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寒食帖》苏轼《寒食帖》
在路途上,一日,苏轼走到一个村庄,远远地就听到小孩子在哭喊:“奶奶,奶奶……,你醒醒”。
苏轼《墨竹图》
苏轼乌台诗案(苏轼乌台诗案事件简要概括)
苏轼书法
唯一令神宗没有想到的是苏轼的傲骨,那样如松柏的人,怎么能忍受闲言碎语在自己耳边不时响起。
神宗与苏轼会面时,苏轼提出要外放,神宗问他:“可有回环余地?”
苏轼答:“意已决”。
在神宗的运作下,苏轼调往杭州任通判。
远离庙堂,深入地方,苏轼也没有逃脱变法对他的影响。随着朝廷一道道变法诏令的颁布,作为地方长官,又不得不照着实施。
目睹着自己下令实行的新法,目睹着新法中开凿运河召集大量的劳动力而耽误农事的无奈,目睹着越实行越变味的青苗法,苏轼只能将自己的苦闷寄托于诗作,除了发发牢骚他都做不了。
苏轼《赤壁怀古》
正这些“发牢骚”而来来的诗作,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正是在苏轼最苦闷的时候,沈括来了。虽然强人政见不同,有着同在崇仁馆任职的老交情,二人还是愉快地交流了一番。
苏轼将美食拿出来招待沈括,真情实意地在老朋友面前敞开心扉,带着沈括游玩西湖,赏美景。
相较于苏轼的纯粹,沈括抱着别样的目的接近苏轼,他不时旁敲侧击地试探着问苏轼对新法的态度。
毫无防备心理的苏轼,直接发表对新法的有些实施方式不赞同的看法,有机会就要向神宗皇帝表明新法的弊端。
苏轼的一些不赞同,在沈括眼里却是完全的否定。
苏轼的每一句话,都像警钟一样在沈括脑中敲响,他暗暗下定决心,绝对不能让苏轼回到庙堂,临别时,沈括问苏轼要近日的新作,要拜读一番,互相学习。
苏轼毫无戒心,想都没想,就答应给他,并且把被派到杭州之后的所有作品手书一份给了沈括,其中就包括《咏桧》、《吴中田妇叹》等。
苏轼书法
沈括回京后,变法派的李定、舒亶、章惇等人立刻去沈府拜访,李定一见面,急切地要求沈括把苏轼的诗作拿出来,想找出苏轼诗作中不恰当地方,向神宗告状,让苏轼没有翻身的可能。
受天赋的限制,李定等人缺乏探究、钻研的精神,没有找出可以污蔑苏轼的证据。
李定等人没找到,沈括找到了,他向神宗上书,表达苏轼对神宗、对朝廷的不满,而神宗就没将苏轼的抱怨当回事。
但是李定、舒亶等人像是发现新大陆一般,找到了一条让苏轼万劫不复的路。
再说回苏轼,除了发牢骚外什么都做不了,是苏轼对自己的自我否定,他认为自己能做的应该更多。实际上他为百姓做了已经很多了,从他受百姓爱戴就能看得出来。
他为百姓做事的思想总结起来,可用惠民二字概括。
在密州期间,他的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足以说明他不止做得好,还做得十分惬意,带领百姓战胜了蝗灾,战胜了饥荒。
苏轼画作
后来,他又调任徐州人太守,刚到没几个月,就面临了特大的自然灾害——徐州以北约五十里远的位置,黄河向东方决堤,淹没了几百平方里土地,洪水正浩浩荡荡向徐州城方向而来,徐州面临城毁人亡的威胁。
苏轼召集治水专家,与专家一同亲赴抗洪一线,望着波涛汹涌的洪水,苏轼心中也不得不感叹一句天灾无情,在心中也默默下了一个决定,一定要战胜洪水。
那时候苏轼一定怨恨自己是百无一用的书生,为了更好地鼓舞士气,他与专家们白日淌着水测量数据,晚上挑灯商量可行的方案,正是因为他与百姓共患难,在城墙上临时搭建的棚子里住了二十多日。
他坚守徐州城的态度,让百姓看到了希望,不再惶恐不安,而是团结起来,官民同心。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洪水被战胜了,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事。
抗洪有功,神宗对苏轼大加褒奖,苏轼也达到了自己政绩的巅峰。
这之后,朝中风气就变了,提起苏轼所有人都是肯定的、正面的评价,所有大臣都认为,不久后苏轼要升调回京,从而青云直上。
如此风气之下,变法派中的一些人坐不住了,李定等人以苏轼《咏桧》中:“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两句,曲解苏轼的原意,让神宗认为苏轼对皇权蔑视,同时煽动御史台状告苏轼等一系列“不合宜”的规矩,真真假假之下,神宗大气。
遂命人将苏轼押解入御史台狱,经过130天的关押,才将苏轼放了出来。
重见光明之日,苏轼发现天变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