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对小学生学习《三字经》竟表示出忧虑,我实更忧虑之。 这其实涉及到以《三字经》为内容的国学的学习及复兴等意义问题。 什么是国学?国学,首先是“国”字,它是一个民族国家在文化上的标志,是一个民族国家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国家的标志。其次它是“学”,是文化传承的意义,是以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学术和文化体系。 “国学有什么用?”这是一个文化意义问题。 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确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必须自觉维护自己的根,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国学研究,我们常常深感责任之重大与紧迫,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国学研究是严肃的学术工作,不可满足于泛泛的议论,也不可追求热闹,而应沉潜下来,认真钻研,将切实的成果贡献给社会。 我认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采取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所谓分析的态度,就是要分清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要处理好中外的关系,既要吸取世界上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也要让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所谓前瞻的态度,就是要正确对待古今的关系,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建立具有当代形态和前瞻意义的新国学。 学习和研究国学不是复古,是为了现在和将来。 学习和研究国学不是抱残守缺,现代化不是全盘西化。抱残守缺和全盘西化都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要把国学放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放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加以研究,使之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怀疑国学,实则是在怀疑自己,是在怀疑自己文化。说到底,就是缺乏文化的自信力。
国学有什么用?——兼谈小学生背《三字经》的大意义
国学有什么用?——兼谈小学生背《三字经》的大意义国学有什么用?——兼谈小学生背《三字经》的大意义看到有人对小学生学习《三字经》竟表示出忧虑,我实更忧虑之。 这其实涉及到以《三字经》为内容的国学的学习及复兴等意义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