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环
摘要:3—6岁是幼儿个性倾向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在这个时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幼儿展开国学经典诵读教育,引导幼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典雅,培养孩子自我思辨的能力、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容的生活态度等。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从实际出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必将为幼儿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国学教育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活动
三至六岁是人生中可塑性最高,需要正确施教的黄金时期。“3岁看大,7岁看老”的古话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种子,打下一个自己是中国人的文化烙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经典诵读、环境创设、教育教学、亲子互动等方式,对幼儿展开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典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把国学教育与日常教育结合起来,让幼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以不自觉的方式,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内心建立起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无意中养成以中华美德为主要道德标准的良好习惯。
那么,如何针对幼儿开展国学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内容经典,易于诵读
在人类五种感官学习中,视、听觉学习最为重要,国学经典的诵读符合幼儿期学习规律,对丰富幼儿的语言储备、提高思维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国学经典影响深远,世代流传的原创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既便于学习又适合反复诵读,能够培养提高孩子自我思辨能力,促使他们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形成从容的生活态度。幼儿园的国学经典教学在内容上要以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典籍以及唐诗等为内容。按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阶梯式上升的思路设置不同梯度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国学经典诵读园本课程”,实施整体性教学。小班在内容上选取古诗、《三字经》、国学礼仪儿歌和经典故事;中班在内容上选取古诗、《弟子规》、国学礼仪儿歌和经典故事;大班在内容上选取古诗、《声律启蒙》、国学礼仪儿歌和经典故事等。经典诵读教育的作用是让幼儿通过熟读和记忆,达到内容与内心的融合,然后在日常生活的某个情境中,得到不自觉的唤醒,从而达到道德情感与习惯的教育。一次,有位幼儿园老师跟我聊到经典诵读在幼儿园开展的作用时,说到了几件小事:一次雨后的清晨,有孩子看到地上许多花瓣时,随口就背诵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意境用得恰到好处。还有一次,一个孩子做错了事情,老师对他进行了批评并鼓励其改正,这时另一个孩子就在后面慢条斯理道:“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至于“融四岁,能让梨”“如囊萤,如映雪”等等以学习、交往、孝悌、励志为主题等社会层面的内容,则分别从幼儿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激发和調动了幼儿的社会认知。诵读基本的原则是:“不求甚解,只求熟读”。南宋朱熹对诵读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ー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口、耳、心皆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重要的诵读教育至今仍然意义深远,让人一生受用。当然,我们在正确选择幼儿诵读内容的时候,还要交给他们科学的诵读方法。
二、形式多样,方便开展
(一)日常教育。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展开,教学时间上做好安排,并在教学手段上辅以图片、多媒体等方式,有目标地针对幼儿开展集体活动,以让幼儿容易接受。集体教育活动内容涉及面广,可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共同发展。设计的集体活动要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学方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遵循《幼儿园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与要求。所选内容,应是与中国古典优秀文化有关。国学经典蕴含着古人的大智大德,小故事中含有大智慧,教学时可把故事引入活动环节,用小故事来帮助幼儿领悟文章的含义,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且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也就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经典国学教育形式上要用情境化的、直观的、游戏化的方式,通过优美的古典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氛围,陶冶情操。音乐是极富感染力的艺术门类,可选择《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等中国古典名曲,教师先制作多媒体课件,再配乐诵读,孩子们听着优美的乐曲,接受经典词句的熏陶,感受古典文学的意境和文字美。社会领域的集体教育活动,比如语言教学《十二生肖的故事》,通过故事中十二生肖的神话来由,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和家人的属相,引导幼儿了解出生与生肖的有趣结合,体验十二生肖轮回的现象;民族大团结教育以艺术活动“民族服装”向小朋友展示我国多民族的不同服饰风采,并引出主题:我们的服饰虽不一样,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中国,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健康领域体操编排中把国学经典小班《三字经》、中班《弟子规》、大班《唐诗新唱》融入其中,朗朗上口的诗句,深受孩子们喜欢,孩子们参与晨间活动和操练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针对孩子的爱好来渗透,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教育,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细节教育幼儿,固化将来的行为习惯,将国学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当中。例如:开辟主题墙“《弟子规》你今天做到了吗”,将《弟子规》提到的一百一十三件事合理使用,制成周主题墙,像经典中的“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主题,我们就要求幼儿做到自己独立做事之前要告诉父母,出门前或回家后要和父母打招呼,每天回家后都要将自己在幼儿园学习到的内容跟父母复述一遍,这样既增进了家庭感情,也达到了国学教育目的。
(二)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环创把国学特色作为某一环境主题,形式可多样,墙饰、吊饰、主题墙、楼梯贴等都可以,内容包括文化艺术、饮食、经典诗画、文明礼仪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楼道吊饰在悬挂的中国结下系绘制经典故事和生活礼仪题材的故事绘图,废旧轮胎做成边框内悬设各式各样的戏曲脸谱,文化扇上贴上剪纸、国画等;家园栏可在边框上设计中国红、青花蓝为载体的中国元素的装饰等;墙体上可以辅以文字说明,墙体内容的制作与收集可以是老师、幼儿以及家长,形成墙体与人的互动;也可以在楼梯上、柱子上一些小空间粘贴三字经、千字文等典籍内容,供幼儿和家长随时诵读。这些环境的创设,相当于同时在美学、科学、社会等方面对幼儿进行引导和熏陶。
(三)亲子活动。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或重大节日紧密相连,引导幼儿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局限于放几天假,出去玩几天,应该从这些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教育意义上来着手。端午节,我们不仅可以在环境创设上悬挂香包、艾草,也可以请幼儿从家里带来粽子和小朋友一起品尝,还可以结合故事和图片、视频,带大家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产生崇敬之情;以团圆为主题的“中秋节”上,我们可以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和宝宝一起过节日,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背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著名诗句,鼓励宝宝把月饼敬献给爷爷奶奶,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验尊老爱幼的美德;春节,我们可以以“红红火火中国年”为主题,在幼儿园包饺子、做手工灯笼、用各种材料剪纸窗花和制作春联等,使幼儿真切感受中国年的各种元素,引发幼儿对中国年的喜爱。大型亲子活动拉近了幼儿园、幼儿及家长的距离,把幼儿的国学教育进一步延伸到家庭中,使家长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经典国学课程的实施,提升了幼儿的文化修养,使幼儿从小陶冶高雅情趣,培养优秀民族精神,使其留下永恒的记忆,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文艺展演。大型文艺汇演中,我们可以在内容形式上把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引导幼儿以音乐、歌舞等表演形式,体验中国文化的优美内涵。如舞蹈《唐诗新唱》、音乐剧《孔融让梨》等节目,这些表演首先要通过很长时间的排练,在排练过程中,老师对幼儿动作、表情的指导能夠引导幼儿体会国学经典的意义;其次,这些表演场面宏大,更能够使幼儿感受到中国文化气势的恢宏。
总之,在幼儿园实施国学教育,把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有效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最终帮助幼儿完善品格,成就人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