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实践探思

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实践探思

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实践探思一、国学教育的内涵 国学教育主要是在儒家文化的指导下形成的,它包含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艺术等传统的中华优秀文化。[1]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够树立起学生内心的远大理想

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实践探思

摘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凝聚了古代文人的智慧,也承载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优秀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也受到了外来文化价值观的冲击,诸如金钱至上、违法乱纪、公然违背社会公德、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层出不穷,甚至渗透到了大学校园当中,残害了大学生的心灵。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大学语文中融入国学教育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语文;国学教育;实践与思考

大学语文教育蕴含了丰富的传统优秀文化,学习这门科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也能够为大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现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当中,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并不是非常的乐观。比如:大学语文学科重视度不高,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及安排的课时量较少等都制约了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究竟如何改变现阶段的学习状况,才能够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就成为了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们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国学教育的内涵

国学教育主要是在儒家文化的指导下形成的,它包含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艺术等传统的中华优秀文化。[1]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够树立起学生内心的远大理想,还能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健全品格,健全身心,感悟人生。国学教育之所以能够培养起学生强大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汲取做人的智慧。一方面,国学教育中所包含的人情世故,地理人文,及伦理道德等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养成高层次的语文能力。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有意识地融入国学教育,能够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逐渐提高学生对大学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重视度不够

无论是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作为三大科目之一始终都是老师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任何一名学生来说,如果想要考进重点学校,那么就必须要学好语文。[2]老师常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都像是千万人过独木桥,一分之差就能够甩出别人相当大的一段距离。”所以,语文作为一门可能决定学生未来命运的课程,始终受到了相关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但是,当学生上了专科学校之后,他们把所有关注的重点都放在了自己的专业课上,语文课的地位已经没有过去那么重要,甚至被推向了学科边缘地带。不仅如此,很多专科学校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也相当不够,安排的课时量较少,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也变得非常随意。

(二)大学语文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

对于许多高职院校来说,很多老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意愿不足,因为从事专业类型的课程教学的待遇会比大学语文老师要高,而且对教师未来的发展也比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更有利。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了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很多从事大学语文的老师缺少语言教学的经验,甚至无法驾驭大学的课堂教学,使得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难以提升,长此以往,大学语文的教学更加趋向边缘地带。

三、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的有效实践

在大学语文教材当中纳入了很多优秀的古代经典作品,这其实为开展国学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个人主义、金钱至上和功利主义泛滥的今天,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了我国大学教育关注的问题,那么在大学语文教学当中如何进行国学教育的有效实践呢?

(一)创造乐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首先要注意营造乐学的氛围,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学教育的内容一般比较深厚,而且大多以文言文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大学语文老师就必须要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比如,在讲解儒家文化的时候,除了为学生讲解孔孟文言作品和故事之外,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儒家文化相关的视频影片。如:《东周社》《朱熹》等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看生动的纪录片来了解这些伟人的生平事迹,以及相关儒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在讲解唐诗宋词的时候,老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或者为学生播放一些以古诗词改变而来的歌曲。如:王菲《但愿人长久》便是以苏轼的《水调歌头》的词为基础而创作的;有人在学习《楚辞》的时候,老师除了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以及爱国情怀之外,也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包粽子或者参加一次划龙舟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学习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而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知识的记忆和背诵。在学习先秦散文的时候,老师可以事前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先秦人物故事,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故事会的形式分享给大家。这样一来,大学语文课堂学习的形式不仅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而且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当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有了兴趣之后,再进行国学教育也会更加有效果。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让学生通过体验语文实践活动而产生学习的动机。通过实践交流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打造更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国学教育打造更加适宜的传播环境。

(二)抓住关键,把握重点教学内容

国学经典所包含的内容和文化非常丰富,那么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内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这是一个值得诸多老师关注的问题。[3]笔者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很重视抓住关键核心内容,而且特别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国学教育。1.孝悌为先孝悌为先指的是笔者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树立起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正确态度。在儒家文化看来,孝悌是核心,也是整个仁学的基础,更是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进行国学教育,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重要性。2.仁爱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学习儒家文化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仁爱始终是儒学家们所提倡的一种道德规范。在大学语文教材当中,无论是《论语》还是《孟子》都在潜移默化的向我们渗透着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即:“仁爱”。因此,大学语文老师也要重视传播这种思想,引导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一定要和他人和谐相处。

(三)融入经典阅读,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国学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书籍也涉及诸多内容。老师要想将国学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当中,就要善于挑选符合学生阅读兴趣的国学书籍作为教学的补充内容。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入国学的经典作品和文章,能够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进而触动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通过阅读国学名著,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另一方面,它能够激发学生的语言阅读兴趣。比如,以《红楼梦(节选)》的教学为例,很多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片段了解了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并且对故事所处的封建社会背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老师便可以将这部经典名著的独特之处介绍给大家,并在主动让学生阅读其他节选,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当时的封建礼制,为学生介绍一些其他优秀的著作,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通过拓展性阅读,不仅可以更加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够不断丰富大学语文中孤立的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融入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无论是哪一部作品的诞生都来源于作者亲身的体验,彰显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在诸多的国学文化作品当中,有的作品来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的作品则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触,还有的作品是作者所处时代和自身特殊情感经历的真实写照。所以,要想真正渗透国学教育,老师需要让学生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体会作者的心灵世界。在学习国学作品的时候,老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以及个性,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才能够领会到这个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文章所表达的特殊内涵,才能够发现其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比如,在学习《行路难》的时候,在教学当中,除了讲述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语法结构以及具体的意思之外,学生更感兴趣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到如此艰难的地方?大学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地为学生介绍这首诗的历史背景以及李白当时的境遇,即:天宝元年,李白奉旨入京,担任官职,虽然想要和诸葛亮一样干出一番大事业,但是入境后却没能够得到皇帝重用,两年之后反而被迫离开长安。[4]而这首诗便作于李白被迫离开长安的时候,表面虽然描述的是路程的艰难,实际上却表达了李白深感仕途的艰难和徒有大志却无法施展的郁闷。通过融入当时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换位思考,把他们带入到当时那个年代背景当中,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觉的去阅读相关的文章以及故事背景。

(五)加强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大学语文老师要重视自身的国学知识积累,树立起大语文观,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避免课堂的枯燥无趣,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面临的各种问题。首先,老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对于一些不清楚或者不确定的知识要多查相关资料,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传授正确的知识和理念。老师也要严于律己,用传统文化的智慧不断塑造优秀的品格,将传统文化精神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并付诸于实践。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树立起可供参考的榜样和形象。其次,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还必须要国学文化价值观的引领,引导学生从正能量的角度去体验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由衷地珍惜和爱护传统文化,正确感受和辨别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文化内涵。最后,学校也要积极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积极开设网络教学,让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收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学生所提出的各种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大学语文老师要注重对学生上课的考核,将学生的品德纳入到课程评价当中,更好监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是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大学语文教学同样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作为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教育,不仅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文化基础。大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工作,在大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渗透国学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才能够培养起学生的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石洁.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分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06).

[2]苏军茹.情感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

[3]张笑怡,胡和平.“课程思政”: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新思路[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01).

[4]王晓璐.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J].河南农业,2020(03).

上一篇: 政策法规 -大学生入伍
下一篇: 中国孔子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