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国外教育值钱在哪些方面?
” 这个问题中的匿名答主。我觉得那个回答中也有些信息题主可以参考所以链接过来。下面开始正题。
题主的妹子首先关心的是学费挣不挣的回来。
我们来做做算术吧~ 题主的妹子一年学杂费五万美元,四年本科下来二十万美元,我们考虑到她是个妹纸还需要杂七杂八的费用按照四年二十五万美元来算。二十五万美元按照6.5的汇率大概一百六十万人民币。题主的妹子就读于“省重点高中”,所以推测坐标不在北京上海;我不是广州人,不过大致还是可以推测一下一百六十万在这些城市能买怎样的房子/付首付。
我发现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旦把钱用房子做比较单位很多事情就立刻清晰明了了。
然后是美国留学适合人群。如果不是有奖学金的人群,在此我想强调强调再强调
如果你家里没有闲钱的话,请慎重考虑前往美国读本科。
什么是闲钱呢?
大概十几年前家母开始炒股。她当时的炒股逻辑是,只把自己“没有了也不要紧”的钱放进去——用她的话说,(炒股的)这笔钱就当是没了的。
在考虑赴美本科之前,请大家仔细考虑:如果我家里突然没有了这一百六十万,生活会不会受影响?我的家境有没有到“突然没有一百六十万”也完全不用担心的地步?
如果这个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请放心大胆去。
当然我不是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本的话就不应该考虑前往美国读本科。只是这样你的用户体验可能会有少许折扣。
首先,你可能会有强烈的愧疚感并且由此产生巨大的压力。
因为在家里并不富余的情况下花了父母这么多的钱,有些人会产生浓烈的愧疚感——总觉得因为自己是欠父母的,所以一定要成绩弄好,实习找好,给父母争面子blablablabla。这种情况下过的不开心不说,一旦没有达到自己的预设标准便容易内心郁结,长此以往整个人都不好了。
其次,你的父母可能会给你巨大的外界压力。
对于并不富余的父母而言,花这么一大笔钱送子女出国读书,很大程度上还是希望有良好的回报的。我们这一辈的父母希望的,一般就是孩子出人头地,最好是学习巨好呀能找到很赚钱的工作呀衣锦还乡呀让父母感觉特别有面子的东西。仔细想想,这其实和一些更为贫困的父母一边带着孩子吃麦当劳一边说“你看我都带你来吃麦当劳了,你还不好好学习考个好分数”没有特比大的本质区别。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况且拿了这么多钱总得办事。在这种情况下子女会承受这很大的压力,在选择专业和职业定位上有一定的局限——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是体验不一定最好。
接着,你的大部分同学家里都会比你有钱。
除非在很大很便宜(相对而言)的公立大U,一个家境不宽裕的学生面对的实际就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同学以大陆的标准来看都是标准的有钱人。能前往美国读本科的人家里再怎么样也是不能算穷的,从小到大也估计没有多少因为自己贫穷而自卑或愤恨的经历。可是如果你读私立大学,尤其是比较好的私立大学,很容易产生这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什么没有共同话题呀,无法交流呀,没有钱社交呀是常有的事。送生日礼物都送不起就很忧伤了。
虽然说起美国留学生大家脑海中浮现的主要是整天泡在实验室的宅男形象,反而是英国留学更容易给人高帅富/白富美的影响,可这是包括了美国研究/博士生在内的。如果只考虑美国本科的话······总之这个圈子小是有原因的。反正大家想吧,最普通的都是家里出得起这个钱的。不普通的土豪的生活我这种普通人也都不懂。
如果有闲钱的话,我会鼓励你一定去读;如果比较勉强可是真心想读的话,我推荐有自制力的人去读性价比高的学校的高性价比专业。土豪没有自制力一样是土豪;王公子读哲学一样是王公子。真的需要赚钱并且冲着赚钱去的学生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