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一个老外想在英国学中文,可能只能通过选修英国大学开设的汉语相关课程。那时候英国的中文教育大多靠华裔家长爱心创办的繁体字、粤语周末学校,初衷是为了提高华裔二代的母语水平和加深对祖籍国文化的理解。
20年前,中国国家汉办创办的、致力于发展国际中文教育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汉语学习者无论年龄和水平,都有了更多渠道和机会,中英两国的“民间文化使者”也越来越多。
在此之后,随着中英关系稳步发展、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留学生增加,英国的汉语学习热潮达到了新的高峰,侨界华人界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周末中文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越来越大,而英国主流社会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包括互联网线上平台,开设的汉语课程和学习者都呈量级增长。
近五年中英关系趋冷,关闭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英国政府对中文学校的态度也愈加复杂,但仍有一些眼光长远的办学方执着于中文教育未来的潜力,各年龄阶段的全日制中文教育机构开始进入英国主流教育领域,并渐入佳境。
《欧洲时报》走访了英国为数不多的几所中英双语全日制学校,讲述这些学校从零到一办学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希冀将中文教育在英国主流生根的愿景。
英政府支持汉语项目
西方家长仍视中文为未来就业敲门砖
2020年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一份调查显示,18%的受访英国家长认为,中文是重要性排名前三的语言。许多西方家长可能自己并不会汉语,但他们看到了拥有中文沟通的能力可以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正面效益。
本世纪初中英关系趋好,英国政府推出一系列资助汉语教育的项目,并在几年内取得成功,不仅高等院校展开与中文相关的教育项目,更多的家长也将眼光放远,选择让孩子在初、高中学习汉语。
此外仍有部分公立学校在小学阶段就已开设汉语相关课程,甚至以汉语教育为卖点的幼儿园也在渐渐打开知名度。
2016年起,英国政府推出“汉语优秀项目”(Mandarin Excellence Programme,简称MEP)并投资1000万英镑推广汉语教学,希望4年内在全英培养出5000名流利使用中文的青少年。
2020年,英国政府宣布MEP计划成功,流利使用中文的学生数量远超预期。英国政府已将MEP投资延长4年,计划继续推广汉语教育,并将参与项目的学校从79所提升到100所。
根据英国联合资格委员会的数据,2012至2022年,在英国普通初级文学毕业考试(GCSE)中报名中文的学生从3648人增长到了5504人,考取中文A-Level的学生也从1312人增加到了1349人。
此外,英国首相苏纳克上台后,取消了此前提出的关闭全英30所孔子学院的计划。并且一直大力投资英中中心(Great Britain–China Centre)和“中国能力项目”(China Capabilities Programme)——这两项投资都意在提升英国政府工作人员的汉语能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以“保护国家安全”。
全部学生要通过汉语等级考试
的公立初中
2000年,伦敦东南郊区的金斯福德公立学校(Kingsford,以下简称“金斯福德”)就走在了中文教学的前列。
在中国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走上世界舞台的背景下,依托政府资助和家长热情,该校成为MEP计划的参与学校,也成为了英国首个将中文纳入必修的学校。
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必须必修至少两年的汉语,全部要通过等级考试,这让金斯福德不但成为汉语教育在英国全日制学校的领头羊,也是汉语教育成果显著的典范学校。
(金斯福德公立学校,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自受访者供图)
目前金斯福德拥有近1600名学生,为7至11年级的学生提供全日制汉语教育。
这所学校可以说是英国公校中多元化的代表,超过74%的学生来自非中文的多语种家庭,共计使用约75种语言。
学校有近十位来自中国的汉语老师,均接受过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也包涵中文教学元素。
(网络图片)
学校规定,所有学生必须至少学习两年汉语,其中包括每周3小时的课堂时间和课后自学时间。只有经过考核后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进入MEP计划,继续高密度学习汉语,结课后学生可掌握更高水平汉语沟通能力。
除语言外,金斯福德希望将教学重点放在丰富的中国文化上,成立了孔子学院,定期开设相关的手工和文化工坊。
热爱中华文化的校长琼·黛岚(Joan Deslandes OBE)认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与中国文化的深层联系不仅会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水平,还可加深学生们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金斯福德公立学校。
20年来,在首位华人副校长李春雷的带动下,金斯福德成立国际部,也从中国吸收了大量优秀的青年教师,更具专业化、职业化趋势。
除了与UCL孔子学院、中国驻英大使馆等机构的合作之外,每年定期组织各种文化体验项目、赴中国参加实地交流活动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汉语演讲比赛,还与中国内地及港澳台举办双向交流和合作项目,每季度均有来自北京大学等名校的教师团队前来沟通考察。
(网络图片)
琼·黛岚分享道,当前英国家长对于汉语教学的态度依旧十分积极,越来越多具有眼光的家长认为汉语能力是一项宝贵的技能,并且他们普遍认为,多语种环境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国际意识、沟通技能以及在全球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优势。
坐拥最贵地皮的
欧洲首家中英双语私校
2017年,在伦敦市中心肯辛顿的富人区,英国首家中英双语私立小学——肯辛顿韦德英汉预备学校(Kensington Wade,以下简称“肯辛顿韦德”),生根发芽。
校方将中文教育引入英国主流社会作为目标,也使其成为全欧洲第一家且唯一一家提供英汉双语沉浸式教育的私立小学。
肯辛顿韦德英汉预备学校。
今年是肯辛顿韦德建校六年来第一次迎来毕业生。校方透露,学生们大多会继续选择英国的各顶级学校作为下一步择校的计划,也有近1/3学生表示会继续将汉语纳入学习计划。
成立之初,肯辛顿韦德只有两个年级、不到20名学生,家长来自美国、南美、俄罗斯、欧洲大陆和英国,6年内发展成为从3至11岁共100余名学生。
据校方介绍,该校在日常使用中文教学的基础上,会额外增加中国历史、文化、唐诗宋词等专门的课程,毕业前会都去中国游学,保证学生除了掌握语言之外,更能深入、全面了解中国文化。
(网络图片)
学校的家长背景值得一提,中文母语家庭、中文跨国家庭、纯外语家庭,各占1/3。校长说:“我们所有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了解双语的巨大好处,以及懂得在沉浸式环境中学习语言(尤其是中文)的价值。”
选择该校的家长显然不会因为每年2万镑的高昂学费,而放弃为孩子抓住未来机遇的可能。英国人克莉斯塔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肯辛顿韦德。在她看来,如果自己的孩子会熟练掌握中文,那么未来不论是经商还是做外交官都会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二年级教师向阳告诉记者,在这里学生们每天约一半的时间讲中文,剩下的时间则使用英语。向阳认为,孩子们使用汉语的能力已经很出色,“去中国旅游的话做家长的向导完全不是问题。”
(网络图片)
麦艾美是即将从肯辛顿韦德的第一批小学毕业生之一。她两岁起开始学习中文,4岁进入该校学习,并在今年的“汉语桥”英国区比赛中获得了KS2组的第一名。麦艾美说,肯辛顿韦德的老师们十分支持学生们的自主创新意识,也会启发他们独立使用中文进行创作。她之前曾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西游记》话剧表演并出演了“唐僧”这一角色。
除此之外,该校也和英国当地华社联系紧密,曾多次受邀参加相关文化活动做中文表演。上个月在中国驻英使馆举行的“我们的中国故事”活动上,该校学生们到场表演了《如梦令》的诗歌朗诵,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比想象中发音更标准,演绎也十分生动。”
(小朋友们现场朗诵,图:人民网)
美国华人凯伦的父母是从台湾移民去美国的,她虽然可以用中文交流,但并不流利,并且“在伦敦,虽然有许多美国华人开办了周末汉语课程,但没太大用”。凯伦认为,这里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很好的学习中文,能够使用流利的汉语和爷爷奶奶交流,也是凯伦的一个希望。
成为名校附幼
中文高质量师资成最大竞争力
在伦敦东南郊区,一家专注低幼阶段学前教育(2-5岁)的佩茨伍德中英双语私立幼儿园(Petts Wood,以下简称“佩茨伍德”),成立不到三年,就已朝着名校“附幼”的方向大步迈进。
(网络图片)
佩茨伍德于2020年1月开园,虽然遭遇疫情的影响,创始人许智和王婧依然坚信双语教育是未来幼教的发展方向。
她们认为优秀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这里的老师大都毕业于中英名院校的文学、艺术、教育、财经等硕士专业,怀揣着对幼儿教育及中英语言及文化教育的热情加入了团队。
(图:BBC)
佩茨伍德现在一位难求,熊猫和松鼠两个班级仅有的25个名额已经满员,由7位中英文老师共同为孩子们提供沉浸式中英文学习环境。
记者在探访现场也感受了一把“人类幼崽”在这里快乐的一天。孩子们上午9点开始中文的第一堂课,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唱《你好歌》、《天气歌》,全程用中文交流。
下午则转为英文课,老师用英文读故事、做实验,孩子们立刻转换成英文交流模式。
佩茨伍德中英双语私立幼儿园。
最值得一提的,是被无数华裔家长诟病的英国学校难以下咽的“白人饭”(兴起于网络的一种描述,泛指以只经过极少或没有加工的食物为主的欧美风格餐食)餐食,在这里完全找不到踪迹。
番茄牛腩、红烧鸡腿……佩茨伍德的三语亚洲大厨为孩子们精心制作的菜单上,全都是让记者都不禁垂涎欲滴的特色美食。“有个小女孩以前只吃‘白人饭’,在吃过一次越南河粉之后就直接爱上了,我们的家长对这里的伙食也特别满意。”园长波波老师说。
得益于早教的独特性质以及高水平的教学计划,佩茨伍德的学生们以极小的年龄学习多种语言,提早接触到来自中英等不同背景的文化熏陶。这里不单单能让孩子们学到一门新的语言,学前教育的优势更在于让他们能提前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从而学会用更平等更包容的视角去看待他人。
(图:搜狐)
园长说,对小孩子来说,在玩乐的同时学到新东西才是最适合的方式,这里并不是要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25个生词,而是让孩子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会说英语的人。”而且她透露,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下,幼儿园开设了一门“情商课”,主要培养孩子们的反应能力。
许智说:“其实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一定要让孩子们熟练运用中文,这更像是一种刺激智力开发、保持脑部活跃的方式,许多英国家长其实对孩子的智力需求大过于语言需求。”据了解,在刚结束的英国小学私立入学季,幼儿园一半以上的孩子已经拿到了英国顶尖私立小学的录取通知,俨然名校附属幼儿园的水平。
目前佩茨伍德已经开始了第二家中文幼儿园的选址工作,打算在伦敦市区建立分校。许智说,英国的家长对佩茨伍德的教育方式是十分认可的,许多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如果在此毕业,新生儿也会继续被送来学中文,因此扩张是必然之举。不过许智也表示,要想保持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寻找合适的教师应该是最关键的一步。
英国人办连锁中文幼儿园
受零中文家庭欢迎
2015年,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庄可为(Cennydd John)在北伦敦创办了一所中文幼儿园“望子成龙(Hatching Dragons)”。主要接收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和幼童,目前这里有一半孩子来自零中文家庭。
庄可为自2002年开始学习汉语,曾在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多所院校进修汉语。他告诉记者,创立该校时正值中英关系蜜月期,办校的初心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一个双语的专业教育环境,培养他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庄可为认为,从小学习外语会刺激孩子们的神经,让他们在此后学习其他科目时也会比其他学生有优势。
十分了解英国教育体系的庄可为表示,“望子成龙”发展成目前已经拥有3个校区共计187名学生的幼儿园,并计划未来扩张到六所校区,同时打算扩充其他语种到教学中。
(英伦圈综编,由欧洲时报记者余梁意、朱若溪、实习记者辉嘉禾报道,原文刊载自《欧洲时报英国版》,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点亮“收藏”“点赞”“再看”三连~2月万事如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