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990年今日,“一代宗师”钱穆逝世。如何充实完善自己的一生?钱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谈到:做人第一要讲生活,这是物质文明。第二要讲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文精神。最高的人生哲学,则是讲德性,圆满地发展天性,实现人生的安乐。三个层次三重境界,愿你读有所获。
《人生三步骤》
作者/钱穆
人生是指我们人的生命。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的发展过程应该有三个层次,或者说三个阶段。
一
生活层次:一箪食、一瓢饮,大布之衣,大帛之袍,居陋巷,卧草庐,车马出游,骑牛上路,衣食住行只是生命的外在表征,“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第一阶段为生活。衣食住行的意义与价值是维持生命的存在。先讲讲食和衣。所谓食前方丈,一丈见方的很多食品同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大布之衣,大帛之袍,同锦衣狐裘的作用也差不多。饮食为御饥渴,衣着为御寒冷。
同样,颜渊居陋巷,在贫民窟里;诸葛亮卧草庐,在一间茅草房里。从表面上看双方好像不一样,其实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上还是差不多的。
再讲到行。孔子出游一车两马,老子出函谷关只骑一头牛,普通人就只好徒步跋涉了。
今天科学发达,物质文明日新月异,我们的衣食住行同古代的人绝不相同,但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角度看,衣还是衣,食还是食,住还是住,行还是行,生活还只处于第一阶段。
动植物亦有它们的生活,有它们维持生命的手段,所以生命的第一层次即生活方面比较接近自然。可以说人同其他动植物的生活相差得不太远。孟子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即是此意。
进一步说,我们是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命才有生活,并不是我们的生命就是为了生活。生活应该在外层,生命则在内部。生命是主,生活是从。生命是主人,生活是跟班,来帮主人的忙。
生命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应该另有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层次,即人的行为。换句话讲,人的生命价值应该体现在事业上。
二
行为与事业层次:不仅要有谋生的职业,更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这才是人生的主体。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只为吃饭、穿衣、住房子、行路的。除了衣食住行以外,我们应该还有人生的行为和事业,这才是人生的主体。
今天不少人工作都是为了谋生。为了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才谋一个职业,拿工作来满足自我生活需要。工作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行为,实际上应该有另一种更高尚的行为,按照古人所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只要肯有所不为——不讲我不想讲的话、不做我不想做的事,不论他是大总统、大统帅、大企业家,还是农民、工人,从行为上讲都是平等的。他们的区别只是生活质量,但做人的精神是平等的。讲平等要从这种地方讲。如只从生活质量上看,人与人怎能平等呢?整个世界的人都不平等!
有的事富贵的人可以做,贫贱的人却不能做;有的事贫贱的人能做,富贵的人却不能做。只有我们讲的修身,这种精神行为,才是平等的、自由的。可见古人所谓的修身,到今天仍旧有意义有价值。再过上三百年、三千年,这种意义与价值还会继续存在。
第二步是齐家。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好合,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天下哪有完全大公无私的事呢?吃饭,一口一口吃,这是私的。穿衣,穿在我身上,也是私的。房子自己住,还是私的。哪有不私的事呢?
修身齐家不是个人主义,不能只讲自己。没有父母,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修身齐家亦不是社会主义,身与家都有私。修身齐家是一种行为道德,是公私兼顾的。尽自己的能力来修身齐家,这是你应该做的。我应该修身齐家,你也应该修身齐家,大家是平等的。
第三个层次就是治国平天下。个人、家庭、国家是一体相通的。古人对人生看得很通达很透彻,才会有此想法。
一个人最多不过有一百年的寿命,能活到八十九十的就很少了。过了一百年,一个家里的人就完全换了,正所谓人生无常。世界上各大宗教,无论耶稣教、回教还是佛教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唯有中国人不喜欢讨论此问题,中国人习惯在人生无常的现实下安下心来。
三
德性层次:圆满地发展天性,实现人生的安乐,求得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生命的最终归宿。
我们为什么要修身?为什么要齐家?为什么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现在讲到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了,这就是人生的归宿。
人生有开始,自然也该有个归宿。中国人讲归宿同宗教的讲法不同。宗教说人死了,灵魂上天堂或者下地狱。中国人不说对,亦不说不对,把此问题搁置不论。中国人讲人生的归宿在人性。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性。老鼠有老鼠的天性,小白兔有小白兔的天性,那么我们人呢?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的天性高过其他动物,不容易发现。不仅别人不知道,自己或许也不知道。人的一切行为都应合乎自己的天性。正所谓各有所好。
如我摆两个菜:一个鸡,一个鱼。你喜欢吃鸡还是吃鱼?一下就可以知道,这很简单。若你是学文学的,究竟喜欢诗歌还是散文,就不是一下就可以知道了。散文中,你喜欢韩文还是柳文,更不易知道。这些都该用些力气才知晓。人的其他行为也是如此。总之,人的行为要合乎自己的天性。
如能令自我天性得到满足,自会将安乐二字放在人生的最后归宿上。我天性就是这样,只有这样做,我才心安,才会感到快乐。
那么我请问诸位,我们的人生除了安与乐之外还有第三个要求吗?吃要吃得安,穿要穿得安,安是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字。安了才会乐。看看社会上大富大贵的人,或许他不安不乐,而极其贫贱的,或许反而安乐。
诸位应该争取富贵还是安于贫贱呢?富贵贫贱只是人生的一种境遇,而我们要的是安与乐。只要我们的行为合乎我们的天性,完全可以不问境遇自得其乐。
我们中国人常言德性。什么叫德?韩愈说:“足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可见德就是性。自己的内部本来就充足,不必讲外部条件。譬如说喜欢,喜欢是人的天性,不需要外部条件。快乐亦是天性,不需要外部条件。哀伤也是。人遇到哀伤的事若不哀伤,便无法安乐。如父母死了,不哭你的心便不安,那还怎么安乐!怒也是人的天性。发怒得当,也会感觉内心安乐。
我不识一个字,但我也有喜怒哀乐。诸位看街上不识字的人多得很,或许他们的喜怒哀乐比我们更天真、更自然,发泄得更恰当、更圆满。人生的最后归宿就要归在德性上。性就是德,德就是性,古人亦谓之性命,我们要圆满地发展它。
表现出恰当而圆满的喜怒哀乐,可做别人的榜样与标准的,我们称其为圣人或天人。与天,与上帝,与大自然合一。人生若能达到这个阶段,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做人第一要讲生活,这是物质文明。第二要讲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文精神。最高的人生哲学讲的则是德性。德性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古今人类共同的。人生的归宿也应在此。
/以上配图皆自视觉中国
钱穆●印象
钱穆,字宾四,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一生勤奋,著述甚丰,被誉为“国学大师”。1895年7月30日生于江南水乡无锡,7岁那年,钱穆被送到私塾读书。12岁时,父亲撒手尘世,母亲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她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
△青年钱穆
世事多变,钱穆在南京钟英中学求学不久,就爆发了推翻满清王朝的武昌起义。学校停办,钱穆被迫辍学。他自知家贫,升学无望,虽“心中常有未能进入大学读书之憾,但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矢志自学,闭门苦读。年十八岁,即辗转乡村,执教谋生。”十年乡教,十年苦读,十年求索,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后经朋友介绍,他在无锡、苏州等地的中学教书著述,发表了不少学术论著。
1931年3月18日,顾颉刚给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去信,极力推荐钱穆代替自己,到北大任教。钱穆在苏州时,就曾与到苏州中学作学术演讲的胡适见过一面。当时胡适是他充满敬意、景仰不已的一代学人。钱穆对诸子学的研究,有不少得益于胡氏的启发。而胡适对钱氏也“尊重有加”。钱穆在北大史学系讲中国上古史(先秦史),有人问胡适关于先秦诸子事,胡适总是说可去问钱穆,不要再问他。
钱穆授课“几如登辩论场”,他对问题往往反复引申,广征博引,他与胡适都因以演讲的方式上课而驰名学校,成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在学生中即有“北胡南钱”之说。
抗战爆发后,钱穆随北大南迁。在昆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组西南联合大学。钱穆继续讲授中国通史,但学生苦于课外找不到这类书籍来读。钱穆有感于此,在朋友的提议下,课余奋力写作,编撰了8篇、46章,30万字的史书《国史大纲》,考察了我国各个历史时代的“世运兴衰”和“人物贤奸”。
钱穆毕生所学,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当西方文明随坚船利炮传过来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因应?他一生学问的宗旨和人生的终极关怀,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承。1990年8月30日晨,风雨之日,钱穆去世,享年96岁,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
今日为何读钱穆?
· 国学必读 不可绕过 ·
钱穆作为国学大师,学术成就极高,《先秦诸子系年》、《刘向歆父子年谱》、《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朱子新学案》等代表作都是各自研究方向所不可绕过的必读书,在学术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的学问家,都需要从钱穆那里吸取学术养料。
他的许多概论性质的著作,以及讲义、杂谈、演讲集,如《中国文化史导论》、《国史新论》、《中国思想史六讲》、《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中国史学名著》等等,用浅显的语言谈论中国的历史、典籍和文化,对普通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大有裨益,同时也不乏学术性。
· 以通驭专 破而能立 ·
钱穆是经、史、子、集均有研究的“一代通儒”,于国学无所不窥。他做学问强调继承古代“通”的传统,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学术,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以通驭专”的道路。
就具体学术方法来说,钱穆最擅长的,是精密考证。这在《先秦诸子系年》、《刘向歆父子年谱》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要学习考证方法,仔细揣摩这两部书,必能够深有收获。
在民国那个“怀疑”风气很盛的时代,钱穆既强调“怀疑”精神,又不主张一味怀疑,因为那样必然流于能破而不能立,而他的目的则是重建可信的历史。这些对于今天追求学问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
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系统论述了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可以作为研究者的指路明灯。
· 珍视传统 无史无根 ·
钱穆在《国史大纲》引言中说,凡读本书请先具有四种信念。现引用前两条兹以纪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钱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是非常珍视的。他进入学术界时,中国正处于被外国侵略,要亡国灭种的关头。如何保住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以凝聚全民的精神和力量,团结抗战?钱穆在《历史教育几点流行的误解》一文(收入《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
当知无文化便无历史,无历史便无民族,无民族便无力量,无力量便无存在。所谓民族争存,底里便是一种文化争存。所谓民族力量,底里便是一种文化力量。若使我们空喊一个民族,而不知道做民族生命渊源根柢的文化,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整编自北京晚报、晶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