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一查询该自媒体文章中提到的19个公众号,发现共涉及12家公司,而这些公司均与北京三旬相见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旬相见)存在关联。
三旬相见的官方介绍显示,该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教育和消费类IP服务公司,为中产妈妈提供教育和消费决策服务。目前已服务超过200个自媒体IP,1000家广告主,覆盖超过5000万粉丝。并与国内超过95%的头部教育平台、教育公司达成合作。
记者详细浏览这些“鸡娃”号发现,号主多自称是身处北上广的孩子父母,还有的旅居国外多年,近三分之一号主自称毕业于北大,职业包括央企首席翻译、奥数老师、上市教育集团高管等,主要分享自身“鸡娃”经验。变现模式包括在推文中插入广告、组织家长团购以及在公众号上线店铺。但记者近日查询发现,相关店铺已无商品,不少团购推文已被删除。
“鸡娃”号简介。截图
此外,不少号主的推文内容涉及到提前教育和教育部门早已叫停的奥数竞赛。如名为“肥肠妈”的公众号曾发文介绍自家六岁孩子学完了小学六年数学;“状元妈妈闯海淀”在推文里介绍了奥数的学习;“辅娃记”的号主称在孩子一年级寒假开始英文进阶,花了不到一年便通过了剑桥通用英文五级KET考试,但记者25日翻阅多篇有关KET考试内容,显示已被发布者删除。
光明时评发文指出,这些公众号之所以能获得大量粉丝,“精髓”就在于“善于”抓住家长本就十分焦虑的心态,煽风点火。
有网友对公众号刊发内容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文章内容是否包含虚假成分?在公众号推文里发布商业广告“软文”的边界在哪里?公众号作者是否存在“立人设”的问题?
“如果这些自媒体文章背后是‘发布者——广告主’的链条和利益关系,不管内容是否直接提及商品,实践中都可认定为广告。”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小青指出,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推文里附带时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如未加以区别,涉嫌违反《广告法》第十四条构成变相发布广告;如果还在分享人身份、内容等方面造假,则涉嫌构成虚假广告,或者涉嫌不正当竞争。”
为了解相关情况,记者试图联系上述公众号涉及的公司,但公开渠道查到的多家公司的电话处于无人接听或空号状态。记者将相关质疑以问题形式发送至微信公众号“三旬相见”,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拿教育部明令禁止的竞赛项目当招牌?
“鸡娃号”一事曝光后,不少教育类自媒体账号发文称自己也曾被类似的公司找过,对方提出收编其账号,并为其提供内容、流量和运营的扶持,帮助精准涨粉,再通过团购等形式实现盈利。
上海宝妈李琳就是其中的一位。三年前,她开始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文章主要涉及教育热点、政策解读以及教育类影视剧的分析。
今年3月,一名自称公众号“米粒妈频道”的工作人员向李琳抛出橄榄枝,称正在找内容合作人,合作模式为李琳写文,公众号主体归“米粒妈”,由其负责引流、涨粉和运营,内容版权双方共同所有,通过广告和电商变现,李琳得三成收益。“对方跟我说一个相对成熟的号,头条广告38000元一条。”刚接触时,李琳的确有合作的意愿,后来的沟通却让她打了退堂鼓。
李琳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列了数个选题,对方看后却不太满意。“跟我说不够个性化,个人生活部分太少。”并随即抛来一份“有关海淀妈妈鸡娃的选题”供李琳参考。
记者看到,对方列举了几篇公众号文章,并在括号里对内容加以说明,如《海淀区不相信学区房》讲述的是海淀区小升初的铁血法则;《只有5%的孩子适合学奥数,可为什么全海淀的妈妈都给娃报了奥数班》讲的是学奥数对小升初的重要性等。
“我一看,全是写自己家的娃如何牛。”李琳向对方解释自己的孩子很普通,学习甚至不怎么好,没有这么多生活化的内容可写。“他说没关系的,这种东西你会写,可以包装一下。”
近距离接触了大V级别“鸡娃”号是如何被“养大养肥”的李琳最终婉拒了这次合作。
对于上述工作人员提出“包装”推文内容的做法,杨小青表示, 如果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商品或者服务,涉嫌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相关规定,“包括编造虚假信息,伪造原创属性,标注不实信息来源,歪曲事实真相,误导社会公众。”
在“米粒妈频道”公众号的简介里,该公众号受到200万爸妈的关注,号主为一名美国海归妈妈,专注于5—12岁孩子的英文、数学、科学、艺术教育启蒙。账号主体为北京妈妈之选进出口有限公司。
记者浏览该公众号4月上旬的推文发现,45条推文中,除了一条推文内容为其他公众号引流,其余推文里均包含广告,或自家店铺商品,或团购内容,或广告投放。在其同名小程序里,相关团购广告还有“全网最低价”的表述。“涉嫌违反《广告法》第九条第三款,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杨小青表示。
“米粒妈频道”小程序。截图
打开其公众号的“服务”列表,记者发现,除了原创文章目录,还有团购店铺及少年学院。少年学院包含了素描、尤克里里、英语等多种视频课程,其中有“KET冲刺专场”。据中国教育考试网介绍,KET和PET为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MSE)的前两级。
在课程详情中,KET和PET考试却被称作“小升初的敲门砖,冲刺名校的标配”,甚至提到,“英语是众多学科中唯一能在小学达到中学水准,哪个孩子都能学好”,直指“超前教育”。列表显示,有2409人花费349元开通了KET课程;PET课程售价399元,已有795人开通。
KET、PET课程广告详情。截图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今年3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竞赛项目已全面取消,现有的五项奥赛只面向高中阶段的学生,不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时,他强调,任何竞赛项目包括获奖成绩,均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同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公告称,不再承办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MSE)。
关于“超前教育”,国务院则早于2018年8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班里一半的孩子都被“鸡”过?
“早上八点半开始30分钟国学晨读,接着50分钟数学,休息20分钟后是一个小时语文,包括字帖、阅读理解、基础知识和看图说话;
下午一点开始50分钟的英语阅读,之后是50分钟的兴趣培养,包括绘画、乐高、魔方、拼图、弹琴等,三点户外放风,跳绳必练;
晚上七点开始一小时英语听力,俗称‘磨耳朵’,八点洗漱,顺便听故事,保证在九点前睡着。”
退出“幼小衔接”班后,林思决定自行在家辅导孩子,一番摸索与研究,上述课程表“出炉”。身为一名北京海淀宝妈,林思早已加入“鸡娃”队伍。
在制定“幼小衔接”课程表前,林思也曾看过网上不少“牛蛙”(意为“学霸”,某一方面和多个方面特别优秀)宝妈的介绍。“我关注那么多公号,吸收各种经验,拿回来消化掉进行研究取舍,最终定稿给我娃实施,随时在过程中调整方案。”
与林思一样,北京东城赵黎的孩子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升入小学。为了打好这场“预备战”,他为孩子安排了线上的语数英课程、线下的英语辅导班、幼儿园的语文和数学拓展班以及一周一次钢琴课和两次舞蹈课。
“我目前给孩子报班主要还是想孩子起步好一点,至少别当拖油瓶。”赵黎告诉记者,他同事的孩子在幼儿园快乐教育三年,升入小学后发现班里一半孩子都被“鸡”过。“他们基础好,所以整个小学(同事的孩子)都被这帮孩子压着。”
2018年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非常焦虑”,仅有6%为不焦虑,而家长最焦虑的年龄段集中在幼儿和小学阶段。
对于“鸡娃”号事件,赵黎认为之所以引发关注,主要依靠“共情”。“现在很多家庭都把孩子教育放在第一位,受众自然就多,制造焦虑并宣传焦虑,自然关注的人也特别多。”
赵黎想到了“剧场效应”。这是社会学中的概念,即一群人在剧场看戏,如果有人不守规矩站了起来,又没人制止,后面的人为了看清楚也站起来,最后出现所有人都站到凳子上看戏的怪诞现象。
“当大家都站起来时,我也不得不站起来。”赵黎说。
在记者接触的近十名来自北上广地区的家长中,家家都为孩子安排了课外班,既有语数英等科目的学习,也包括钢琴、舞蹈、围棋、足球等兴趣培养班。
北京海淀某大厦内的培训机构门口。人民网 杨乔摄
赵黎认为,现如今上好大学的供需关系没有发生改变,但学生家长的学历普遍变高了。“这群高学历家长享受了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深刻理解学历的重要性。好城市的好工作现在都竞争成这样了,未来可想而知。所以,教育军备竞赛目前对很多家长而言是没法避免的。”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鸡娃”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评价体系尚不够专业、健全。
此外,他表示,教育不均衡的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不同学校之间确实存在差距,甚至差异很明显,很多家长怕自己孩子进了相对较差的学校,‘鸡娃’现象愈演愈烈。”(文中李琳、林思、赵黎为化名。)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rmzj@people.cn
往期推荐
女子开房,老板娘拒绝接待!网友狂赞
私藏茅台880瓶!要么在喝酒,要么在醒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