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纲要》正式颁布之前也有学者对我国学前教育进行过阶段性研究,其中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晶波博士等人对我国从1996年至2006年这10年间的学前教育研究状况做了总结性的分析和评价,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关于学前教育领域研究中最全面的系列研究。但这些研究在内容上以文献综述为主,其内容有研究各时期国家有关法律,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国家教委)有关政策性文件及法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教育部门负责同志的有关报告、重要讲话和题词的,[1]有研究近些年的博士、硕士论文的,[2]也有基于学术期刊的研究,期刊文献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研究》[3]。在方法上过往的研究主要以理论思辨和文献分析等较为传统的方法为主,较少采用新的方法如词频分析法等。此外,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学前教育领域内部的比较,缺少不同来源研究的比较,如不同教育类期刊的比较,学前教育研究与整个教育研究的比较。更为重要的是以上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纲要》颁布之前。众所周知,《纲要》颁布前后,学前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学前研究领域怎样的冲击,研究的角度、重心、趋势是否发生变化,目前已有的统计分析还未见到,无法为学前教育研究者在其今后的研究坐标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提供参考。本研究试图继续2006年之前的研究成果,以《纲要》的颁布为时间节点,结合《纲要》的内容分析《纲要》对学前教育研究的影响和《纲要》的具体落实情况,对我国近15年的学前教育研究发展脉络,做一个分析和总结。
二、数据的选取依据
数据的来源决定结果的说服力,学前研究的数据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如学前教育研究的课题、学前教育专业的硕博士论文、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期刊等。根据研究者可以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研究力量,本研究重点选取两类数据:第一类来源是全国教育规划2007-2011年5年间立项课题。全国教育规划课题面向全国,涵盖了国家重点课题、国家一般课题、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青年课题等五大类别,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教育科学研究中不同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全国教育规划课题中有关学前教育的课题主项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国家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前瞻性问题及新趋势,具有重要的前沿作用。数据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网站获取。第二类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文核心期刊的影响与排序———前1200种期刊”,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溯性研究,分析过去五年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状况。选取的主要原则是同时兼顾教育类期刊的权威性和与学前教育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国内规模最大、收录文献最全、使用最为广泛的中文学术论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统计依据。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用于科学研究的定量评价,是一种崭新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根据科学文献的内容构成和数量变化,可以评价或分析科学技术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预测其发展趋势[4]。文献计量学中的论文数及其分布和引文量及其分布(即引文分析法)是进行科学评价最重要的数量指标。本研究具体采用基于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具体以文献计量法和词频分析方法两种为主。文献计量法:主要是以出版物(用论文数量和质量反映科学生产能力和水平)和出版物的引文(用论文被引频次和被引率等反映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影响)等,可以粗略估计研究的数量及其影响,粗略反映技术的产出概况及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4]。词频分析法:主题词和关键词是论文中必不可少的,它们代表了文章的主题内容,最直接地反映了研究的核心。某学科相关文献的关键词的分布频次与特征,代表着该学科的发展方向,显示该学科的总体内容特征、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学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等[5]。
(二)数据处理
1.确定统计源
全国教育规划2007-2011年中所有立项课题和近5年主要相关的期刊刊载的所有论文为数据来源。考虑到期刊的权威性及与学前教育的相关性,选取了以下5种期刊:《教育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发展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5种期刊的影响力如表1。
2.确立主题词和关键词
期刊论文的关键词的确定主要是作者发表的论文中已经列出的词汇(去掉“幼儿”、“学前儿童”等阶段性的关键词)和对题目中的主题词分析归类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项目的主题词直接从题目中提取。3.建立数据库通过对每篇论文和立项课题中的关键词和主题词筛选、分析、编码后,用Excel表格进行汇总和统计。
四、近5年学前教育研究状况分析
(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项目中关于学前研究的情况
国家对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有逐年提升的趋势。2010年《纲要》颁布,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关注让研究者开始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学前教育,到2011年,明显加大了对学前教育领域的资金资助力度,学前教育类的课题共有21项,占总立项的5.2%,是近年来之最。但平均下来近5年总体只有3%多一点,与其他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相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对学前教育研究的资助还远远不够,今后仍需加大对学前教育研究的资助力度[6]。以上数据反映出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国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扶持重点主要集中在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课程与教学及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机制保障上,这个结果与之前1996-2006年10年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选题的分析是基本一致的,集中在儿童发展、教师、课程与教学、教育与社会等方面。相比之下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力度不够,5年间立项课题中仅有6项是关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教师队伍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师资不足、师资不稳、师资素质不高、师资地位较低的现象突出。和农村学前教育相关的立项课题有14项,主要集中在2007和2008年,近两年仅有4项,显然对作为学前教育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农村学前教育重视不够。
(二)五种核心期刊论文中学前教育研究现状
1.《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刊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办历史最长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通过对《教育研究》近五年来全部数据的查询,共获得894条记录,有关学前教育的成果非常少,总共只有8篇,占1%都不到。除去2009年有4篇外,其余4篇分布在3个年度中,年平均不到2篇。8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分别是:浙江省农村幼儿园发展策略研究[7],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特点与启示[8],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9],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10],师幼互动的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11],浙江省宁波市学前教育发展策略刍议[12],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13],珠心算教育与儿童智力开发实验研究[14]。内容涉及学前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儿童的发展、课程等方面。《教育研究》作为教育类最权威的核心期刊,被认为是始终关注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刊登教育科学论文、评介教育科研成果、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传播教育教学经验、宣传教改实验成就、开展教育学术讨论、报导学术研究动态、提供国内外教育信息为主旨,是教育理论界首选的权威刊物,但它并未将学前教育作为该刊物的主要选题,与教育科学其他研究领域相比,学前教育的研究明显薄弱。在《纲要》颁布实施后,作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热点和前沿的学前教育希望可以更多引起广大资深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期望《教育研究》能为学前教育研究设置较为固定的专栏,提供更多的版面。笔者也欣喜地看到,在《教育研究》2012年的30项选题要点中,除了单列的“学前教育研究”外,还有至少8项与学前教育有关,如“民族教育研究”、“民办教育研究”等。[15]
2.《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核心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向教育工作者介绍各国教育情况,对外国教育进行研究,以便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外教育比较和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近5年来共有30篇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论文,占整个发刊论文的比例非常小,仅为2%左右,这足以说明在以介绍各国教育情况的研究中,学前教育并不是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领域。在为数不多的30篇论文中,主要集中在教育政策与管理、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幼儿教师、儿童发展与教育五个方面。
3.《教育发展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是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教育类核心期刊。其办刊重心已从原来侧重单一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分析,转向各级各类教育决策分析,坚持从大教育视角关注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联系,坚持从中、宏观层面研究和探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前沿与综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探讨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讨论范围有了较大扩展,除延续高等教育等方面的探索外,同时把触角延伸至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等研究领域,关注的话题也更为宽泛、丰富和深入。作为半月刊,《教育发展研究》每年发行24期,年均600左右,但2010前《纲要》颁布以前,学前教育研究的论文犹如沧海一粟,少到几乎可以忽略。在为数不多的25项研究中,以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宏观政策、教育发展均衡等为主,专门研究幼儿教师和农村学前教育的非常少。可喜的是在2010年《纲要》颁布的当年,学前教育研究的论文犹如大爆发,仅2010年第20期就有12篇,而且2010和2011年有专门学前教育的专题研究详见表5。期待作为一向坚持大教育视角、从中宏观层面研究和探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难点问题的教育类学术性期刊《教育发展研究》充分展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进展和教育理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能及时反映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创新、进取的新景象,学前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在《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上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4.《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PsychologicalDevelopmentandEducation)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理学学术刊物,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包括“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等栏目。该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制定)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制定)来源期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等。在近5年来《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发表的论文中,学前教育的研究大约占整个研究的15%左右,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纲要》颁布后的2011年,研究数量呈明显的增长。该期刊中关于学前阶段的研究论文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集中在幼儿认知与社会性发展及教与学心理学,如幼儿的错误信念理解、补语句法、工作记忆、语义理解等;二是以实验法、定量研究为主。近5年的论文中,只有1篇是研究幼儿教师的。2008年我国0-5周岁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约为1569万人,占农村同龄儿童的30.5%[16],而期刊中没有一篇是针对农村幼儿的研究,这反映出该期刊研究领域在专业性很强的同时也有其局限性。
5.《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和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联合主办的学前教育理论核心刊物、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该刊以及时反映国内外幼教研究成果为特色,以有效指导幼教实践为宗旨,是我国唯一一本幼教学术刊物、学前教育专业性期刊,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权威期刊。2007-2011年5年间共搜索到1190条论文,去除无关的内容如投稿说明、会议通知等,共获得有效论文966篇。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学前教育研究》期刊的研究领域以学前课程与教学、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为主要内容,两项占有47%的比例,其次是教师发展与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管理,各占有17%的比例。这个数据与陈富统计的从1994-2009年16年中该刊发表的3298篇论文的主题分布基本一致,这说明《学前教育研究》杂志始终坚持了及时反映学前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的办刊宗旨,形成了鲜明的理论性、学术性强的办刊特色。[17]但同时也能发现,从1994年到2011年,《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研究的重点、热点没有变化,对《纲要》颁布前后国家提出的“农村学前教育”、“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领域的关注还远远不够。
五、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及建议
通过对以上两大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可发现,近五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除了主要集中在课程与教学、基本政策与管理、幼儿的发展与教育等领域,总体来说呈现以下特点。
(一)对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扶持、加强学前教育研究势在必行2010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学前教育专题座谈会上强调,要对学前教育要作“专题研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然而在我国各级教育中,学前教育是最薄弱的环节,在各级教育研究中,学前教育的研究也堪称是最薄弱的。《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作为教育学界有影响力的综合期刊,虽然对学前教育专题论文各年均有反映,但学前教育研究从未构成这些刊物关注的重点或热点,这些刊物只是对学前教育表示了蜻蜓点水般的关注,在全部论文中学前教育研究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如《教育研究》近5年来发表的学前教育领域的论文只占2%左右,在全国教育规划课题中平均3%左右,这个结果与之前学者的统计基本一致。2007年,袁翀通过对CSSCI(2001-2005)收录论文的汇总统计[17],指出,学前教育专题只占该时间段教育类论文的2.6%,相比之下,高等教育专题论文占该时间段教育类论文篇数的25.2%,而且近十几年来,学前教育研究不受重视的状况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所统计的五种教育类综合期刊和全国教育规划立项课题中,以关注学前教育发展宏观战略的领域和层次为主,主要集中于对学前教育的普及型、公益性、教育经费的划拨、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等内容的研究。建议在教育类综合期刊上专设学前教育研究版面,或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各级规划课题在申报指南上突出学前教育研究的比重,在立项资金上向学前教育研究倾斜,以相对固定但每年缓步增长的比例执行。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前教育研究的热情和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研究,发现问题献计献策。同时强烈建议在CSSCI收录期刊中保障《学前教育研究》的地位,适当增加收录其他的以研究“学前教育”或“幼儿教育”为主的期刊为核心期刊,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广大的研究者个体,应该既要注重跨学科思维、多学科融合、放眼世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推动学前教育领域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又要对学前教育领域的具体问题、中微观层面的问题进行细致具体的研究。[18]
(二)幼儿教师研究稳中有升,加强幼儿教师的培养研究迫在眉睫
全国教育规划立项课题中,关于幼儿教师的研究项目近五年来仅有6项,除去《学前教育研究》有17%的论文是研究幼儿教师外,其他4种期刊近5年关于幼儿教师研究的总数不足10篇,刘晶波于2007年对1996-2006年10年间三所高校的273篇博士、硕士论文的统计数据显示,关于教师的学位论文基本保持在每年20%左右,略高于《学前教育研究》的比例,但总体来说对学前教师的研究远远不足,对农村幼儿教师的研究尤其不足。[5]《纲要》中明确提到的有关幼儿教师的地方有:对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制定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加强对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等。在一个中长期规划中,做出这么多明确规定显示出对学前教育及学前师资的重视。学前教育的质量一定程度上由幼儿教师的质量决定。目前我国已有的100万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面临这样几大问题:职业素质偏低,综合素质不高;科研能力亟待提高,教育理念缺乏;职业倦怠突出,敬业精神有待加强等。[19]此外,幼儿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匮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幼儿园建设的硬件再好,师资力量不足或质量不高也会制约学前教育的发展。解决以上棘手的问题,建设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作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好三道关,即入口关、质量监控关和教师关[20]。
作为广大的研究者需要做的,是要将研究重心适当倾斜,着重以下几方面研究:第一,幼儿教师的师资培养和培训;第二,如何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待遇权益、社会保障;第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适应幼儿园需要;第四,如何制定园长与幼儿教师定期培训制度;第五,“初中加五年”的幼师培养方法如何;第六,如何建立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制度;第七,如何对政府出资设立、事业单位性质的公办幼儿园;第八,如何研究拟定幼儿教师编制配备办法,落实教师编制;第九,加强转岗教师培训的规律和特点研究;第十,加强对农村教师培养培训等。国家提出3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在5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普及进行重要的师资准备。如何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培训质量的考核和评价也是下一步研究者应该重点关注的领域。一些学者针对以上问题已提出了可行性措施,如解决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中西部特岗幼儿教师计划”[21],计划如何实施、效果如何、怎样改进都是接下来要继续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三)对农村学前教育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是《纲要》确定的工作重点,《纲要》在第六十六条的10个重大项目中,专门设计了“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这是针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低、发展滞后,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提出的。所以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都在农村,应通过落实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等扩大农村教育资源[7],所以幼儿教师的培训对象应该主要侧重于西部和农村,要有专门针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研究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底层培训积累经验,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培训政策提供依据。[22]。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长期以来发展缓慢、资源匮乏,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更是滞后,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23]《纲要》第七条针对农村的实际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专门的部署和强调,专门提出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充分显示出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滞后这一问题的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这早已成为共识。2008年我国0-5周岁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约为1569万人,占农村同龄儿童的30.5%,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6]这个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不解决,整个中国的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是空谈。如何建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与保障机制,加强政府责任,理顺管理体制,如何解决农村幼儿入园率偏低、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问题,留守幼儿的教育和入园问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差的问题,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等问题,都是摆在政府和广大教育研究者面前紧急而突出的现实问题。同时,在近年的研究中也应该看到农村学前教育发生的明显的变化,如农村家长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庞大的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群体的形成等[25],研究如何解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幼儿园教育迫在眉睫。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幼儿教师相对城镇教师来说,存在二次培训资源稀缺和信息渠道闭塞的特点,还有农村儿童发展与城镇儿童的差异的特点,建议将农村幼儿教师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
(四)学前教育质量的评价和监督的研究非常薄弱,需要克服困难加大研究力度
教育质量监督、监测、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用科学的技术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对现行的教育教学现状作出描述和诊断,提出问题,并提供改进策略和决策依据。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特别谈到了2010年我国教育工作的四项主要任务,其中就有要更加积极主动抓紧抓实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没有质量的持续提高,规模和数量扩大的社会效益就会大打折扣。要使中国的教育由大变强,必须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中国的学前教育的质量观,学前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学前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学前教育评价作为一种导向机制,对教师具有激励作用,是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在我国一直普遍重视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的建设目前都面临极大的困难,更不用说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价和监督。在对近五年学前教育研究的梳理中发现,质量评价和监督的研究非常之少,不足十项。已有的研究只注重理论研究,忽略实证研究;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方面的研究较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缺少对评价指标的再评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评价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不对评价对象分等鉴定。
第二,评价主体单一,多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标准过于笼统,不易操作;较多强调托幼机构的示范性,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而忽视了托幼机构本身的发展性,削弱了评价的促进作用。第三,关于评价工具的再评价研究较少,虽然有研究者已涉及此方面,但仍属凤毛麟角。第四,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结构性质量,师生比、师资条件以及总体的物质环境,而忽视对过程性质量的评估,如师幼互动、课程和家长参与等。[17]值得提出的是国内学者李敏谊等人,通过对国际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建设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美国、英国、日本等都为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提供了思路,可从学前教育背景、学前教育投入、学前教育参与、学前教育机构与组织服务、学前教育产出等五个部分去评价和监督学前教育质量。如评价学前教育产出主要考察的方面有:4岁幼儿精通认知技能的比例,4岁幼儿精通运动技巧的比例,语言、读写和运动技能的平均分数等。[24]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这个领域的研究希望能在强力的理论支撑下,启动自上而下的信息收集工作,尽快建立起我国完善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学前教育承载着广大的家长、幼教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希望,学前教育研究为科学地进行幼儿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以上分析虽不全面,存在不少问题,但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发现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趋势和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本研究涉及的几个方面(学前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幼儿发展与教育研究、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研究)外,希望广大的研究者重点关注《纲要》中指出的当前研究尚未涉及或较少涉及的方面,如学前教育的资源利用开发、学前教育行政监管、幼儿园教育质量监管等,期待学前教育研究全面开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