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年,汉成帝刘骜出生。
公元前33年,刘骜即位。
敬武公主(敬武公主什么地位)
公元前31年,汉成帝下诏减天下赋钱。
公元前13年,汉成帝下令禁奢靡。
公元前8年,汉成帝设三公,三公制度开始实行。
公元前7年,汉成帝刘骜逝世。
王政君是个克夫命。王政君还待字闺中时,父母就给她看好了一门亲事。可是,还没有嫁过去,男方就死了。后来,她的父母又给她找了一个富二代,结果和上一门亲事一样。这样一来,没有人敢娶她了,都认为她是一个克夫命。王政君的父母感觉很奇怪,就给女儿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说她必将嫁于显贵之人。自此,父母开始教育她识文断字、琴棋书画。
匡衡为了维护儒家的伦理,扳倒了权倾朝野的阉人石显。匡衡是成帝的老师,他没有政治头脑,是个与世无争的人。匡衡是一个儒生,他无法容忍有违背儒家伦理的人存在。匡衡早就看不惯石显狗仗人势、陷害忠良的丑恶嘴脸了,但石显是元帝的亲信,所以匡衡只能把这笔账记在心里。元帝死后,成帝即位,匡衡便立马上书弹劾石显一党。石显见大势已去,在回老家路上郁闷而死。
匡衡表面上是一个刚直的儒生,但他也是一个两面派。石显专权时,匡衡便往石显那边靠拢,配合着石显干了不少亏心事;等到元帝死了,石显失去了靠山,作为新皇帝的新宠,匡衡便开始过河拆桥、落井下石了,想法设法要把石显一党扳倒。
成帝老妈王政君的先祖并不是姓王,而是姓田。王政君的先祖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乃是黄帝后裔。东周时本是田氏,刚开始是齐国的卿大夫,后来变成了齐国的国君。到秦朝时,齐国灭亡。秦末时期,田安被项羽封为济北王。刘邦建立汉朝时,废除了田安的济北王封号,齐地的人们开始称田氏家族为“王家”。从此,田氏的子孙们便以“王”姓自居。
成帝的外公王禁是一个廷尉史,此人没有什么本事,就是妻妾成群。王禁一生没有什么大志向,也没有什么政绩。官职卑微的他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于是,他就想从其他方面得到满足——纳妾。王禁娶了好几房妻妾,生了八个儿子和四个女儿,人丁还算兴旺。王政君是王禁的二女儿,是他的嫡妻李氏所生。李氏受不了丈夫不停地纳妾,一气之下就改嫁了。
汉成帝在位时,出现了五侯当朝的政治局势。王政君还是皇后时,就封了自己的老爹为阳平侯。后来,王政君的老爹去世,他的哥哥王凤便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以长舅的身份担任其他一些官职。到了汉成帝时期,王凤的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在同一天被封侯,王家自此登上西汉的政治舞台。
汉成帝大肆册封王氏亲族后,长安城里便开始怪事连连。汉成帝是按照老妈王政君的意愿,给王家人册封的。一天,长安城里突然起了黄色的大雾,而且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散去。朝堂上下对此议论纷纷,都认为是王家外戚升迁造成的,连上天都看不过去了。王凤害怕了,赶紧请求辞职,成帝却不允许,并说一切包在他身上。接着,又出现了日食、地震、洪水。
王凤是汉成帝的长舅,成帝对长舅自是宠信有加。为了巩固王家的地位,王凤不断在朝堂上排除异己。王氏兄弟们组成了一个团伙,看着谁不顺眼就借着成帝的手打击谁。不管是宦官还是其他外戚势力,都是他们的打击对象。还有丞相王商,这王商与王凤的五弟同名。可是,同名可以,但不可以同朝为官,管你五百年前是不是一家,照样打击你。
王凤与丞相王商结下梁子是有原因的。有一年秋天,长安城外洪水泛滥,城内百姓纷纷逃命,王凤赶紧劝成帝和皇太后也逃命避灾,大臣们也都见风使舵,纷纷附和。只有丞相王商说洪水不可能来得那么快,叫朝臣们不要惊慌。没过多久,洪水真的退了。成帝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怪罪王凤以讹传讹,同时又夸奖了王商。王凤觉得丢了颜面,自此便恨上了王商。
丞相王商是被王凤诬陷致死的。王凤的亲戚犯了罪,正好是王商管理此事。王凤就去说情,王商不买账,坚持要依律行事。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王凤本就痛恨王商,这样一来,对王商更是恨之入骨。于是,王凤就勾结成帝的宠臣史丹,两人狼狈为奸,一起诬陷王商。迫于王凤的压力,成帝罢免了王商的相位,还把他的族人赶出了长安城。没过几天,王商就气得吐血身亡了。
王凤渐渐地掌握了大权,而汉成帝则成了傀儡。一次,汉成帝召见了当时的一个著名学者,觉得此人应该重用,便打算封这人一个官职,并立刻派人去取官服。但是,身边大臣却不允许,说需要通知王凤才行。成帝不以为然,潇洒地挥手说没事。可大臣们却突然下跪说必须通知王凤。成帝无法,只好派人去通报。通报的结果是王凤不同意,成帝也只有叹息的份。
汉成帝对王凤的专权非常不满,就想罢去他的职位,谁知竟伤害了无辜。朝中有一个刚正不阿的大臣,早知成帝对王凤不满,就给成帝献计。偏偏隔墙有耳,被人偷听到了,并告知了王凤。王凤赶紧写了一封辞职信送给成帝与皇太后。皇太后王政君自然是维护娘家人,又是哭,又是绝食。成帝孝顺,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只好将给他献计的人下狱。
王氏家族的人由于王政君的纵容,变得越来越不像话,竟然把皇宫当成了自己的家。有一年夏天,成都侯王商中暑了,为了避暑,他竟然向汉成帝借用只有皇帝才能用的明光宫作为自己的疗养院。成帝肯定不乐意,但迫于王家的势力,也只能勉强答应。王商想在自己的府内开挖人工湖,可是没有水源,他就把长安城凿了一个大洞,将城外河水引到自家的湖中。
人的忍耐都是有底线的,汉成帝终于被王氏家族的为所欲为激怒了。一次,汉成帝微服出去游玩,路过曲阳侯王根的府邸时,就顺便进去参观了一下。当他看到园中的景致竟然和皇宫很相似时,终于发飙了,狠狠地骂了王根一顿。成帝决定这次一定要狠狠地整治一下王家人,谁知皇太后又来阻挠,汉成帝无奈,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汉成帝无法再忍耐王家人的嚣张,便决定找个好理由来惩治他们一下。成帝去找他的老师张禹,希望张禹能够想出好办法来杀杀王家的威风。张禹虽与王家有一些过节,可他是一个深知明哲保身的人,不敢轻易与王家发生正面冲突。因此,张禹就趁机替王家说好话,把成帝的气给说消了。王家知道了这事后,便开始与张禹交好。
王氏家族正像西汉帝国大堤上的蚁穴,总有一天会使这个大堤坍塌。王氏家族奢靡成风,在他们的带动下,朝野上下都跟风起来,竞相攀比。这一攀比,必然会使百姓受苦。王侯将相们天天花天酒地,百姓们却连吃的都没有,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以至于后来,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区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及暴动事件。
汉成帝刘骜和发妻许皇后最初是非常相爱的。许皇后是汉宣帝的皇后许平君的娘家侄女,应该是汉成帝的表姑。汉成帝一表人才、相貌堂堂,许氏也是才貌双全。他们两个年龄相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是在一次宫廷的大宴上认识的,二人当时是一见钟情。汉元帝知道儿子与许氏两情相悦后,十分高兴,很快就给他们赐了婚。
汉成帝真无愧于“男人本色”这个艳名。当他还是太子时就已经搜罗了很多美女,其中的太子妃许氏深得成帝宠爱。许氏为成帝生了一儿一女,可是,两个孩子都夭折在了襁褓之中。但因为许氏年轻貌美,所以成帝即位后,她还是当上了皇后。可再美的女人也禁不住岁月的蹉跎,年近三十的许皇后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成帝也不再宠幸她了。
许皇后是犯了宫廷大忌行巫蛊之术被废的。许皇后年老色衰,而赵氏姐妹则宠冠后宫。眼看许皇后的皇后宝座即将不保,她的姐姐就献计行巫蛊之术来求子。谁知,这件事情被赵飞燕知道了,她就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她诬蔑许皇后的姐姐和许皇后以巫蛊诅咒怀孕的宫女和大将军王凤。成帝大怒,许皇后被废,其姐姐被斩首,许氏亲属也都被遣送回了原籍。
汉成帝有一个宠爱的班婕妤,她还是西汉著名的女文学家。成帝正是被班婕妤的沉稳端庄所吸引,在宠爱她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与她厮守,几乎是专宠。班婕妤也为成帝生下过一个皇子,可只活了数月就夭折了,之后,再也没有怀孕。再宠爱也改不了他好色的本性,成帝渐渐觉得班婕妤文人气息太浓,跟她在一起太闷,就把色迷迷的眼睛转向了其他美艳的女子。
班婕妤在后宫中不仅才貌出众,而且从不恃宠而骄。一次,成帝邀班婕妤一起游赏后花园,想和她一同乘坐龙辇。班婕妤是个识大体的人,她更知道宫廷里的礼仪,妃嫔们与皇帝同乘龙辇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此,班婕妤婉言谢绝了成帝的邀请,并说明以前的末代皇帝是如此做的,她不想让成帝与末代皇帝相仿。成帝很赞赏她的举动,皇太后听说后,也夸她懂事。
汉成帝是在微服出行时认识赵飞燕的。一次,成帝身穿便服出去游玩,路过阳阿公主府上时,公主盛情款待,并召来几位舞伎为成帝助兴。成帝本就是好色之徒,他一直用眼睛在几个舞女身上扫来扫去。突然,他看到了一个容貌妍丽、舞姿轻盈、举手投足都尽显风流的舞女。这舞女正是赵飞燕,一时间,惹得成帝差点喷鼻血。宴会结束后,成帝便把赵飞燕带回了宫里。
赵飞燕本不是卑贱出身,她的老妈是江都王的孙女姑苏郡主。姑苏郡主生性风流,嫁人后,感觉丈夫无能,不能让她享受闺房之乐,就和一个“小白脸”私通,并且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也就是赵飞燕姐妹俩。由于是私生子,见不得光,姑苏郡主就把她们给扔了。扔了三天后,姑苏郡主又心疼了,等她去看,两个孩子竟还活着,于是就把孩子送到了她们父亲那里。
赵飞燕沦为歌舞伎是有原因的。赵飞燕姐妹在生父家里度过了平淡无奇的童年,出落得十分美丽动人。但是,她们的生父突然去世,姐妹两个也被生父的家人赶出了家门。之后,她们辗转到了长安城,租了一间房子。她们的邻居姓赵,是阳阿公主的管家。管家收留了她们,还将她们举荐给了公主,后来就成了阳阿公主家的歌舞伎。
赵飞燕本名不叫飞燕,叫宜主。赵飞燕继承了生父的音乐才能,再加上姐妹二人对歌舞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很快就从一般的歌舞伎,上升为阳阿公主府中的明星歌舞伎。尤其是赵宜主,舞姿优雅动人,体态轻盈如燕。后来人们都称她的舞姿很像飞舞着的燕子,所以都以“飞燕”来代称她。
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善于耍手段,在她进宫之前,成帝还颇费了一番周折。汉成帝与赵飞燕的热乎劲还没有过去,又听说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更漂亮,就派人去接。可赵合德不愿来,说只有姐姐让她去,她才去。越是求之不得的东西,越是感觉珍贵,这样一来,成帝就更加想得到她了。于是,成帝就赐赵飞燕大量的财物和豪华的宫殿,赵飞燕这才将妹妹引荐给成帝。
赵飞燕在嫁给成帝之前,是有小情人的。当年,赵飞燕沦落街头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以捕鸟为生的小青年。这个小青年是个驴粪蛋——外面光,要什么没什么,就是长得很夺人眼球。此时的赵飞燕与他倒也算门当户对,正处在青春期的一对男女就这样对上眼了。后来,赵飞燕进了公主府,就很快把小青年给忘了。
汉朝的星象家说汉王朝的命运属于火相星座,一旦遇上“红颜祸水”就会灭亡。赵飞燕姐妹俩入住后宫后,成帝对二人言听计从、宠爱有加。成帝迷恋赵飞燕姐妹的美色,后宫的其他佳丽都被他视作粪土一般。一位资历深厚的宫廷教习看到赵飞燕姐妹的娇媚之态时,叹息道:大汉是火相星座,这姐妹二人正是大汉朝的“灭火器”。
赵飞燕体态轻盈,被赞能在人的手掌上跳舞。汉成帝非常喜欢看赵飞燕跳舞,就特意在皇宫中造了一座高台,专门让赵飞燕在上面跳舞。一次,成帝让赵飞燕在台上跳舞,突然吹来一阵大风,赵飞燕的裙袖顿时随风飞舞起来,好像要被吹跑一样。成帝急忙派人抓住赵飞燕的衣裙,可见其体态之轻盈。而且,赵飞燕还能在宫女托着的水晶盘上舞动,其能在掌上舞的美名也自此流传了开来。
汉成帝的老妈王政君讨厌正牌儿媳妇许皇后是有缘由的。早在汉元帝在位时,许皇后的父亲许嘉就对王家非常蔑视。许氏外戚多年把持朝政,看扁王氏家族。虽然现在王氏家族已经足够显赫了,但是,长期的积怨仍让王政君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富平侯张放也是一个颇有姿色的“美男”,他和汉成帝曾是同性情人。汉成帝和张放年龄相差不大,张放是敬武公主的儿子,和成帝是姑舅兄弟,后来还娶了刘骜发妻许皇后的侄女。值得一提的是,两人不仅是玩伴,更是情人。两人虽然在人多的地方表现得一本正经,但等到变成二人世界时,便是放浪形骸、丑态尽出。
“团扇悲秋”的典故出自班婕妤的一首诗。起初,汉成帝非常宠爱班婕妤,但赵飞燕姐妹来后,她便被冷落了。失宠后的班婕妤心中非常悲凉,只好天天作诗来打发寂寞。班婕妤做的一首诗非常出名,表面上描写的是扇子,实际却是在说自己像扇子一样,过了夏天就不再受人喜爱了。
汉成帝为了将他所宠爱的赵飞燕册封为皇后,差点害死了忠臣。许皇后被废后,汉成帝恨不得立即把赵飞燕封为皇后。这时,成帝的老妈出来反对了,她说赵飞燕出身卑贱,不配母仪天下。谏大夫刘辅也上书说不可以。成帝正愁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就把刘辅关入了大牢。幸亏皇太后也不同意,所以刘辅只是丢了乌纱帽,保住了性命。
赵氏姐妹无法生育,是有原因的。传说赵氏姐妹为了使她们的肤色变得白嫩,把一种叫做香肌丸的药丸塞在肚脐眼里,使之融化到体内。这种药丸的功效还是不错的,的确能使她们肤如凝脂、肌香甜蜜。但这种药丸内含麝香的成分,所以严重损害了她们的生殖机能,影响了她们生育。
赵飞燕无法生育,就开始想起了歪点子。她觉得自己是能生育的,可能是成帝那个老男人不行。于是,她派人秘密找了一些身体健壮,生过很多男孩子的男人,然后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寝宫。一次,赵飞燕正与一个男人在做苟且之事,成帝突然驾到,赵飞燕只好赶紧把男人藏了起来。可还是露出了马脚,最后男人被杀,而赵飞燕则由于妹妹的求情才得以存活下来。
成帝有一个怪癖,就是喜欢偷看赵合德洗澡。赵飞燕知道成帝爱看妹妹洗澡后,就赶紧东施效颦,也让成帝在一旁观看她洗澡,还不时地搔首弄姿,撩拨成帝。但赵飞燕哪里知道,成帝早对她产生审美疲劳了,看了几眼,感觉实在是味同嚼蜡,成帝就假说自己要上厕所,趁机溜了,把赵飞燕气得在澡池子里大发脾气。
赵飞燕突然发布通知,说自己要念经拜佛,其实是在神龛后面藏一张床,专供她和男宠玩乐。她只是把念经拜佛当成幌子,借此来迷惑汉成帝,主要是不想让成帝来打扰她的“好事”。成帝在那里偷乐,他早厌倦了赵飞燕,却不知道赵飞燕是在玩猫腻。
赵飞燕被想生儿子的欲望冲昏了头脑。管你是“龙种”还是“野种”,只要是自己生的就行,反正神不知鬼不觉。可是,尽管她找的都是精壮的男人,却没有一个让赵飞燕怀上孩子。妹妹赵合德的肚子也不争气,天天与成帝在一起,还是没有怀上。
赵氏姐妹俩为了一个男宠差点反目。一次,赵飞燕看上了一个烧锅炉的。只见这男子有八块腹肌,体形是标准的倒三角,精壮得堪比体操运动员。赵飞燕和这男子在神龛后面的床上云雨了一番后,男子刚要离开,就碰到了正要进来的赵合德。赵合德和男子顿时开始眉目传情,二人很快就勾搭上了。赵飞燕知道后,大发雷霆。但她清楚她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所以后来就和好了。
赵飞燕怀不上孩子,就玩了一个假怀孕的把戏。她先通知成帝自己怀孕了,成帝当然是高兴得手舞足蹈。眼看就要到假生产的日期,赵飞燕赶紧派人到民间找孩子。谁知,负责找孩子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孩子却在箱子里被闷死了;抱第二个孩子时,他们吸取之前的教训,在箱子上戳了一个洞,这下孩子没闷死,可到皇宫门口却哭了起来,为防引起注意,只好掉头走开。如此三番,还是没能把孩子弄到宫里。赵飞燕无奈,只好假装流产。
汉成帝虽然昏庸无能,却是个孝顺的皇帝,他从不敢违背老妈的意愿。自从成帝想封赵飞燕为皇后的事在老妈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后,他就开始想各种办法,最后决定派淳于长去说服皇太后。汉成帝当皇帝不行,歪门邪道倒是有一手。淳于长正是皇太后王政君喜爱的外甥,派他去正是“善战者以攻心为上”。淳于长把暖肚子的口水都用上了,皇太后才勉强同意。
得到了老妈的同意后,成帝便诏告天下,封赵飞燕为新皇后,其妹赵合德为昭仪。又把昭阳舍里外都翻新了一遍,台阶用白玉铺成,还用黄金、明珠、蓝田玉等奢侈的东西点缀昭阳舍。成帝称赵合德的酥胸为“温柔乡”,还恬不知耻地说,我愿意老死在这温柔乡里,不愿效仿汉武帝追求那虚无缥缈的白云乡。
“燕啄皇孙”这话一点都不假。虽然赵氏姐妹专宠后宫很多年,可两人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从未生下子嗣。汉成帝再好色,也不希望自己绝后,于是,就偷偷地临幸其他妃嫔。赵氏再美貌也抵不住衰老,要想保住富贵就必须有孩子,可自己又不能生。于是她们就迁怒于别人,凡是有人怀孕,二人就疯狂地摧残:生下孩子的立即被杀死,被强迫堕胎的更是不计其数。
汉成帝到了41岁才得一子,但后来被赵氏姐妹给害死了。曹伟能是侍奉皇后的女教习,成帝见她长得漂亮,就私下里临幸了几次,没想到曹伟能竟然怀孕了。十月怀胎,曹伟能顺利产下一名男婴。赵氏姐妹知道后,逼着成帝将孩子杀死,可成帝一直不忍心。后来,赵氏姐妹硬是逼着成帝连下四道诏书,终于将孩子给除掉了。
许美人也为汉成帝生下了一名皇子,但这个孩子却是汉成帝亲手杀死的。汉成帝在上林苑找了一个秘密的场所临幸了许美人,使许美人生下了一名皇子。可这次都怪汉成帝乐极生悲,兴奋地向赵合德说出了实情。赵合德不听便罢,一听惊怒万分,立即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哭闹起来,活像一个泼妇。成帝无奈,只好把孩子从许美人那里骗来,然后亲手掐死了他。
汉成帝眼看就要年过半百,可是偌大的“家业”却没有一儿半女来继承。汉成帝没有子嗣,就和老妈商议,从兄弟中选择继承。成帝的老爹元帝只有三个可以继承香火的儿子:成帝除外,一个是傅昭仪生的刘康,刘康早死,王位由儿子刘欣继承;另外一个是冯昭仪生的刘兴。成帝经过一番考察,觉得皇侄刘欣比较适合继承他的“家业”。
汉成帝自己不会做皇帝,在找接班人上却很下功夫。成帝觉得皇侄刘欣可以继承汉家的香火,可他的提议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事关孙子的前途,刘欣的奶奶傅王太后可不能闲着,她赶紧去贿赂皇太后王政君和皇后赵飞燕。王政君对此没有表态,赵飞燕姐妹倒挺热心,因为不牵扯她们的利益。有了赵氏姐妹的帮助,成帝越发欣赏自己的皇侄。于是,他力排众议,终于立刘欣为太子。
有一年,天上显现出了不祥的征兆。在册立皇太子一年后,被认为能保佑汉王朝长盛不衰的火星突然失去了光彩,变得灰不溜秋。朝堂上下人心惶惶,都说当今皇帝可能有大灾难。成帝赶紧求避难之策。一位官员说,只要找一个大臣做替身来祭天就没事了。成帝最终选定了丞相做替身,丞相只好自杀。
一向身体强壮的汉成帝,最终死在了他的温柔乡里。汉成帝整天沉溺于酒色,身体慢慢变得骨瘦羸弱。成帝的身体已经禁不住淫欲了,可他在精神上还不满足,于是就服用方士炼的刚烈丹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天晚上,成帝把赵合德召来侍寝,并服用了丹药。等第二天起床时,突然变得身体僵直,猝然倒地,没多久就死了。
汉成帝的死讯传出去后,朝野震动,群臣一齐将矛头指向了赵合德。况且,成帝的确是死在她的床上,铁证如山,再狡辩也没有用。赵合德自知难逃罪责,就自杀了。
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死了,赵飞燕没有被牵连,可也成了“惊弓之燕”。成帝死后,赵飞燕整天以泪洗面,再不敢找男宠,规规矩矩地待在后宫。曾经美丽轻盈的“飞燕”再也不敢展翅飞翔,她已成了秋后的蚂蚱,飞不起来了。因为赵家的其他人都被流放到了边远的地区。成为了众矢之的的“燕子”,又能飞多久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