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学校核心办学指标水平位次稳居国内高校前40位” 。目标就是“集结令”,任务就是“冲锋号”。六年来,全校上下紧紧围绕“核心办学指标水平位次前40位”的目标,同心同向、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力建设“四大工程”、落实“两个行动”、实施“一项计划”,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学科专业实力稳步攀升、人才培养指标显著提高、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师资队伍建设成果丰硕、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
有比较,才会有清醒的认识,也才会催生发展的动力。对于高等学校来说,要评估自身在国内高校中所处地位,一方面要看贡献,就是要比较为国家战略实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成就;另一方面就是要从办学指标的优劣和发展趋势来进行全方位比较。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排名”这个方式始终是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当然,我们要对排名结果有清醒的理解,不能盲从,不能唯排名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理性对待排名结果,“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其作为找准定位、认识不足、鞭策自身的一个重要手段。
既然学校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核心办学指标水平位次前40位”的发展目标,我们也付诸行动积极努力去实现目标,而当前的发展结果也让全校上下对这个目标的完成有了满满的“获得感”。那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用数字说话”,从大学办学的根本任务出发,通过各类第三方评价结果和排名数据来验证我们发展目标的达成度,来更好地回应社会、教职工的关切。
就当前来看,围绕高等学校的发展排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综合排名,侧重的是学校整体办学规模、水平和影响力,另一类是单项排名,就是围绕大学办学的核心工作,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等某一具体领域开展的专业化排名。因此,要回答好“学校核心办学指标水平位次稳居前40位”这个问题,也将从综合排名、专项排名两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综合排名表现
(一)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国内高校28位
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于 2003 年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前身为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是中国第一个本土的世界性大学排名,也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它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 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是公认的四大权威大学世界排名。该排名指标体系包含校友获奖、教师获奖、高被引学者、N&S论文、国际论文和师均表现等六大指标。
学校在该排名中实现了连续性、跨越式提升,2016年首次进入世界 500 强(497 位),2017 年进入世界前 450 名(449 名),2018 年进入世界前 400名(397 名),2019 年进入世界前 350 强(332 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攀升。按照2019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学校在国内高校位列28位。
链接地址:
(二)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38位
《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是上海软科根据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需要,于 2015 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基础上开发的一个面对国内高校的排名体系,也是目前公认度最高的国内大学排名体系之一。该排名评价体系涵盖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化四个维度的十个指标,包括生源质量(30%)、培养质量(10%)、社会声誉(5%)、科研规模(10%)、科研质量(10%)、顶尖成果(10%)、顶尖人才(10%)、科技服务(5%)、成果转化(5%)、学生国际化(5%)等。学校近年来在该排名中也实现了连续性上升,从2015年的42位提升到了2019年的38位。
链接地址:
(三)QS集团《QS2019年中国大陆大学排名榜》—第40位
《QS中国大陆大学排名榜》,是英国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专门开发的针对中国大陆大学的排行榜,2018年11月首次发布中国大陆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旨在对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的表现进行独立分析。排名评价指标包括学术声誉(30%)、雇主声誉(20%)、教师学生比例 (2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比例(10%)、学院平均论文数量(10%)、平均论文引用数量(5%)、国际学生比例(2.5%)、国际学院比例(2.5%)等8大类指标。在《QS2019年中国大陆大学排名榜》中 ,学校位居第40位。
链接地址:
(四)《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竞争力指数排行》—第42位
《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竞争力指数排行》,是安邦研究院暨安邦大学评价中心发布的针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效益的专门排名。2019年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期评估报告为核心进行竞争力排名。排名体系设置了5个元指标、1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与300余个四级指标观测点,根据大学在知识创新、技术发明、人才培育、文化传创、道德引领等核心职能维度上的多元贡献,按照一定系数设定计算出大学竞争力指数,并进行择优排序。在2019年的排名中,学校位居“双一流”建设高校第42位。
链接地址:
专项排名表现
(一)人才培养方面
1、2019年《中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最强排行榜》——第21位
《中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最强排行榜》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的研究”课题组完成,课题由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具体负责和实施。评价体系涵盖本科教育工作各个环节,包括生源质量、教师素质、教学投入、教科融合、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学生选择、创新创业、国际化水平、发展深造、就业质量和社会声誉等,根据公开、权威数据,最终构建涵盖13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数据库(不含中国科学院大学和3所军事类院校),评选展示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最好的100所大学,学校在该排名位列国内高校21位。
链接地址:
2、《大学深造率排行榜》—第28位
《大学深造率排行榜》是“博雅数据”根据《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以及《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对数据进行挖掘提炼后形成的一个针对本科毕业生深造率的专项排行榜,围绕本科毕业生深造率统计了国内升学率和境外留学率两个指标。在2018年度的本科大学深造率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28位。
链接地址:
3、武书连《2019年中国大学本科生就业质量排行榜》—第30位
《2019中国大学本科生就业质量排行榜》,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研究发布,统计的是2017年或2016年各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的薪酬和升学率(含考研和出国留学)。其将全国758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和薪酬按一定的标准计算,得到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排行榜,其中不同地区和省份的毕业生薪酬已经归一处理。未披露薪酬的学校按同类大学最低薪酬的0.9倍计算,未披露考研率和出国留学率的大学,默认升学率为零。学校在2019年排行榜中位列第30位。
链接地址:
4、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数量排名》—第10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专业实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依据《关于发布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名单的通告(截至2018年)》(工程教育认证通告〔2019〕第1号)文件,学校13个专业通过工程类专业认证(评估),通过认证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0位。
链接地址:
(二)科学研究方面
1、兰德评价研究院《2019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行》—第24位
《2019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行》,是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研究发布的一个针对大学科学技术贡献方面的专项研究排名。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是为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科技评价机制,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校著名专家倡议发起成立。研究院聘请了123位两院院士,438名知名科研院校所专家,徐匡迪院士和厉以宁教授担任首席专家。榜单制定了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顶级成果、成果转化、高水平成果、领军人才、青年英才、高水平人才等6个一级指标以及15个二级指标。排名体系包含了反映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及水平、高科技人才等贡献指标,例如国家三大奖、学校科学技术成果转让金额、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等。学校在2019年的排名中位列24位。
链接地址:
2、《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奖数量2000-2018》—第28位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而国家奖的获得情况是其中的最有代表性、最有标志性的一个指标。国家“双一流”建设首批遴选了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某种意义上来,这些高校综合实力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代表,也理应在服务国家战略、产出重大成果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因此,通过对这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00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三大奖的获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分析研判学校所处的位置。2000-2108年,学校作为第一单位共获得国家三大奖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总获奖数量与华南理工大学相当,位列28位。
链接地址:
3、《2017年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第35位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报告(2018)》,是由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发布。年度报告从很多具体的数字对全国各大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披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个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并发布了《2017年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学校在排行中位列35位。
链接地址:
(三)师资队伍方面
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核心师资对比情况。
师资队伍水平是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由于师资队伍包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套系统的、公认的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研究体系。但是,可以围绕一些核心师资,通过与标杆高校的各类型数量对比来评估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整体优劣。2015以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的规模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与国内一流高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经过与部分学科特点相近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及国内排名在40位左右的4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核心师资数量对比,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接近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四)国际交流方面
《2019年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第 38位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是由西南交通大学高等研究所研究发布的一个针对高校国际化工作的专门排名,主要针对“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文化交流、国际显示度、同行专家评议以及特色项目等多个指标。同时,还广泛征求了国家外事、教育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协会学会,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社会科学评价专家,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等多方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整体排名。学校在2019年的排名中位列国内高校第38位。
链接地址:
结束语
通过上文4个综合排名、9个专项排名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到,学校无论从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交流等单方面水平来看,学校均处于“国内高校前40位”的位置。我们有理由认为,学校顺利圆满实现了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核心办学指标水平位次稳居国内高校前40位”的发展目标。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可喜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一代又一代南理工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的结果,也是学校迈向更高发展层次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新的时代,呼唤新的作为。在未来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历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不进是退步,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戒骄戒躁、主动担当、苦干实干,发扬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以更加优异的办学成绩推动学校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力争到2025年,学校核心办学指标水平位次进入国内前列,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