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谈徐州华夏学宫事件
自从以民间私塾为主要载体的国学教育兴起,由此而引发的各种质疑便未曾停歇,每隔两三年,就会被热议一阵子。一些媒体也是习惯了带着有色眼镜的选择性报道,而一般民众也习惯了自以为是的口诛笔伐,使得具有社会监督之责的媒体,以及受其误导的民众,常常站在民间国学教育的对立面。最近,由歌手孙楠夫妇送孩子学国学引起的,针对以徐州华夏学宫为代表的民间国学教育的声讨再次掀起,成为热议话题。
从2006年的孟母堂事件开始,历数十多年来一般媒体关于民间国学教育机构的报道,关注点多集中在这几方面,一、违法办学;二、学费高昂;三、课程单一;四、没有学历;五、所学有害;六、教法粗暴;七、校舍简陋;八、教师无证等。至于其他问题,也多是由此诸方面所衍生。
而最根本焦点只有一个,即倘若作为教育底线保障功能的义务教育体制学校,已经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教育,父母是眼睁睁的坐以待毙,还是选择体制外更好的教育模式,显然只要是正常人,都会选择后者。能知此,则能知二十年来民间国学教育何以能够蓬勃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父母送孩子读国学!父母希望子女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将来能够知书达理,做人做事能够从良知,守底线,这既是父母家长的权利,也是责任。一切从这里出发,一切回到这里!况且法规当以天理人情为基础,真正的法规应该是维护此天理人情,而不是背道而驰。如果能于此处达成共识,而后一般人对于民间国学机构的误解就很容易澄清了。
一如各行各业都有心术不正的害群之马,民间国学教育从中断到复兴,跨度百年,中间又经历了许多动荡与磨难,而今志士仁人除了学统的重新接续,还要力斥一些不学无术者的滥竽充数,抹黑着国学教育的大众印象。然也有许许多多国学老师,数十年如一日以国学教书育人,口碑良好,成效显著,何以鲜见报道呢?一百年前,五四名流,“倒脏水把小孩也倒掉了”(杜维明先生语),而今我们还要重蹈覆辙吗?任何行业都有的泥沙俱下的现象,何以独对民间国学教育过于吹毛求疵?
何以言违法办学?因为按照相关法规,少儿只能接受体制内一刀切的义务教育,不能接受体制外的任何教育模式,民间国学机构根本无法申请到办学资格,如何合法?
何以言学费高昂?因为一般体制学校之师资场地经费均由政府财政支持,民间国学教育则全靠自力更生。当然各地因消费标准不同,收费也有差异。倘若哪位朋友有兴趣,可以算算体制学校的每年各项经费总支出若平摊到每个学生身上,大约有多少?更不用说那才艺学习费,课外辅导费,借读费之类的费用。
何以言课程单一?因以国学相关课程为主,较少涉及自然科学类知识,故也成为民间国学教育机构饱受指责的原因。可惜指责者们只知道并列的学问如数理化地生的学习,而不知有主次先后的学问如经学与才艺,德性与知识,更不知道基础教育乃养成正确三观的教育,仅凭应试知识的累积是建立不起来的,当今社会的各种乱象已足以说明此问题。
何以言没有学历?因为缺乏法律保障,正常办学尚且不易,何况颁发国家认可的学历。而问题恰恰在于一旦孩子教育失败,买单的不是体制里的校长官员,也不是媒体与社会大众,首当其冲是孩子的父母,他们宁愿多花学费,放弃学历,也要送孩子学国学,不正说明民间国学教育的魅力吗!
何以言所学有害?大约是受五四以来近百年反传统浪潮的洗脑,错误的以为以儒学位主流的传统文化是落后的,有害的。这种自废武功的现象在全人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当然,持此观者本来就没有深入学习过国学文化,所以这些肤浅歪曲的认知,只不过道听途说而来,却根深蒂固,更见从小树立正确是非标准的迫在眉睫!倘若我们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知见,社会风气便把错误的知见强加给孩子。
何以言教法粗暴?因为民间国学机构一般允许使用戒尺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戒,这也让个别深受西方肤浅教育思想影响的国人深为不安,然对因缺乏管教过于宠溺纵容导致孩子的各种问题熟视无睹。一方面不能接受对孩子进行惩戒,一方面却并无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虽言爱孩子,实则害人不浅。面对孩子的错误,如何正确使用戒尺,才能恰到好处,当然需要讨论,然一味反对,又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呢?
何以言校舍简陋?民间国学机构多由怀抱教育理想的人士创办,除非有雄厚资金支持,或者擅长商业运营,不然仅靠一点学费收入,来应付一切支出,岂能与国家财政动辄拨款百千万的体制学校相提并论。况且,校舍之类硬件终究是外在的,对学生能否学有所成并无实际价值。孔子一生行走何方,即讲学何处,餐风露宿,一棵杏树下,便可做讲坛,名曰“杏坛”,教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条件不如而今任何一所普通小学,可其所培养的各领域人才,岂是清华北大能望其项背的!由此可知,但凡过于关注校舍条件的,多是不懂教育的,却喜欢故作高明,对自己不懂的事评头论足。
何以言教师无证?因为针对国学教育,尚且没有一个客观如实的认证机构,国学老师当然没有所谓的“教师证”了。若是拿着教授体制内语数外的教师证去教国学,本身就是驴唇不对马嘴,跟没有也无别。有时人造假久了,听到真相,一时反倒有些不适应了。
综上诉述,媒体作为社会喉舌,理当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各种现象。然无论持什么态度,都当建立在公正客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若是面对新生事物,不是抡起法律的棒子,就是诛心之论。如此论调若不及时矫正,恐怕又会使得整个社会回到满清两百年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既会丧失其意义,又会误导社会,遗患匪浅。
廣毅于2019年1月26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