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余敦康:国学的核心价值

余敦康:国学的核心价值

余敦康:国学的核心价值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要有一个中国人的自我定位,根基一定是国学。《四库全书》把国学分为四个部:即经、史、子、集。

国学养生_国学课程培训_国学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要有一个中国人的自我定位,根基一定是国学。我们该如何定位?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究竟有没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概念:什么是国学?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国学的外延无所不包,凡中国的学问都叫“国学”。《四库全书》把国学分为四个部:即经、史、子、集。经部就是十三经;史部包括二十四史;子部就是诸子;集部就是大文学家的文集。这样的分类是对的,但还不够。从内容上分,可分为五类或三类。这是古时候传统的分法,很有经典性。中国的国学包括三个方面:义理之学:讲道理的,也就是哲学;考据之学:从事历史考据的;辞章之学:写文章的,就是文学。排列顺序是哲、史、文。我们现在颠倒了,叫文、史、哲。其实哲学是老大,义理之学应该是第一位的。后来认为分三类还不够,再加两个:经世之学,就是政治、经济、法律,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科技之学,包括中国的科技,如四大发明、本草纲目等。义理之学来源于经典,所以经史子集也把经典放在首位。这就是国学的外延。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中华民族要复兴,首先是文化,一定要复兴中国的文化。所有学问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有一个核心价值观。离开它,就不能叫中国文化。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是和谐,“和谐”二字是贯穿整个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红线。

和谐的概念最早出自《尚书·尧典》里讲的几句话,从中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东西。“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章明,协和万邦。”这是尧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战略。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就是选德才兼备的人把血缘大家族团结起来,这样社会的基础就稳固了。一个姓是一个大族,百姓就是一百个大族。进一步是协和万邦。这里关键是“协和”两字。协和就是和谐。舜根据“协和万邦”进一步提出一个核心价值观,即《舜典》里的“慎微五典”(五教),要谨慎地把五教作为道德规范。五教从尧舜开始一直流传到现在,已四千多年。五教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从“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中提出了这五个价值规范,用这个价值规范对全国进行教育,使整个黄河流域,包括蛮夷戎狄都接受这个教化,团结起来了,凝聚成一个整体。所以多元一体就是这两件事,一个是核心价值观,要和谐;一个是核心价值观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样就在中国的土地上把各个民族融合起来,成了一个和谐体。部族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要做到这几条。这就打破了种族的界限,部族的界限。

到夏、商、周三代,建立了很大的国家。国家制定了相当于宪法的东西:《洪范》(大法)。根据这个宪法治理天下国家。宪法的根本精神是两个字:王道。什么是王道?就是无偏无袒,王道平平。这是对内。对外“先王耀德不观兵”,不要渲染武力,只以道德使其臣服、归顺。中国不侵略,不称霸。

再后来文化发生了危机,西周灭亡,“南蛮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南北夹击,华夏文化面临着随时灭亡的危险,文化也要灭了。这时候齐桓公就要“尊王攘夷”,即尊重周王,抵抗夷敌。怎么样尊王攘夷,把华夏团结起来?维护礼仪,维护道德标准。结果成功了。以后逐渐靠文化的力量,靠精神支柱,并升华为哲学。和而不同,和为贵,和谐,都是那个时候形成的。如果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基础,中国文化要达到自觉程度是不可能的。

在公元前600 - 前500年时期,全世界有个轴心期。世界上只有三个地方产生了哲学,希腊、印度、中国。这三个地方像轴心一样产生了哲学,并不断发展成为三个大的文化区域。中国文化覆盖了日本、朝鲜、东南亚。中国领导世界文化潮流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十七世纪)。此前,一直是孔子、老子所创造的文化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十七世纪以后,西方科学文明占了上风,成领头羊。中国文化被压了将近三百年(实际上只有一百多年)。一百年来,中国文化一直在奋斗中求生存。这期间一些人把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忘了,一直搞全盘西化。

尧那个时候“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国后来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也是家族的重要。家是中国社会的根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家族伦理。家搞好了整个社会都好。我们搞人民公社,把家庭取消,搞一大二公,错了。改革开放后,我们从哪里找突破点?搞家庭承包。这样就要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要按尧说的,搞“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所以,和谐,和为贵,是中国发展壮大最根本的一条。应该从理论上认识这一点。和谐包括多层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大和谐;天下国家,和谐万邦,这是国际层面;在国内,上下、君臣也得搞和谐,家庭要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个人身心,自己保持和谐的心态。和谐无所不包。中国的国学,包括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等各个各个方面,全都贯穿着这个核心价值观。譬如中国的山水画也体现了和谐。国际上和亲,如文成公主、王昭君。先秦哲学的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达到和谐?基本原则是: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但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把国家治好。所以应该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西方文化讲三争:竞争、斗争、战争。争是很容易的。中国文化讲“和”,妥协、让步、对话、交谈。《周易》讲“太和”。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必有仇,仇必和而解”。所有的矛盾冲突用和化解,这是高明的。满清政府用了大量汉人,搞和而不同,奠定了清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基础。

我们现在面对的矛盾很多,如果我们有智慧化解矛盾,就可以有生机,有活力,就可以持续发展。唯独中国能够旧邦新命。中国文化好在哪里?和谐!我们学国学要学这一点。

上一篇: 本地惠生活
下一篇: 读《大学》善做事,读《论语》善经商,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