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个来自天津的6岁小女孩儿,因为参加一个电视节目——火了。
这个小女孩儿,在面对电视机前那么多观众的面前,随口就能说出大段大段《四书五经》中的句子,国学中的经典她不仅可以背出很多,还能够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当中,主持人几乎全程采用的是惊异脸,甚至自认自己是“没有文化”的人。
通过主持人的采访,我们知道这个孩子曾经在父母的指导下,读过很多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经典,例如《黄帝内经》、《易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根据相关的统计情况,这个6岁的孩子已经认识了4000多个汉字,在节目现场的时候,她还唱了一首英文歌以及背诵了她自己写给妈妈的小诗,真的是才华横溢,我们这些自认为学问还不错的人,站在她面前都会觉得自愧不如。
其实说实话,这个小女孩儿的震惊到我的并不是她丰富的学识,而是她在舞台上的大气沉稳,因为从心理学上来讲,所有的人到了舞台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压力,然后进行表演的时候都会比平常差很多,但是这个女孩儿表现得这么好,还是在电视这样一个大舞台上,所以我觉得,可能她真是的水片,远远超过在电视上所表现出来的。
这样一个优秀的不能在优秀的孩子,她的父母究竟是怎么教育的呢?为此我特地去翻查了一下这个孩子父母的资料,看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
这个女孩儿的母亲是一个很好的声乐老师,在怀孕的时候,无论是因为教学的需要还是自身兴趣所在,经常听,尤其是古典乐和世界名曲听得多,这样孩子的胎教的基础就奠定下来了。
这个孩子长到三岁的时候,已经开始识字了,她母亲就亲自且耐心的引导孩子读一些较为经典的书籍,据她母亲口述:“我很早给她读的是很有韵律感的《笠翁对韵》,我们就像做游戏一样地去读。我说"天对地",她就答"雨对风",像玩一样,她喜欢。把这个读完之后,然后类似的读物都非常喜欢。”
从此之后,她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不仅自己要求读《孟子》,而且还对很多经典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理解。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岂止是八辈子啊,当我们的孩子6岁的时候还在哭着吵着要看动画片,人家的孩子早就开始广泛涉猎各种名著经典,并且可以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了。
为什么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区别这么大,我们的孩子到底输在哪里?
直到后来我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开始慢慢悟懂了一些道理。
02
有一次朋友的孩子幼儿园搞活动,朋友邀请我一起去看,记得那次活动朋友的孩子是有表演项目的,好像是舞蹈吧。朋友的孩子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居然没有上台,而且参加舞蹈表演的孩子们,也是非常匆忙的就下台了,仿佛在害怕着什么。
这场活动虽然小,但是主持这个活动的小主持人,却是让人很惊艳,他沉稳大气的主持节目的同事,还能根据台上不同的突发状况迅速的采取应对方式,说话和表达不仅非常清楚,还有自己的特色在里面,什么成语典故都可以信手拈来,还能适当的开一些玩笑,我发现,台下很多父母的情绪都被他调动起来了。
甚至可以这么说,这场活动,没有这个小主持人,我会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
看到这里,我不禁将朋友的孩子和这个小主持人放在一起联想,明明差不多的年纪,差距真不是一般大,当然朋友也感受到了。
活动结束后过去了几天精辟,朋友告诉我她偶然间知道了那天活动小主持人的家跟她是在一个小区,于是朋友找机会去拜访了一下,这一聊天才知道,原来这些差距是这样产生的。
朋友的孩子在娘胎里的时候,嫂子经常去打麻将,侄儿听到的是麻将声,各种噪杂声。
而他们家的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胎教,听莫扎特、肖邦、贝多芬……
每天放学,朋友的孩子就往自己家里客厅一坐,零食吃起,动画片看起,每次到吃饭的时候,还哭着吵着不肯吃饭,要看动画片。
而他们家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一边听着唐诗宋词,《弟子规》、《三字经》等,一边玩一些益智的手工玩具,或者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并引导孩子自己讲故事,他们讲遍了各种成语故事,也明白背后的含义。
朋友孩子今年六岁,电视台的各种广告词背的滚瓜烂熟,只要背景音乐一出来,他就可以直接说出下一句广告语。
而他们家的孩子很少看电视,广告词背不熟,但是你说一句“红豆生南国”,他可以马上接上“春来发几枝”,而且各种英语单词可以经常从他的嘴里面蹦出来。
朋友孩子跟着父母玩王者荣耀的时候,对方父母带着孩子背唐诗宋词,朋友孩子跟着父母吃各种垃圾食品的时候,对方父母带着孩子学习怎么做手工面包,朋友家里到处是扑克牌和零食,而对方家里随处可见的是书籍……
说到这里,你可能也明白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在于环境,而这个环境是由父母决定的。
所以我相信,如果把朋友的孩子放到对方的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去,他也可以成长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
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侄儿可以说是被周围的环境给污染了,父母带给他各种垃圾,在垃圾堆里面养孩子,而对方的父母,把那些不好的东西都摒弃,他们的环境是滋养孩子的,帮助孩子往好的方向成长。
为什么许多孩子只想看电视,性格差,脾气差,一有什么事情不满意就摔东西,不喜欢做作业,上课也无法集中精力,一拿着手机就完全停不下来?
都是被他们的父母给污染了!
他们让孩子无节制的看电视、无节制的玩手机游戏,这些东西都是有很强的感官刺激,甚至是可以上瘾的,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孩子的感知阈值,这个时候你再让孩子做一些没有什么刺激的事情,他又如何能够静下来?
还有许多父母带着孩子打牌,看言情肥皂剧,玩电脑游戏,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翻护栏横穿马路,把一些类似于“垃圾”的行为带给他,在垃圾堆里面养孩子。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优秀?
因为他从小跟着你耳濡目染,你的行为已经污染了他!
03
有一次,王国维邀请溥仪到自己家里做客,他把自己珍藏的古董都拿出来给溥仪欣赏,可是溥仪随手指出几件,说是假的。
那个时候的溥仪年纪很小,王国维不太服气,他在文学、史学上的造诣多高啊,自己怎么可能看走眼?
于是他把那些古董拿去给专家鉴定,结果专家也一致认为是假的,这时的王国维才心服口服。
为什么溥仪能够对古董一眼辨别真假?
溥仪解释说,噢,其实我不会看古董,就是觉得那几件古董和我家里的不太一样。
王国维此时才恍然大悟,人家是皇帝,身边各种古董都是真的,常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即使不懂鉴别真伪,也可以看出不一样啊。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如果溥仪不是皇帝,身边没有那么多真古董,那么他还可以一眼辨真假吗?
这就真的不确定了,可见从小带给孩子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影响有多么大。
我以前也说过一件事情,我的一个同事,夫妻俩都喜欢看书,每天一家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聚到一起读书,而他们的女儿各科成绩都是全班第一,他们却没在孩子身上花心思。
为什么?
这是家庭环境带给她的呀。
孩子优秀不优秀,家庭教育决定80%,为什么都是一样的老师,每个人班的孩子成绩却不一样呢?问题就出在这里。
所以,教育的本质归根到底还是环境的原因,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孩子最真实的起跑线,就是他的父母。
品国学之美,做风雅少年!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工作委员会、青少广播节目工作委员会,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广电传媒集团主办的“全球华语国学娃娃经典诵读活动”已经正式拉开帷幕。
【参与方式】点击下方链接,直接参与活动↓↓↓
品国学之美,做风雅少年,
今夏最具权威的国学挑战序幕已拉开,
66路记者寻找最国学的娃娃,
最具魅力的国学之星虚位以待,
“全球华语国学娃娃经典诵”等你来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