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高考,古有科举。不管是高考还是科举,都被视为改变自身命运的契机,想想自古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说,科举更是被古代士子视为唯一的出路。科举制始于隋朝大业元年,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唐承隋制,这一制度被很好的继承下来,它不计较出身,广纳天下才俊,唐太宗曾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武则天时为了顺利称帝,取得天下寒门的支持,也大开恩科,选取有才之人。因此科举在当时确实是一步登天、光耀门楣的好机会。
唐朝科举制度(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
《琵琶记》中曾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从苦读到高中往往要花费特别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士子的生活该如何保障?
士子参加科举,一方面你要有才华,另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然你上学塾、买书籍、文房四宝、科考的路费、住宿费等等这些花费哪里来?这些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往往不低,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要不是难以起步就是最后半途而废,影响到最后的科考结果。科举也是一项经济投入非常大的事业,富家子弟读书的经济问题肯定是不存在的,那唐朝时期的寒门士子是如何在经济方面保证自己的科举之路呢?
对于古代读书人,有这样的描述:“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文弱书生恐怕是对他们的第一印象,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书生为了谋生,买卖自己的书画、字帖等,但这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要解决生活问题有一个重要途径,那就是教书,唐朝时私学盛行,那时士子教授学生叫做“授徒养生”。通过教授学生来收取“束修之费”,为自己提供经济来源,如《北梦琐言》卷3《不肖子三变》载:唐咸通中,“荆州有书生号唐五经者,学识精博,实曰鸿儒。旨趣甚高,人所师仰,聚徒五百辈,以束脩自给”。
当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会走这条路,唐代之时,幕府之风盛行,李白、杜甫等都入过幕府,做过幕僚。对于他们这些有文化没事业的士子来说,进入幕府也是一种寻求政治出路的表现,而且还有一份不错的工资。如《唐会要》载:“厘革诸道观察使团练使及判官料钱,观察使,每月除刺史正俸料外,每使每月请给一百贯文,杂给准时价不得过五十贯文。”
科举之路费时费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还是难以承担。如此就少不了来自家庭的资助,这一时期的寡母抚孤、寡母教子的故事得到集中体现,一个贫苦之家,为了使孩子出人头地,全家从事生产供养一个读书人也屡见不鲜。更有士子家庭贫苦,利用姻亲关系寄居妻子家中的,如唐代宗朝宰相元载曾寄居妻家,《云溪友议》载:元载因在妻家大久,颇受“轻怠”,亲属以元载夫妇皆“乞儿”。
除了来自家庭的资助之外,社会上的资助在唐朝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可以看做是一种另类的投资。唐代重视科举,士子一旦高中,往往前途不可限量,各级官僚也就热于在经济上投资这些有才学的士子,以期获得丰厚的回报。
有唐一代,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崇佛抑道,山林间寺庙颇多,寺庙不仅清净,还有许多典籍可供阅读,还可解决温饱,寄宿寺庙在唐时也成了文人士子的选择之一,如《宣室志·邓珪》云:“晋阳西有童子寺,在郊牧之外。贞元中,有邓珪者,寓居于寺。”
唐朝时期,科举刚开,还有许多的问题没有发现,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为了更好的笼络寒门士子、天下英才,朝廷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便利。如资助士子的食宿,《旧唐书》载:“宰相军将已下子弟三百余人,充学生房,设食于廊下,贷钱一万贯,五分收钱,以供监官学生之费。”国家开办的官学为士子提供免费的住宿,按学生人数定期提供公粮等,这些做法无疑吸引了大批贫苦士子前往官学入读。地方上为了重视有才学之人更是免除他们的赋役,如《唐摭言》载:“李常侍骘廉察江西,特与放乡里之役,盲俗互有论列。”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制度打破了隋以前的九品中正制,给了广大寒门士子鲤鱼跃龙门的机会,正因为如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打通科举这条路,不得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经济上的花费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读书之余还要从事经济生产、寻求社会资助、家庭资助,无疑给已经贫寒家庭带来更沉重的负担。从这方面来说和世家大族的子弟存在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除了科举录取困难,沉重的经济负担一方面也造成寒门难出贵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