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于金彪(于金彪和徐达的恩怨)

于金彪(于金彪和徐达的恩怨)

于金彪(于金彪和徐达的恩怨)《红色阜宁》一书由我县政协编写,被指定为我县党史学习教育必读书目。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有效助力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好党史,尤其是地方党史,阜宁县政协特推出《红色阜宁我来讲不忘党恩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专栏,“讲述”阜宁地方

《红色阜宁》一书由我县政协编写,被指定为我县党史学习教育必读书目。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有效助力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好党史,尤其是地方党史,阜宁县政协特推出《红色阜宁我来讲不忘党恩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专栏,“讲述”阜宁地方党史。

东海烟厂旧址

东海烟厂厂址在益林镇西陶志钧商行内。

于金彪(于金彪和徐达的恩怨)

于金彪(于金彪和徐达的恩怨)

东海烟厂始创于1943年,隶属于新四军三师财经处。当时工厂已细化成采购烟叶、生产、保管、运输、销售等多个部门,工厂工人达70多人,日产“黑猫”版香烟500条。这里原有房屋十几间。为了工厂的安全,烟厂利用南边海陵河、西边圩河天然地形,以水为圩,把东边、北边用铁丝网围起来,并配有武装警卫。

东海烟厂创办过程是这样的。

1941年7月,日伪对盐阜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扫荡”,原八路军687团的于金彪、高明显、宋长和、姚士安、贺才元、张玉卿、赵云才、朱广山等八名战士在战斗中负伤,他们在益林三师后勤医院养伤,由于没有卷烟,这些战士就卷黄豆叶抽,苦涩难忍。不法商人乘机抬高烟价,于是于金彪等人便购置了3把刨刀3个手推子,在益林附近的一个小村里办起了一个卷烟铺。起初,他们卷的烟就是供负伤的战士们自己抽用。因为是手工卷烟,效率很低,每人一天只能卷20条香烟供给部队。1943年春,在日伪对苏北第二次大“扫荡”的间隙里,于金彪等人在三师财经处的支持下,从当时设在淮南天长的飞马烟厂,购回一部手摇卷烟机,雇用有一定卷烟技术的工人生产香烟,厂址已从村庄迁入镇西商行,规模也由原来的小作坊正式形成东海烟厂。1943年秋,日寇第二次“扫荡”结束以后,盐阜财经委拨给30万元华中币,东海烟厂从上海购回4台手摇卷烟机、1台发电机和罗纹纸等生产原料。后来又购置2台电动卷烟机。

管理人员都是新四军干部,工人都是从益林及周边地区雇来的,制作师傅有江南烟厂的、也有本地卷烟作坊的师傅。东海烟厂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时,烟厂已有职工300多人,增盖20多间房屋,厂里用柴油机发电、生产,还有一辆载重50吨的小火轮运原料,日产香烟3000条,最多达5000条,品种也由原来的一种“黑猫”增加到“黄猫”、“金虎”、“飞虎”四种。这些香烟除供应部队外,也拿到地方出售,畅销扬州、宝应、盐城等地,为师部增加了财政收入,支持部队的军事建设。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蚌埠解放。东海烟厂遵照上级命令,于3月离开苏北,迁至蚌埠。东海烟厂后称蚌埠卷烟厂。

上一篇: 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谁)
下一篇: 马尼拉战役电影(马尼拉战役知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