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渔歌子
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广布于庙堂和江湖,长期流行于文人圈和民间,是一个人学养、智慧、才情的瞬间爆发。
家长国学堂,我们今天学习中国近现代出版第一人张元济写过的一副对联,认识积德、读书才是天下第一等好事,才能真正发展自我和传承家族。
积德读书
张元济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张元济是我心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作为一代出版家、教育家,他对20世纪中国是如此重要,当代中国却对他如此陌生。他给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么多文化恩泽,我们许多人甚至都不熟悉他的姓名,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对我们这个民族的重要影响。即便是比较熟悉他和出版、他和商务印书馆渊源的出版圈内之人,又有几个理解他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理解他所打造而成的商务印书馆帝国呢?
20世纪是一个造伪的世纪,这就给了21世纪一个使命,就是寻真,发现历史,发现像张元济这样被遗忘的伟人。
张元济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是张元济晚年题写过的一副对联。这既是他对自己家族数百年积淀的极大感慨,也是他为教育救国大业奔波一生后的深刻体会。
上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说的似乎是传世旧家的长久生存之道。但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传承久远,仅仅需要积德就可以吗?显然远远不够。如果是这样,那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不都可以造就传世家族?生活没有那么简单,历史更加复杂。“富不过三代”之所以成为魔咒,就是因为一个家族要传承下去,需要的条件太多。除了积功德,还得积财富,积人丁,积机缘,等等。有了一定数量的人丁,才会从中筛选出人才;有了一定的财富,才能培养成人才;财富和功德积累多年,才有广泛的社会关系,才能创造出人才成长的机遇。有时候一点点变故,或者谁都无法阻挡的天灾人祸,就可以将几代人的努力毁于一旦。
张元济家族是浙江海盐的名门望族,世代耕读,学人辈出,从十世祖明朝中举人,到张元济清末成翰林,最后成为一代文化名人,也是积十余代努力方实现。
下联“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说的似乎是人生在世的自我发展之道。但是一个人在纷纷扰扰的社会上生存发展,仅仅读书便够了?难道拜师、交友、择业等等不重要?如果这样,书呆子都可以成为事业家,状元郎都可以所向披靡了。事实是,除了读书的学问,这世上还有很多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在读书之外,有更高深的学问、文章。
张元济靠科举而进身,中进士,入翰林,都靠的是读书;后来下海做出版,整理古书,收藏珍本,也是以读书为基础。但是做了京官,关心时务,学英文,学西学,办通艺学堂;参加变法失败,被“革职永不叙用”,南归到上海,进南洋公学;从主持译书到主持办学,到后来脱离政治彻底下海搞出版,以出版图书为教育国民、昌盛国家之路,编写出最好的国民教科书,办出最好的杂志,整理出版了中国最重要的古籍,将商务印书馆办成中国最大的文化教育机构、最先进的近现代企业,培养并凝聚了最重要的中国近现代文化人,自己众望所归地成为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这期间的一次次转折与抉择,就不是简单的“读书”所能解释的了。
这两句话单独解释都说不通。
对这副对联,看来不能依据老法解完上联解下联,只能“互文”同解,也就是上下联结合起来理解。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互文理解应是:数百年旧家要想传承久远,无非积德读书二事;人生或家族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积德两途。这样问题就豁然开朗了: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家族传承,读书的种子播下去,才有文化基因可以传承,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有人才,有学问;积德的种子播下去,才有道德基因可以遗传,积累到一定时候,自然有机遇,有福缘。
这副对联,凝结了张元济一生的感慨和其家族数百年的智慧。但这副对联是张元济的原创吗?
张元济是晚清民国时人,他写这副对联时,在其晚年;而建于晚清的湖州南浔张静江故居的尊德堂中柱上,有一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题写的楹联: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翁同龢是咸丰年间的状元;这个时候,一本由金缨编写的格言警句小册子《格言联璧》,正在大江南北广为传诵。书中有这么一联: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似乎张元济的对联,由翁同龢而来;而翁同龢的对联,又自金缨的对联而来。但金缨的《格言联璧》,大多数为收集而来,此联并不一定出自本人的手笔。我们现在可见的旧对联中,类似主题的相当多,比如“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等。这说明行善积德、耕读传家,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修身齐家的真正主旋律,而这副对联的真正源头在哪里,已经不重要了。
希望发展自我和振兴其家族的朋友,不妨从这一组对联中获取些启示。
家国天下,家学即国学,国学亦家学。
家长国学堂,与热爱国学的家长朋友一道,每日花几分钟时间,细品国学滋味,同享传统文化,点点滋润,日日更新,并与子女在互动互助中共同提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