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所以被众多的人关注,除了是人生中重要的考试以外,高考的试卷也是全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从卷面中我们就能够发现今后的教学中方向。从原来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现在的“得语文者得天下”,每一步都是在高考中得到印证。
今年的高考作文难倒了一批人,我们来看全国卷1的作文。
分析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想要写好这篇作文我们需要知道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关系,当时的背景。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讨论然后写发言稿,这是让学生能够引经据典,挖掘历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写好写篇作文需要多么大的阅读量,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读和写要同步进行。在写作内容上来说也摒弃了以往结合材料就能分析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中,结合自己的理解来思辨,给了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也是在提醒我们在夯实语文的基础的同时也要注重分析、思辨、提炼等能力的培养。加强语文日常阅读的积累与应用。
高考的这座风向标带给我们的另一个信息就是要注重国学的积累。从2018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中我们就会发现:国学内容更加的丰富,从论语庄子增加到史记,战国策等历史方面的著作;分量更加重,明确规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能少于2分之1;要求更高,古诗文的要求从原来的诵读14篇到背诵72篇。不仅在难度上有所增加而且量上也增加了近4倍。由此可见国学经典已经成为了今后考察的重点。
众所周知0-6岁是我们大脑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当然也是时间最充裕的时候。抓住这个时间段的黄金时期对我们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会很有帮助。要知道到了高年级一个从没有接触过古文的孩子和以前接触过古文的孩子在学习文言文时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前者往往会表现出很吃力。那么从高考倒推我们的幼儿阶段,该如何进行国学教育呢?
国学经典诵读不可少
国学经典在诵读的时候,我们最开始不要追求让孩子能够听懂,可以说是以兴趣为主。也就是说我们在最开始接触国学的时候,选取的肯定是一些古代的经典读本《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这些古文在韵律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比较爱读,还有就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能够流传至今肯定是有其原因的,这些内容除去有封建思想的几句,其余都是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而且我们会发现在小学阶段我们就会背诵很多这里面的内容。
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的唱读、讲读等等方式,都是很适合孩子来学习的。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记得反复,也就是说孩子在听完一遍以后,我们要过一段时间再去重复听。孩子的记忆力再好也是有遗忘的,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印象深刻就不要一遍过。
生活中学会运用
国学中的很多知识其实对我们还说是很贴近生活的,比如说《弟子规》中讲饭前便后洗手,穿衣戴帽要整齐。“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用这几句话来进行要求。即使最开始不理解其中的含义,时间长了也就理解了,而且也会应用了。这样的学习比单纯地看图理解会更有用。
与孩子共同学习
幼儿的启蒙教育重要的还是要陪孩子一起进步和成长。我们的国学经典家长也要一起跟学才能理解,当孩子问起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解答。
孩子的学习从不是他自己的事情,所以无论是任何知识的学习,家长最初的陪伴很重要。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我们的陪伴与督促。
在幼儿阶段的泛读会为高年级的精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语文书中就已经涉及到了《三字经》的内容,因此,国学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长期坚持和努力。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我是珍妮妈,多年从事早期教育,现在是一名小学老师也是一个有2岁宝宝的妈妈。分享育儿知识和学习经验,让我们一起轻松育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