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团队作者 帅真商业视界
这次,席卷全美大学的抗议浪潮,本质是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延续。两次运动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控制美国经济的犹太人。
在美国,“反犹”是个绝对禁忌的话题,学生的举动触碰到了美国的国本,结局必然和占领华尔街运动一样——遭到镇压。
席卷全美高校的声援巴勒斯坦运动,在本周演变成了“反犹运动”,登上了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
哥伦比亚、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20多所顶级名校的学生,在校园里安营扎寨,摆出了长期抗争的姿态。
起先,美国政府认为抗议不过是学生们发发牢骚。
去年12月他们就闹过一次,喊了十几天口号,逼两个校长辞职后,抗议就平息了。偌大个美利坚,类似的抗议,每天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根本管不过来。
直到,大学生把矛头转向了犹太人,触碰到了禁忌,动摇了国本,才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恐慌。
纽约市长、众议院议长、白宫发言人、各路议员纷纷发声:一是谴责学生不好好学习,浪费父母的钱;二是威胁他们再不解散,立刻动用准军队(国民警卫队)镇压。
军队进驻校园
在美国,上至总统、下至路人,你骂谁都行,就是不能骂犹太人。不然,轻则失业,重则坐牢。这些顶尖高校的学生很清楚这么做的后果,为什么还是选择了抗争?
除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认定美国政府背后,有一个由犹太人控制的“影子政府”(Deep state)。
犹太人利用华尔街的金融力量影响政府决策,导致无论谁当总统,最后出台的政策一定符合犹太金融集团的利益。
犹太人真的组建了“影子政府”,阴谋控制了美国吗?
这是个似是而非的结论。
现实是,华尔街确实有很多犹太人。他们的收入是普通人的几百上千倍,盘踞着美国最好的一块就业资源,属于高收入阶层。但犹太人在华尔街占据主导地位,又与他们悲催的历史经历有关。
在上千年的流浪历史中,所在国都禁止犹太人购买当地的土地和房屋,导致犹太人不得已从事与土地无关的行业,如放高利贷、帮人打官司、看看病什么的。
用当代经济学的角度看,自古犹太人从事的就是服务业,而今天美国GDP中有89%的成分是服务业,犹太人吃了最大的一块蛋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