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中小学校的计分系统里,1-6分有着明确的定义:
1分表示“非常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优秀”;
2分表示“好”,对应我们所理解的“良好”;
3分表示“令人满意”,在我们的分数系统中属于“中等”;
4分表示“足够”,已够及格线,相当于我们认为的“差”;
5分表示“有缺陷”,是不及格;
6分表示“不足”,也是不及格,但与“有缺陷”相比明显更差;
与我们习惯的100、120或150分值相比,这种6分制评估框架显然是粗线条的。但它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区分人才时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6分是对5分的完善
从历史渊源上看,德国的现代学校起源于教会学校和修道院学校。
几个世纪以来,学校的教育和评估一直掌握在教会手中。特别是在修道院中,大多数贵族后裔都接受了宗教和历史培训。
成立于1534年的基督教新教会,特别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年轻人。他们在修道院学校组织课程,并引入班级制度。
学生如果想升入高年级,就必须参加考试。这种考试引入了评估学生表现的明确规则:一个由拉丁数字组成的5级评分系统,由教师负责打分。
这个5分制就是德国学校授予学生成绩的基础。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德国各州逐渐实行义务教育,教堂和修道院体系之外的学校越来越多,5分制被广泛采用,但也有学校采用3分制、4分制,总之,评分等级并没有统一性,大家各行其是,百花齐放。
1788年,普鲁士首次颁发了毕业证书,目的是证明这些学生适合在大学学习。无论学生的社会地位如何,都只能根据成绩来推荐将要从事的更高学业。在当时的环境里,这是一种新颖的创举,带动了社会进步。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时的毕业证书大多是根据学生要求颁发的,通常需要付费。看来,教育是一种投资,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1938年,在原有5分评分的基础上,表示“不足”的6分被引入整个德国。维尔茨堡的教育学讲师约翰内斯·荣格等研究人员怀疑,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太多的学生获得了中间分3分。荣格相信,采用5分制时,许多老师倾向于给学生中等成绩。
这种情况也很好理解。在一定基数的人群中,他们的成绩表现大多呈现纺锤型,两头尖中间大,优秀和不及格的学生都属于少数。但不及格的情况也有区分,使用偶数个数的分值系统可以让评估更加准确。
同分不同值,统一待时日
1970年代初期,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高年级的学生(通常为11、12年级)获得了一个由16个分值(0-15)组成的新评分系统。最高分15分对应于6分制里的1+,而0分(不足)被视为“没有参加课程”。
1990年德国统一后,联邦制将教育置于联邦州的主权之下,政界人士批评东西德的教育水平不同,因此一直以来都在讨论不同州之间成绩和学位的可比性。即使在今天,学生所处的联邦州不同,加权系数不同,相同成绩也不一定意味着相同的毕业分数(Abitur分值,仍为6分制)。
比如,教育研究人员曾对一个虚构的学生样本进行计算,两名学生的成绩相同,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Abitur平均分值为2.2,而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为2.8。虽然只是区区0.6分之差,但前者明显比后者更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心和自豪感。
据了解,德国的中学生经常有跨州上学的情况。这在私立学校中尤为普遍。因为人们对各州的计分状况都有一些通行的概念或想法。南部的某些州比如巴伐利亚,通常被认为计分苛刻,学生想得高分不容易,而在北部的不来梅、石荷州等地,似乎拿高分的学子相对较多。
尤其是学生们最为讨厌的数学,各地试题难度不一。在某一年的毕业会考中,柏林、勃兰登堡和巴登-符腾堡州的高中毕业生,都被要求计算两座使用金字塔原理建造的建筑物。巴登-符腾堡州的学生只需要解决三个子任务,而柏林和勃兰登堡的考试则包括六个子任务。此举在互联网上曝光后,学生们的抗议不断。
既然一个人的智力不变,在哪儿学习都要付出同等的努力,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回报性价比更高呢?
这就如同中国学生跑到新加坡或泰国等地参加托福考试,认为自己那些地方更容易取得好成绩一样。或许,这就是“趋利”心理在教育中的体现,此为人之常情,世界各地通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