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结构与功能“国学”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 正得到社会各方面越来越 多的关注,但对它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本文从结构与功能 两个方面人手,对国学的内涵加以具体分析。对“国学”的理解,应该围绕“国”与“学”两个方面。从“国”这个方面看,国学离不开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在中国自己的历史进程中,在自己的空间范围内形成的, 具有鲜明的 中国个性的文化现象;从“学”这个方面看,国学重在思想文化, 思想层面的特质是国学的内隐层次,构成国学的核心与灵魂, 物质、制度、行为层面的文化是国学的外显层次,是“学”的表现 形式。当前对“国学”的理解,存在着泛化与简化两种欠妥的倾 向。所谓简化,就是把“国学”理解为中国古代的典籍文化或者 说精英的思想文化,包括儒、道、释及儒家之外的其他诸子思想; 进一步简化则是古代典籍文化的儒家化。 排除掉除儒家之外的诸 子及释、道思想,甚至还有将儒家典籍经学化者,只承认十三经 及个别古代重要经学家的著作。 以上倾向的片面性在于: 重视了 国学“学”的方面,却忽略了对于大众来说更直接具体的外显层 面,对于“学”的理解也不够全面。 另一种简化则是从价值判断 的角度,把“国学”仅仅看作一套知识体系,强调为了客观性,必须摆脱价值判断的立场, 反对研究中的否定派、弘扬派及批判 继承派。
这种简化方式的片面性在于:国学对物质、制度、行为 层面的文化,对人们的心灵都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它的功能,全面理解国学。显然不能只看到知识、思想而否 定价值。所谓泛化,就是“国学”的非学理化与商业化。当前大众文化生活中的“国学热”表现出明显的非学理化倾向,即在大众传媒推动下的商业化、娱乐化。“国学”当然需要大众化,只有通 过普及工作,使“国学”的知识和思想真正渗透融化到国民精神 中,“国学”才可能具备生生不息的活力,而不致沦为博物馆中供人凭吊鉴赏的历史陈迹。 但在“国学”传播热潮中, 学养深厚 的专门研究者极少成为宣传者。 他们或者是因为对国学的普及工 作重视不够,或者是不熟悉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做好普及工作。 而频频出镜者中虽不乏学者, 却鲜见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 其 中不乏以意解经式的解读。国学的时代意义不可能离开历史文本 这个基础,无视其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随意解说并不是国学的 现代化。这种“六经皆我注脚”式的态度,再等而下之,就是在 历史文化领域中故作颠覆性的翻案之语,语不惊人死不休,目的是博出位吸引眼球,实质是以其艰深文其浅陋。但正如黑格尔将 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所揭示的那样,思想观念是任何一个时代的 民族文化中起支撑作用的观念形态,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灵魂与主心骨。
如果失去了内在的支撑,一切外在的表现形式都不过是失去灵魂的躯壳。国学要传播、要普及、要大众化,在形式上, 热闹一些其实无可厚非, 甚至可以说, 适当的热闹更有助于吸引 公众对国学的关注。 但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识和思想作基础, 那就 等于抽掉了国学的灵魂,再热闹也不过是一种商业炒作的噱头。对于国学的理解,既不该简化,也不应泛化。国学作为从中 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的, 至今仍然存活于我们中华民族机 体中的文化现象,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从结构上看,国学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时间。国学概念产生于清末民初,章太炎在《国故论衡》 中将国学理解为“国故”,胡适在 1923 年为北大《国学季刊》 所写的《发刊宣言》 中把国学理解为“国故学”的缩写, 认为“中 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国故”, “研究这一切过去的 历史文化的学问, 就是‘国故学”。 国学应包括“过去的文化 历史”或者中国传统文化, 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并无多少分歧。 显 然,从时间轴上看,国学应涵盖中国古代文化,但进一步的问题 是,国学的时间下限在哪里 ?有观点认为:“‘国学除了包括 ‘国故学之外,还包括本是外域之学而逐渐被中华民族所消 化、吸收、认同或再创造的那部分文化。
‘国学不是凝固的, 而是历史的、开放的、变化的概念,因而我们今天应该以历史的 观点去界定‘国学概念, 视‘国学为历史文化现象。 ”作为 一种开放的历史文化现象, 国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其发展 呈现出阶段性与延续性相结合的特点。 是否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 体现了国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不意味着延续性的中断。章、 胡二先生之后, 在中国,把传统中国文化当作研究对象加以整理, 或者加以创造性转化的工作始终在进行, 国学依然存在于变化发 展之中。 在近百年的时间里,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交 流,正不断积累为新的中华民族记忆,形成新的中国文化传统。 今天,马克思主义、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碰撞交流的 过程中, 前两者作为外来文明, 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正产生 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使今天的中国文化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 色。但这种时代特色, 仍然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色, 不代表中国文化特质的消融, 不代表我们的国学的终结。 因为这 个文化交融的过程, 仍然是在中国固有的历史传统的基础上, 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现实生活中发展的, 具有鲜 明的中国特色。 国学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 是一个 随历史进程不断积累新的内容的发展过程。
因此,就时间而言, 国学上迄古代,而下限则是不断更新的现在。2、空间。时间与空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国学既具有 时间结构,又具有空间结构。离开了空间的规定性,我们所谈的 国学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土壤, 而不再是我们的国学。 古代 中国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 也就无所谓建立在民族国家基础 之上的“国学”。 正是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被逐渐纳入世界近现 代化的轨道, 我们才逐渐形成并明确了现代民族国家一中国的意 识,从而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中, 逐渐形成了关于本国固有文化传 统的学说一国学。 今天学界普遍认可“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 引介入中国的, 日本学者当初用它来泛指各国自己的学问, 并不 专指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 国学既可指日本的国学, 欧美等国的 国学,也可指中国的国学。 只有在中国这个空间范围内形成的传 统文化, 才是中国的国学, 才是体现了中国文化民族性特征的国 学。有观点认为讲国学必须确定的一个前提是: “我们现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疆域,包括台湾在内,这是我们‘国的空间范 围。”这也就是 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学的空间结构。只要是立 足于这个空间范围所形成的文化传统, 不论它在时间结构上的远 近长短, 不论是位于空间格局中的中心还是边缘, 都是我们国学 的组成部分。
3、载体。国学的核心是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它通过典籍 与语言传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物质、制度、 行为这些不同的层面。 它的载体, 除了传统所认为的典章文物之 外,还包括受到传统文化观念影响而形成的种种风俗习惯、 生活 方式等行为文化。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既体现为专门的思想阶 层、精英阶层的精英文化,又体现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 世界”, 也就是大众的文化形式。 文化的精英形式与大众形式既 有影响,又有区别。当学术下移, 精英的文化形式影响到大众时, 其形式会发生变化,它往往会改变系统的、理论化的面目,不以 典籍,而是以一种具体的、简便易行的、生活化的风俗习惯、行 为方式的面目表现出来。因此,在理解国学的载体时,理论化、 典籍化的形式固然重要, 但也不可忽略了在大众的风俗习惯、 行 为方式中, 也可能渗透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思想因素。 文化创造的 主体是人,国学的载体,从根本上讲,就是在中国历史这个特定 的时间轴上, 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创造中华文明的中华 民族的全体成员。 张岱年先生把国学理解为“中国学术”, 他认 为:“今天讲国学, 所谓国指民族而言, 不限于过去时代的学术。
国是指地域而言,……在今天,所谓国学不等于国故。国学不等 于旧学。 ”这个活的载体必须是全体成员, 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 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 不仅包括占主体地位的汉民族, 也包括 55 个少数民族,民族成员的身份尽管在地域、行业、阶层等方 面都有所不同, 但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的发展是在他们的团结协 作下共同完成的, 民族、 社会的分裂动乱只会带来文化发展的停 滞倒退。因此,在讨论国学的载体时,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 民族成员的全体性是非常必要的。4、内核。载体是国学的外显形式,内核是它的内隐部分, 即对载体起支撑作用的观念形态的思想。 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就 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国学的内核。 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如胡适 所说,既包括“国粹”,又包括“国渣”,即精华与糟粕并存, 因此,它对载体所产生的影响同样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的, 不以我 们每一个人的好恶为转移,不管批判也好,欣赏也好,国学研究 都必须正视这个存在。 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构成 中华民族精神, 它有两个必备的条件, “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 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 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 是国学在任何时代发挥其积极功能的保证, 而任何时代的国学也 必须坚持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符合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现象,国学的结构与功能都是不断变化 的。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作为结构的体现, 不可能脱离结构而任意产生。国学四要素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变, 但四要素的具体内容一直在变。 从时间看,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从空间看,包括两岸四地;从载体看,除了 典籍文物、风俗习惯外,增加了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现代 传媒手段,就其中人的因素看,知识分子、公务员群体的表率作 用十分重要,而大众的国学文化自觉日益增强, 参与面越来越广; 就内核看,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因此, 任何脱离国学的现实结构, 抽象地夸大或缩小, 单纯地肯定或否 定其功能的做法都是不合实际的。 在实际生活中, 是每一个时代 的现实在选择国学的实现, 国学对时代发展要求的满足程度, 决 定着它能发挥什么性质的作用,发挥多大的作用。在我看来,国学功能的发挥,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国学是塑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资源。作为国学内 核组成部分的民族精神,与国学一样,也具有时间结构,在历史 上有不同的形态, 许多内容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价值。 特别是 近现代以来, 在争取民族独立、 解放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 我们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新形态, 它的具体内容体现为“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 团结统 一的价值取向、贵和尚中的思维模式、勤劳勇敢的内在品质、自 强不息的进取意识、 厚德载物的宽厚胸怀、 崇德重义的传统情操、 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
在这八个方面的内容中, 既有诸如“贵 和尚中”、 “厚德载物”、 “崇德重义”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 内涵,又有“科学民主”这种体现时代新意的价值观, 还有“勤 劳勇敢”、 “自强不息”等自历史上产生后, 始终为中国人所弘 扬的一贯品格。 这些内容都是我们的国学, 它们既体现了国学的 空间结构, 又体现了国学时间结构上的阶段性特点。 在历史发展 需要的选择下, 这些国学思想资源最终都转化成了我们民族精神 的新形态。但是,由于内核上的复杂性, 并非国学的所有资源都可以转 化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历史上许多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资源, 是国学却不一定是民族精神, 那些反映传统小农经济、 专制政治、 奴性人格特征的消极思想, 在当时也乏善可陈, 今天更与时代脱 节,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要素的。 对 于国学思想资源, 包括其中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态, 我们需要通过 批判继承的方式,加以适当转化,以更好发挥其当代价值。比如 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西铭》 ) ,被视作中华民族责任心、使命感的集中表现,在今天依然能赢得广泛赞誉, 在国内外许多 重大场合被屡屡称引,包括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 也专门提到了这四句话。
不可否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张载所 弘扬的精神曾经激励过无数正直的士人与官僚,支持着他们甘于清贫,著书立说传承文化;不畏艰难,舍生取义为民请命,使他 们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中,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坚强牢固的脊梁的一部分。但张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是 针对官僚与士大夫阶层提出的, 是一种精英式的价值追求。 占人 口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并没有被张载视作这一价值观的主 体。从抽象继承的角度看,张载所提倡的责任心、使命感、担当 意识,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但是,从国学载体的角度看,由 于其中人的因素在变化,它不再是占人口少数的精英阶层, 而是 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因此,用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来 衡量,张载的思想资源要转化为今天的民族精神,就应该使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都成为这一思想资源的主体。我们需要打破其中精英式的局限,把这种精神普及为人人都应该具备,人人都可以弘扬的大众化的民族精神。从上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新形态”、张载“横渠四句”两个例子可见,在利用国学资源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时,必须立足于国学结构要素的实际变化。由于国学具有时间结构上的阶段性特征,选取国学资源的标准应该是现实发展的需 要;由于国学的载体正由精英拓展到全民,利用国学资源必 须以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为出发点;由于国学的内核不断丰富, 需要具备开放的文化心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这样一来,对 于国学资源,才能做到有所取舍,既不会简单地否定一切,也不 会简单地拿来就用, 才能更好地发挥国学在构建中华民族精神中 的作用。2、增强民族成员对民族的自我认同、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能够独立存在, 通常需要共同的地理空间、 共同的经济 生活、共同的政治联系、共同的语言文化传统。四者的地位是不 同的,其中作用发挥最稳固最持久的是共同的语言文化传统。 它 是区别不同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志, 能够独立承担起维持民族成员 自我认同的作用。今天,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与人的交往 日益频繁, 民族分布的地理空间日益被打破, 经济一体化使人们 逐渐形成共同的经济生活, 政治联系也不断增强, 并不断形成普 适的价值观念。在地域、经济、政治的作用日益淡化的同时,文 化在标志民族特征上的地位相应地日益突出。 以传统文化作为自 己内核的国学, 在历史上就长期发挥过强化民族认同、 增强民族 凝聚力的作用。 历史的经验还告诉我们, 只有国学中那些积极的、 进步的因素才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民族的自我认同, 从而增强民族 凝聚力。那些消极的、 落后的因素如果成了某个历史阶段上国学 的主流,就会削弱人们对民族的认同感, 破坏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利用国学培养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 力时,首先做好第一方面的工作, 把国学资源转化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国学的一、二两个功能是不可分割的,前者是后者不可 缺少的基础。从国学的结构上看,如果我们偏于从时间上去寻找其中已不 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从而一味地否定它,或者偏于从空间上、载 体上去寻找我们特有的内容, 从而一味地肯定它,都不利于在现 实生活中发挥国学的两大功能。 我们应该加强对国学的研究、 转 化、教育、普及工作。国学的功能离不开它的结构,在时间上, 国学的古代部分,即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民族记忆, 是我们文化 的根和源头,国学的当代部分,即不断更新的时代文化,是解决 我们面临的现实困境,满足人们的现实文化需要的资源。 抓住传 统文化,就抓住了民族文化、民族特色之根;抓住当代文化,就 抓住了国学生生不息的动力。 就载体而言,国学的具体知识体现 在它的各种载体上,特别是古典文化,存在于古老的典籍文物与 风俗习惯之中。只有首先从知识层面正确地认识了国学,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对国学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而对于国学载体,特 别是古代典籍文物中的知识的清理、 揭示,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 作,必须依靠专业研究人员的专门研究。
离开了专业严谨的研究, 很难保证国学知识上的准确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国学载体中人的作用,发挥好专业研究人员的求真作用, 发挥好广大知 识分子、公务员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率作用,利用好报纸、电 台、电视、网络等各种现代传媒手段,面向大众,展开广泛的国 学教育,普及那些经过了学术界认真整理、 准确无误的国学知识,并让那些仍然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的思想去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使国学中处于内隐层次的内核彰 显出来,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增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了解,积累正确的知识,发现积极的价值,从而明确树立起我是“中国人”的 身份意识,实现国学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我认同,增 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在我们的国学中,有很多这样的资源,需要我们去整理、普及,并发挥作用。比如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把它们视为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指导思想。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就有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应结成和谐友好的共生关系。这一思想为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其价值当然不可低估。
此外,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文明冲突,我们传统 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有了用武之地。“和而不同”思想,既强调和谐,又反对简单趋同,认为真正的和谐应该是在承认矛盾、承 认差异的情况下的求同存异;“民胞物与”思想,认为人人都是我的同胞,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因此人与人、人 与环境之间应形成和谐友善的关系,这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文明建设无疑都有一定的启发。以上这些思想资源,从知识 层面看,正确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质,从价值层面看,有助 于解决全球性的现实问题, 它们使我们在这些领域, 具备了别的 民族文化平等对话的实力,树立起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国学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 要发挥国学的第二大功 能,应该立足于这一基础。构成中华民族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既 是民族凝聚力的创造者,又是民族凝聚力的凝聚对象, 不能忽略 了任何一个子系统在国学中所做的贡献,应该一视同仁地利用这些贡献,去加强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