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初年晋国经过长达六十七年的内乱,最终小宗取代大宗,实现了统一,晋献公即位后为了摆脱这种公族逼君的局面,诛杀桓庄(曲沃桓叔,曲沃庄伯)之族,大大巩固了君权,从此以后,晋国成了无公族的国家。晋献公疏远忌惮公族,他所倚重的人物:士蒍,里克,荀息,吕甥,郤芮,郭偃,赵夙,毕万等都是异姓贵族。
也许长期的内斗在晋献公心里埋下了阴影,让他对自己的儿子也不禁产生怀疑,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被逼死,重耳,夷吾出逃,从此晋国国君的儿子一般不被留在本国,但是政治斗争不仅仅是稳定内部,随着时间的发展,晋国正是因为公室人员和力量单薄,使各个卿大夫不断坐大,最终导致三家分晋。
六卿分晋(六卿之职是什么职位)
俗话说“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晋国世卿出将入相,前后十几代人辅佐晋公,他们的矛盾变迁,恩义情仇不仅影响着晋国的走向,也为华夏文明谱写了一幅壮烈的篇章。
郤氏家族
郤榖,郤溱,郤缺,郤克,郤至
郤至与堂兄郤锜(郤克嫡子),叔父郤犨(chou)并称“三郤”
郤氏是晋国老牌贵族,姬姓,在晋献公伐翟中,公族子弟叔虎战功显赫,献公把郤邑封给他,称郤氏。
狐氏家族
狐毛,狐偃,狐射姑
被晋怀公杀害的晋国大夫狐突是狐偃,狐毛的老爸。狐偃,狐毛跟随重耳多年,是文公的股肱之臣,为晋文公的霸业付出了毕生心血,狐偃的品行和才华得到各国诸侯大夫的一致推崇。
先氏家族
先轸,先且居,先都,先蔑,先克,先榖
提起城濮之战和崤之战,就不得不提起先轸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先氏家族在晋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胥氏家族
胥臣,胥甲,胥婴,胥克,胥童
胥臣跟随重耳流亡十九年,回国封赏时官拜司空,曾被封于臼的采邑,也称为臼季,胥臣的世代子孙都是晋国的大夫。
栾氏家族
栾枝,栾盾,栾书,栾黡,栾盈
栾氏也是姬姓老牌贵族,栾枝的老爸栾共叔是晋靖侯之孙栾宾的孙子,重耳流亡时,栾枝,先轸,郤榖都是他的内应。
范氏家族
士蒍,士缺,士会,士燮,士匄(gai),范鞅,范吉射
说起士蒍的老爸大有来头,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周宣王闻谣轻杀,杜大夫化厉鸣冤”,杜伯被杀后,他的儿子隰叔逃亡晋国,在晋国掌管禁令刑狱,士蒍便是隰叔的儿子。子承父业士蒍成为晋献公时期的重臣,到了士会执政时,受封范邑,世称范武子,其子孙以范为氏,称范氏。
中行氏家族
荀林父,荀庚,中行偃,中行吴,中行寅
荀林父的父亲叫逝敖,生平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的爷爷是大名鼎鼎的荀息,假道伐虢的策划者。因荀林父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
智氏家族
荀首,智罃,智盈,智跞,智申,智瑶
我们发现智氏和中行氏都叫荀某某,没错他们原本也是一家,只是分别自立门户,荀首是荀林父的弟弟,采邑于智邑,以邑为氏,称智氏。
韩氏家族
韩厥,韩穿,韩起,韩须,韩不信,韩庚,韩虎
史载韩氏是曲沃一宗,属于晋国公室,曲沃桓叔的儿子万封于韩原,立韩氏,称韩原,便是韩氏一族的始祖。
赵氏家族
赵衰,赵盾,赵朔,赵同,赵括、赵旃,赵武,赵成,赵鞅,赵无恤
赵氏大概是人丁最兴旺的家族了,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家族,赵衰跟随晋文公十九年不离不弃,为人低调。晋作三军六卿,郤毂、郤溱、狐毛、栾枝、先轸皆为赵衰所荐,他的让贤实在令人可敬,以致晋文公临终之时觉得愧对赵衰,终于任其为新上军将,从此赵氏正式登上卿的舞台。
魏氏家族
魏犨,魏相,魏颉,魏绛,魏舒,魏取,魏侈,魏驹
魏是西周姬姓封国,史载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魏,封大夫毕万于魏,称魏氏。魏犨是一员猛将,跟随晋文公多年出生入死,保卫文公的安全,被册封为晋国大夫。五贤臣之一,功劳很高,为魏氏在晋国奠定了更深厚的基础。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设立三军六卿,到公元前453年韩,赵,魏共灭智氏,晋国六卿十一个世族执政晋国180年,他们不仅是晋国霸业的建造者,同时也在维护着周室王朝,抵御四夷,捍卫着华夏文明,当然他们也是晋国的终结者,这便是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