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古老的中华文明,理解五千年文明的深层智慧,深刻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脉络和精髓,文旅高中特开设“国学讲堂”栏目。
本周国学讲堂的主讲老师:陈丹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战国策·燕策》记载:燕王想攻打赵国,征求乐间的意见。乐间认为若打必败。燕王不听,结果大败而回,乐间逃到了赵国。本条是燕王给乐间谢罪信中的两句话。
《战国策·燕策三》:“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天下莫不闻。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谚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也。’以故掩人之邪者,厚人之行,救人之过者,仁者之道也。释义:要名:博取美名。忠厚的人不会诽谤别人以求自利,仁慈的人不会危害别人以求美名。指忠厚仁慈者绝不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本句大意是:宽厚的人不毁谤别人之过来显示自己的能,仁德的人不加危于别人来获取自己的声望。这是燕王希望乐间不要因没听他的劝告而战败一事来毁谤他,也不要因为到了赵国而帮助赵国攻打燕国。后世用法只取字面上的意思。
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句“厚者不毁人以自益”即忠厚的人不会诽谤别人以求自利。启示我们以礼待人,忠厚为人,严于律己,自己的利益不应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
一、以礼待人,不以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对有官位的人,应该表示尊敬;对身上戴孝的人,他们是遭遇不幸者,也应该表示尊敬;对盲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更应该表示尊敬。你不要打扰他们太久,不要惊扰了他们的伤痛,你应该悄悄地从他们面前经过。这就是一种礼仪,这就是对人的一种尊敬。如果我们都具备了这样的道德观念,相信终有一日会真正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
我们对于那些比自己富裕的人、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人、比自己有名的人容易表现出自己的尊敬之意,而对于那些比自己贫穷的人、比自己社会地位低的人、比自己学问低的人,不容易表达自己的尊重之意,这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二、忠厚为人。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人们这样的评价:某某为人厚道,或某某不够厚道。厚道不厚道,无非是说做人忠诚不忠诚、老实不老实、踏实不踏实,说到底是评价一个人的品行优劣。所谓厚道,反映一个人思想作风正,讲诚信守本分,说话做事始终坚持原则立场,言行一致,让人觉得踏实、有安全感。因此,大家都喜欢结交厚道之人,这样的人也容易赢得周围同志信任。相反,如果一个人讲起话来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真假难辨;或者在这里是一个面孔,到了那里又是另一个面孔;或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这种人往往被大家称之为"两面人",总让人觉得与这样的人交往不安全不可靠,在大家心目中这种人就是不厚道。
三、严于律己。自律是一种克制,是一种反省;它更是一种风度,一份超越。会自律的人,必须会提高,会自律的人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是舟,自律是水,以水推舟,方能扬帆万里,驶向自我人生价值的彼岸。富兰克林用他的小黑点牢记住了各种做人处事的道理,他每日不忘反省,随时也不忘自律,他将缺点视为敌人并去进取克服它,他随时随地都在思考,自我的言行是否得体,这种做法是否礼貌,于是,他便很能克制和约束自我了,并且在自律的同时他还养成了很好的习惯,那就是无论在做什么之前总会顾及后果不会盲目。自律使他成熟,自律也使他自我更加完善。自律如一个茧,让他在里面慢慢修炼,最终羽化成蝶。自律也是他备受人敬佩,自律使他稳重,大方,行为得体,自律是一列强劲的列车,让他极速提高,直达成功。人生是树,自律是土,树滋长于土,方能枝繁叶茂,结出人生的果实。
我们来看看第二句: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也。《后汉书.窦融列传》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有智慧的人,不会为了自己成功,而牺牲别人,把别人置于危险之地。有仁爱的人,不会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就做违背道义的事情。把别人当成垫脚石,把平台当成跳板,为了自己的成功,不择手段的人看起来精于算计,其实不是真正的智者。也没有谁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那些伤害他的人。一回上当,二回点亮。大家都是能思考会反思的高级动物。你把别人当成傻子,肆意践踏别人的利益,就会被别人群起而攻之。只有当一个人设身处地地把别人的利益都照拂到,在与他人共享利益的时候,才能真正谋求到自己的更多更大更好的利益。你心中有他人,他人心中才能有你。互利互惠、互帮互助历来是社会交往的金科玉律。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别人才不会拼了命地与你争夺利益。顾及别人的利益,别人在得利的时候,就会想到你,日后也会念叨你的好。讲仁义有爱心的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会追求合情合理合法的利益。只不过他们奉行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不会违背道义去追求功名利禄。不义之财不可取,取则招祸。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人与动物的分野,还就在于人不完全靠本能行事。人除了本能支配外,还受更多的社会法则的影响。
讲堂的最后,我们再温习一遍本期重点: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