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引发一场亘古未有的巨变,社会观念为之大变,与时代密切关联的服装变化也是必然。辛亥革命之前,社会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辛亥革命之后,革除前清服饰,确立体现共和思想服饰,很快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当时确立了两种日常服饰方案,一种主张采用西服,一种主张日常服饰基本照旧,礼服用纯丝棉品,专以国货为主,由此掀起了国产绸布缝制蓝布衫的热潮。
民国早期,不少人喜欢在中式长袍里面再配穿西式长裤。至1912年10月,政府正式颁布男女礼服,让西装“合法地流行起来”。按此规定,男装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两种。大礼服即西方的礼服,有昼晚之分。“昼服长与膝齐,袖与手脉齐,前对襟,后下端开衩,用黑色,穿黑色长过踝的靴。晚礼服似西式的燕尾服,而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穿大礼服要戴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着晚礼服则可穿露出袜子的矮筒靴”。此外还有常礼服两种:一种为西式,其形制与大礼服类似,惟戴较低而有檐的圆顶帽;另一种为传统的长袍马褂,均黑色,料用丝、毛织品或棉、麻织品。
从传世图片来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时,孙中山等当时官员大多有身着西装出席活动的留影。穿西装、戴礼帽、蹬皮鞋,也成了当时新派人物的时尚打扮。
学生装此时也开始大行其道。当时的学生装实际也是西装的变种,不过形制上相对简单,一般不用翻领,只是一条窄领,穿时用纽扣绾紧,不需要领带、领结装饰。
老百姓的服饰,仍是中式服装的天下,不过少了服饰“别等级,辨贵贱”的限制,人们穿着的自由度增加了。民国时期的长袍马褂,款式与前清有所不同,马褂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5粒纽扣,一般以黑色丝麻棉毛织品为之。长衫一般是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两寸,在左右两侧的下摆处开有一尺左右的小衩,袖长与马褂齐平,一般用蓝色。用做便服的马褂、长衫,颜色可以不拘,春秋两季则外罩一件马甲以代替马褂。这时期的中装仍在灰色、咖啡色、深青里面打滚,质地与图案也极单调。
如今西装革履早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就在100多年前,国人还是一色的长袍马褂。辛亥革命不仅导致国体、政体的翻天覆地,也让中华服饰从整体上摆脱了古典服制的束缚。以男装为例,中山装、西装、大衣,这些令时人脱胎换骨、耳目一新的服饰,逐渐成为时尚潮流。而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作为这股潮流的引领者,见证了这一变迁。
民国早期 西装“合法地流行”起来
时光回到81年前的1930年。南京中央制片厂的4位男士在工作之余,走出了制片厂,4人错落站成一排,拍下了一张合影照。他们身着深色呢大衣,西式的大翻领,有的是双排扣,有的是单排扣,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大衣里面穿着西装、白衬衫,扎领带,脚蹬皮鞋,头梳理得油光锃亮,倒背着手,一副艺术家的派头。这张照片见证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在演艺界,还流行效仿美国明星的装束,以中分头和吊带裤为时尚。
因为在男子中流行穿西服,于是有了配套的衬衣、毛衣、大衣。1935年西式服装流行深色滚边、宽驳头、单纽、圆摆的西装。有人说,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长袍马褂有时还能占着霸主地位,到30年代以后,西装显示出“世界服装”的本色,出现并驾齐驱甚或后来居上之势。
因为有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西装有了需求、市场,当时的大服装公司纷纷染指西装制作,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品牌,如南京的“李顺昌”、“老久章”,北京的“荣昌源”,上海的“荣昌祥”、“培罗蒙”等。
除了西装以外,这一时期男子流行服饰还有中山装与长衫。此时的长衫是从长袍改进而来的,其样式多为大襟右衽,长到脚踝,下摆左右两侧开衩。它的特点是庄重、典雅,体现出民族的韵味,为中老年知识分子喜爱。在政府官员中,则以中山装最为流行,尤其是在政府活动中穿的比较多。
1930至1940年
西装、长衫、中山装三足鼎立
到20世纪20年代,社会上穿西装的男人极多,不过大多是青年人,尤以学生、教师、公司洋行和各机关的办事员等为主。老年人、商店中的伙计以及一般市民还很少会穿。
20年代末,民国政府重新颁布《服制条例》,其内容主要为礼服与公服,规定男子常服为长衫马褂;礼服为中山装,夏用白色,春秋冬用黑色。不过这种规定主要在官场实行,对于平时服饰无具体规定。1929年国民党制定宪法时,规定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示奉孙中山先生之法。至此,中山装走红,成为民国时期与西装与长袍马褂,并驾齐驱的男子三大服装之一。
中山装是在学生装的基础上加以改革而成。孙中山先生感到传统中装不能体现中国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西装是舶来品,也不大适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于是萌发了对传统服装进行改革的念头。他从当时在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以及日本流行的陆军士官服中得到启发,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设计了一套新式服装。
中山装式样原为九纽,胖裥袋,后根据《易经》、周礼等内容寓以新意,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确定前襟四个口袋;依据国民党区别其他西方国家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确定前襟五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确定袖上为三个扣子;翻领封闭式的衣领表示“三省吾身”,以示严谨治国的理念。由于孙中山的身体力行,中山装渐渐为世人认识和接受,并成为广受中国男人喜爱的一种服装。中山装的创制、完善和普及,被后人称为“中国服装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服装史上最成功的民族化男装,是最具政治色彩和进步特色的服装样式”。
此时,在教师和大学生中流行的是长袍加西裤。上身穿阴丹士林的长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蹬布鞋,这种装束成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标志”。杨沫女士在《青春之歌》就有这样的描写:“余永泽过去是穿短学生服的,可自从一接近古书,他的服装兴趣也改变成纯粹的民族形式了。夏天,他穿纺绸大褂或者竹布大褂、千层底布鞋,冬天是绸子棉袍外面罩上一件蓝布大褂。”
中山装走红 成文官宣誓就职时“法定制服
抗日战争爆发后,物质匮乏,经济生活趋向简朴,服饰也趋向简朴,奢华的服饰遭到摒弃。城市知识青年大多穿士林蓝、安安蓝、蓝灰等色制服及棉大衣等,春秋天也有穿工人装、两用衫、夹克衫的。
曾经在南京创办《南京人报》的张恨水先生,日寇南侵后,居住地由城区移至上新河。他对当时的简朴服饰有这样的描述:“寇火既遍故乡,搭友人侵车赴汉,匆匆上道,仅携一皮匣。及入蜀而检点之,其中乃有马褂二袭,一夹而一单。初未知家人何以置此,更未对之做何打算。及初度蜀地之夏,置一灰布衫,胸前有红斑一,织染痕也,甚不雅观。濯之下去,而又无力弃之,故每出,则加青纱单马褂于上,籍掩此污点。至冬,旧蓝布衫敝矣,而夹马褂则为青毛葛质,甚完好,又如法以加其上。”
民国中后期,还流行长袍、西服裤、皮靴加礼帽,这是中西结合较为成功的一套服饰,既不失民族风韵,又增添潇洒英俊之气,文雅之中显露精干。
民国男子服饰对后来的影响很大,此后,西装全民普及,中山装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标准的干部服,长衫则主要在相声等演艺行当还存在,基本上就属于博物馆的物什了。
抗战期间 男装一度趋向简朴
上世纪30年代长袍中山装并存。
□黄强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着装。
上世纪30年代南京中央制片厂男子服饰。
南京日报社主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