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路街道把国学课堂搬进了社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让我们跟随一串稚嫩悦耳的诵读声
到四平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看一看吧!
国学课堂上的Battle
看思想撞出的火花
在四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国学课堂上,孩子们正在跟着老师诵读《论语》。这堂课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辩论,持正、反方观点的四位小辩手将以“爱有差等”还是“爱无差等”展开思想的碰撞。这是守中书院亲子国学课的授课方式之一,这样的形式不仅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他们查阅资料、论证观点的能力,既增强了思维的逻辑性,又深化了他们对儒家经典中一些道理的认知,深受孩子们和家长们的欢迎。
据了解,自2017年4月起,四平路街道依托“环同济”资源优势,携手守中书院合作,把国学带进了社区。并邀请郭齐勇、林安梧等当代著名儒学研究专家,在课程规划、教学模式探索、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指导,而学堂的师资也以高校教师及博士研究生为主。国学课堂课程按照《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次序,逐章讲解,以明学不躐等、循序渐进之义。通过进社区这种贴近居民大众的形式,内容融合了国学的专业性,又具备了有趣、有料、有益的通识性。
国学课堂为何如此“热”?
听朗朗读书声入人心
四平社区的国学课堂年年“爆满”,为何具有如此强的吸引力?街道工作人员说:“国学课堂是以公益性和福利性,满足了四平居民对传统文化的求知需求。我们把课堂搬进社区,让文化成为人人皆可享有的宝贵财富,从而获得提升社区生活的幸福感。”
四平路街道的国学课堂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亲子教学为主。目前,每个班级有二十余对亲子家庭,上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经典教学”,按照《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次序,逐章讲解,以明学不躐等、循序渐进之义。二是“亲子教学”,也是课堂形式的特色之一,通过形成“经典—讲师—家长—少儿”的“学习链”,构架书香型家庭,更好地发挥经典的教育意义。
这些课堂按不同的开班年次,分别取名“仁平班”“义平班”“礼平班”“智平班”“信平班”。班级命名取学堂所在地四平路街道之“平”字,依次冠以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此后开班还将陆续以 “温良恭俭让”诸字冠名。
国学课堂不在“课堂”里?
知行合一还可以这样“学”
2018年7月,部分国学课堂的亲子家庭们在老师们的组织下,前往曲阜“三孔”,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祭孔游学。因同学们都能背诵出《论语》中的三十章,获得了免费参观“三孔”的资格。“在大成殿外,同学们衣冠肃穆,共同背诵《论语·学而》篇的场景犹在眼前,令人印象深刻。”这成为了不少亲子家庭一段难忘的回忆。
此外,国学课堂目前已经与同济小学、铁岭中学等中小学展开了合作,积极推进了《论语》进校园、进课堂、进课表的“三进”活动,对于中小学生国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个社区的发展,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国学教育进社区作为四平路街道“书香社区”的新探索、新思路,增强了民主情怀和时代使命感。今后,四平路街道还将继续探索“环同济”新模式,为书香社区建设奉献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