非常喜欢讲一些理论,但是在实操的时候,你可能没有办法去用到。可能对于理论体系有个比较好的建立吧,但是我们从底层的职位做起去拍片的话,就不太实用。
在美国我觉得各方面课程设置都有,我们的老师都是挺有行业经验的,很多都是大咖。他们教的都是为了让你在学校里做的东西可以直接拿出去用,包括我们现在在做的portfolio也是,他希望你在毕业之后可以直接拿着这些东西去公司给别人看,去pitch。
我觉得首先要去生存,教你怎么在这个行业生存很重要,也比较实用吧,实操方面会锻炼得比较多。他们会很系统,不管你是从前期做storytelling,还是教你怎么去pitch,顺着就是你怎么去做pitch deck,都很细致。而不是给你一个很大的概念,让你自己去摸索。
其实这些东西你仔细看的话还是有一定规则在里面的,在AFI会多教一些这样的东西,比如说pitch的话会告诉你流程是怎样的,先做哪一part,再做哪一part。
Q4
可以分享一个你在美国学习是有趣的经历么?
Ling Guo:也不能算是有趣吧,其实我觉得这件事也不算是制片应该去做的,但因为学校limited budget,我们拍摄的时候因为实在没有办法,我自己去开过卡车、然后也做过刷墙、搭墙、搬Flat这些事情,我去之前完全没有想过我会去做这些事情。
开卡车真的是我非常stressful的一件事情,每次找人开卡车应该是在AFI每一个制片都非常痛苦的事情。
我们在拍cycle1的时候,因为开卡车的事情也吃过亏。我第一个片子三个大夜杀青之后,可能因为大家都太累了,也没有沟通得很清楚,最后wrap day的时候我的导演跟我说是DP去还卡车,我说好,我就跟DP一块去了。
那天下午开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说他要回去上课了,我当时都懵了。然后他就开回学校了,但是因为我们山顶上的停车场特别小,他在倒车的时候撞到了别人的车,我当时真的太崩溃了,他还在车上对我吼:“永远不能让一个DP开卡车好吗!”
我太崩溃了,因为这也不是我的意思,这是导演说的,当然也怪我没沟通好。这是我的第一个片子,我全程都没有崩溃,但那一天我崩溃了,我在停车场嚎啕大哭。我们前面图书馆的人都出来了,都围着我,被撞到的车主是我们学校的教职工,他还反过来安慰我,可能因为我哭得太惨了,他也没有找我们索赔什么的。现在想想还蛮有意思的。
Q5
你做制片两年了,处理这些紧急事务有很大的变化吗?会淡定一些吗?
Ling Guo:我有吧,我一开始会特别怕收到短信或者有人跟我打电话,就只要一看到信息我就很害怕。现在就好点了,反正都能解决的,总会有办法的。刚开始确实会有点慌,因为都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做制片特别锻炼心理素质,因为每时每刻都有你意想不到的drama发生,我现在就觉得总会解决的,不然天天都要崩溃。
Q6
有考虑过毕业之后工作的事情么?
Ling Guo:我其实上个学期在美国的一个公司实习做的就是剧本开发评估,我感觉我还挺喜欢develop story。我今年回国的时候也有去找工作投简历,我还蛮想去大厂做项目开发的,但是我去应聘之后我就觉得跟我想的出入有一点大。
我现在还是偏向进一个大一点的公司,比如爱奇艺、B站这种流媒体平台,去做他们自制项目的开发,工资少一点都ok。
Q7
你觉得哪块跟你想的差别比较大?
Ling Guo:我去光线面试的时候,他们今年有20000多人投那个岗位,然后两轮面试,一直到第三轮是一个5天的集训营,集训营大概100人左右。我到集训营的时候就觉得他们也不是真的想找有想法有创意的人去做项目开发,他们只是想你去做整个流程里的一个螺丝钉,也没有什么太多可以发挥的空间。
而且我觉得某线也没有在做什么特别好的片子哈哈。虽然某线应该算是唯一一个在挣钱的影业公司,但是他们的项目我觉得比较一般,还有很多IP改编,像是郭敬明的书或者洛洛的书啊,我觉得不太需要我们这种做项目开发的人去做一些评估。
然后我也去面试了B站,我觉得B站还挺不错的。他们现在在做B站影业,和欢喜传媒签了长期合约。他们在做自制剧就还蛮希望有这种年轻的力量加入,然后真的去做项目的。
Q8
你现在的生活跟你之前预期的有差距么?
Ling Guo:哈哈不是很相同,在还没来的时候,我认为学电影应该是边玩边学的。但实际上在AFI的第一年,我基本上没有个人生活,因为我们周二到周五上课,周六到周一on set。一年下来我感觉我没有出过洛杉矶,完全没有时间去做点别的。
我之前第一年每天晚上十点钟回家的时候我一定会在停车场车里面坐半个小时,那半个小时是我特别珍贵的半个小时。可以让自己放松冷静一下,因为回家之后又要去做别的paperwork各种事情。
但每次片子拍出来后,我们会在大荧幕放映。每次看到最后credit自己的名字出来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感动。回想起来就觉得还蛮骄傲蛮满足的,尤其那个时候大家看完会说喜欢或者不喜欢,看到大家都说很喜欢的时候,觉得挺感人的。
Q9
所以你做的片子在学校都是很受欢迎的吗?
Ling Guo:我第一部片子是一部喜剧片,大家反响都很好。但是第二个片子是一部欧洲文艺片,大家争议就挺大的,可能是因为它属于比较风格化的影片,不太像AFI会做的风格。不过有一个我的剪辑老师说这是他今年看到的最好的作品,身边欧洲的小伙伴也评价不错,也让我觉得挺安慰的。
Q10
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如果让你按照难度及重要性来排序的话,你认为排在首位的应该是什么?
Ling Guo:一定要足够了解自己即将申请的学校,看你们是不是够匹配真的很重要。它有可能会跟你想象的出入特别大。你要知道这个学校的学生每天是在干什么,要确定自己是想来这个学校的,它也是真的对你胃口,能够帮助到你的。你和学校的合适匹配度是我觉得应该首要考虑的,不见得学校排名要多靠前。
SOS影视留学:是的,我们想做这个采访也是想问一些真正在这些学校里在读的人,他们的感受如何。然后这些还没来的人,也可以感受一下是不是适合,比如说AFI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和训练。
Ling Guo:我刚刚到学校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心理落差,我觉得我可能也不是那么适合AFI,所以我觉得匹配很重要。
因为在拍片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性格不同的人,难免会发生冲突矛盾,甚至你拍摄的影片也许与你个人喜好有很大分歧,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你对学校的心理预期,可能就觉得没有最初心里设想的那么好。
Q11
其实挺多人对学电影感兴趣的,但可能顾忌自己"零基础"、"转业生"等因素,就不敢去申请电影专业了。因为你现在学习的专业和之前在国内学的也不一样,那你认为对"转专业"对你目前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么?是否你身边大部分同学都是学习过这个专业或者是本身就有良好的基础呢?
Ling Guo:转专业申请难易程度,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选择学校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比如AFI刚入校就会让你进入一个高强度的实操环境当中,如果完全零基础的话,会觉得很难去适应它的节奏。
同时后期也没有再去弥补的机会,因为我们三个片子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如果你第一个片子没有拍好的话,那后面可能第二个片子、第三个片子也没有好的队伍,然后就越来越烂。这样的话你自己也会痛苦,大家跟你合作也会很痛苦,所以还是要看学校。
但是Chapman的朋友告诉我,因为他们是三年制嘛,所以学校第一年会先跟你建立一个体系,电影各方面的课程还挺多的,所有实操课程实际是从入学第二年才开始,所以有机会很chill地去打好基础,到真正拍摄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自己是零基础的,对于转专业的学生比较友好。但是像AFI这种,我从声音专业转到制片,都觉得有很多很多很陌生的东西。
Q12
那你刚刚说的是入学后可能会有的一些问题,那你觉得转专业对申请本身影响大吗?
Ling Guo:我觉得对申请本身影响不太大。因为对于作品集,学校更看重申请学生自身的潜力和创意,是否有相关基础并不是考量的主要因素。
Q13
AFI是很多学电影的同学心中非常向往的学府,你作为在读生,可不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你眼中的AFI呢?
Ling Guo:AFI最大的特点是不论学习还是日常拍摄都极度工业化,毕业之后去工作应该完全可以适应这个行业的压力和强度,包括每次组队和不同的人合作,你要在短短6个星期之内建立合作,把片子拍出来,人际交往方面也是很大的锻炼。
其实industry里的工作也是这样的,没有时间给你去适应,直接把你丢到那个环境中,我觉得这个是其他所有学校都比不了的,这是AFI的特点。
Q14
刚刚你提到了学生和学校的匹配度,你觉得什么样的学生是比较适合来读AFI的?
Ling Guo::我觉得好合作、不要太特立独行的人吧,但是你故事上还是要有创意。因为到了后期拍摄时,大家主要挑选的并不是故事或者项目,都是看人合作。尤其是在这种大家也没有太多机会了解你的情况下,好合作、不要太难搞太Drama的人比较适合AFI,心里也一定要很强大。
Q15
AFI有什么你觉得可以推荐给大家考虑的专业么?
Ling Guo:我觉得AFI的导演专业很不错,我们这一届也看得到一些我觉得会很有潜力的导演。
另外就是摄影专业,摄影专业是AFI的王牌专业,也是美国比较好的,师资和资源都非常好,因为他们系主任是Steven Lighthill,就是那个ASC协会的会长。
再就是PD美术系吧,他们上手能力很快,不仅仅是会画图,也有很好的创意和实操能力,什么东西需要他们搭起来也很快。
制片专业比较适合转专业的学生,不需要过强的技术背景,相对比较好申请。
Q16
我们知道加州有好几所电影学校,平时学校与学校之间学习电影的同学们会合作交流么?你接触到的不同学校的学生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Ling Guo:跟这些学校没有深度合作,但是会互相帮忙什么的。我其实对于NYFA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什么都做,天天在外面跑,实操很多,感觉他们不怎么在学校上课,和别的学校合作会多一些。
我有一个师姐在UCLA,他们除了要完成自己导演的片子之外,还需要去别的组完成不同工种的工作,比如摄影、录影、剪辑等等,你要选择不同的工种,他们也挺忙的,周一到周五上课,周末on set(拍摄)。
Chapman跟AFI其实挺类似的,都是非常工业化,差别在于Chapman三年制的学习,AFI两年就需要完成,因此Chapman的学习强度没有那么的高。
至于LMU,我前段时间刚好跟一个曾经在LMU学习的朋友聊天,因为LMU作为综合类大学,会有很多通实类的课程,拍摄氛围一般,比较普通。她后来转学去了ACCD,觉得实操性很强,老师也鼓励学生尝试拍摄不同类型的片子,比如实验性的东西或者广告,没什么限制。他们每周也会去stage里面拍,她会更喜欢ACCD一些。
用故事传达观念
用专业陪伴梦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