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教师节专访丨烟台西关小学:五悦教育 唤醒学生成长内在自觉

教师节专访丨烟台西关小学:五悦教育 唤醒学生成长内在自觉

教师节专访丨烟台西关小学:五悦教育 唤醒学生成长内在自觉始建于1947年的烟台市福山区西关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自2012年开始,因福山区学校布局调整,西关小学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大量中学转岗教师进入学校任教

始建于1947年的烟台市福山区西关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自2012年开始,因福山区学校布局调整,西关小学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大量中学转岗教师进入学校任教,教师队伍中面临着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转变和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差异显著扩大,要求学校育人模式转型,随着城区中心北移,学校生源质量综合能力参差不齐。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唤醒师生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的育人模式探索,以“立根培德,启智悦行”为办学理念,提出了“悦”文化教育理念,倾力打造“悦”文化引领下的“五悦教育”育人模式。

“五悦”引领 推动教育体系革新

“五悦教育”育人模式的核心是“悦”文化。“悦”指的是一种乐观豁达积极有为的心态。“五悦教育”充分整合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和软硬环境,通过五大策略,共筑四维育人目标。“悦”文化强调的是通过激励与引导,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时刻保持快乐愉悦,实现悦己、悦人、悦境、悦行的育人目标。其中,悦己,即接纳自己、乐于发展;悦人,即宽待他人、乐于理解;悦境,即积极面对、乐于相处;悦行,即敢于担当、乐于做事。

国学操广播体操_国学操_国学操天地玄黄台词

“五悦教育”育人目标示意图

在四维育人目标引领下,学校通过建构“五悦教育”体系,以打造“悦读”的书香校园、开启“悦动”的快乐童年、进行“悦行”的体验实践、开设“悦雅”的七彩课堂以及创建“悦目”的育人环境,努力将“悦”文化贯穿和融入于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全过程,从而唤醒学生道德成长的内在自觉。

国学操_国学操天地玄黄台词_国学操广播体操

“五悦教育”体系

细化关键项目 明确“五悦教育”发展路径

“悦读”“悦动”“悦行”“悦雅”“悦目”是构建“悦”文化的具体路径与有效抓手。为此,学校搭建了五大板块和十四个关键项目,建立起“五悦教育”发展路径。五个板块协同,每个版块分别对应若干项目,为“五悦教育”提供着力点;通过各种活动,推动“五悦教育”落地。在各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学校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实践感悟,强化学生情感认同,从而深化自我内省,帮助学生自主生成道德思考、调适心理状态、升华理想追求、转化行为习惯,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

“悦”读 书香校园溢芬芳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西关小学极力营造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茁壮成长。

精选教材,精准化阅读。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中华经典与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相结合,编写了一套五册的《新语文“悦”读考级读本》。依托《古诗链记300首》《成语接龙1000条》,推行集成链记记忆方法,致力开展校园“悦读悦诵”活动,鼓励学生做有“中国印记”的中国娃。

七彩活动,常规化落实。晨诵国学、午读经典、课前吟诗已成学生日常学习活动。开设诵读、赏析、表演社团,丰富学生阅读形式。与新华书店、爱华国学馆开展合作,拓展学生阅读空间。通过开展“亲子阅读”“假期共读”,推进“悦读启智”每日打卡活动。

丰盈评价,多维化展示。悦读考级。在内容上既有古诗古文,又有经典阅读,在形式上采用集体齐诵和单个抽查,流程上采用班级初赛和学校复赛相结合的方式。悦读护照。学校为每个学生颁发了一份“悦读护照”,记录孩子们背诵和阅读的篇目,根据学生的阅读数量每学期评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五个级别。学生还可以凭护照借阅“阅读书吧”“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悦读展示。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读书节,师生同台采用朗诵、吟唱、情景剧、国学操、歌舞等形式,展示一年来“童心悦读”的成果。评比颁奖。学校依托各种活动,进行“诵读经典之星”“国学小达人”等评比活动,鼓励孩子们多读、多诵、多积累。

国学操广播体操_国学操_国学操天地玄黄台词

第五届读书节展演庆祝活动

“悦”动——快乐童年齐飞扬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学校实施了“三三”悦动模式,引导学生快乐运动、健康成长。

第一个“三”,指的是学校每年的三次运动会,即阳光体育运动会、体质达标运动会、师生趣味或单项运动会。第二个“三”,指的是学生每天的三种体育锻炼形式,即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第三个“三”,指的是学校三个兴趣队的训练,即足球队、篮球队、阳光体育队。

“三三”悦动模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悦”行 德育实践正品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悦行”体验活动,引领学生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悦”行活动主要包括:常规教育悦行活动、主题教育悦行活动、体验教育悦行活动三个方面。

常规教育“悦行”活动,“悦(跃)”起孩子成长风帆。第一,行动有标准。个人行为实现“三管住”: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打闹、不推搡,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靠右行、不追跑)。

集体场合有要求。例如,室内卫生要求为:地面净,桌椅齐,桌洞清,黑板及时清擦,废纸专门收纳,物品摆放整洁。路队要求为:快齐静,不张望,有秩序。午餐要求为:文明有序,节约粮食,保持安静等。这样一来,学生的行为目的更具体,成长方向更明确。

第二,评价有目的。学校成立督查组,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严格监督检查,检查结果通过每日通报、每周总结、每月评比、颁发“流动红旗”等形式,激发集体荣誉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之更扎实、更有效。

学校还从小处入手,将常规要求细化成西关小学《悦来悦“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手册》,将学生一日行为细化为十四条规范,通过每周的自评、互评、师评环节,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自觉性。

第三,形式有仪式感。学校把仪式教育作为常规教育的重要载体,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重视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入队仪式、升旗仪式。通过不断创新形式与手段,举办了诸如“点赞新校园,启航新学期” “梦启航,悦成长”等活动。满满的仪式感让孩子们倍感鼓舞、深受教育。

主题教育“悦行”活动,悦润孩子美好心灵。学校少先队除了利用每周一的主题班队会课外,还在双周周五的下午安排了主题教育“悦行”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悦行”活动。举行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新时代好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学习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重大纪念日主题教育“悦行”活动。在建队纪念日、“九一八”等重大事件纪念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受到教育。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铭记这一天”纪念“九一八”事变教育等活动。

节假日主题教育“悦行”活动。孩子们爱过节,爱热闹,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设计情节,最能够触动孩子的心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文化民俗体验活动;在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达到育人目的,寓教于乐,卓有成效。

实践体验“悦行”活动,悦(跃)升孩子自立能力。以传承孝道为目的,开展了“我给父母洗洗脚”“我当家庭小主人”等亲情悦行活动,引导小学生传承孝道。以提高社会责任感为目的,开展了“我就是雷锋”“争做城市美容师”“文明洁净一条街”“交通安全伴我行”等公益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悦享了付出后的快乐。以锻炼意志品质为目的,开展诸如“我能行”远足行动、“拥抱大自然”爬山活动、“我是小把式”农村生活体验等活动。以提升学生自理能力为目的,开展诸如“我的袜子我来洗”、扫地比赛、学擀饺子皮、“安全用药学问大”等活动。以强化劳动实践意识为目的,开展诸如“致敬劳动者,争做劳动小标兵”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勤俭、奋斗的劳动精神。

“悦”雅 七彩课堂展风采

在学校“悦”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中,“育雅生,塑雅师,建雅园”,是我们理想的教育追求。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整合已有的校本课程,逐步构建起“悦”雅课程结构,培养学生“悦于心、雅于行”。

雅趣课程,意在养“趣”。学校创建了每周五下午“七彩课堂”,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课程。除了舞蹈、合唱、管乐、绘画、足球、剪纸、英语绘本、软笔书法、经典诵读等传统兴趣课程,我们还开发了“甲骨字缘”“精武之魂”“京腔叠韵”“巧手心坊”“知乎折也”等系列“雅趣”课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通过开展甲骨文绘画、甲骨文彩塑、甲骨文篆刻等系列课程,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甲骨文的积极性。让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学校一张特色“雅趣”名片。

研学课程。通过精选精编研学路线、研学手册,保证学生真正游有所学,研有所得。比如,我们开发了“探岱宗神韵,寻国学之根”的泰安•曲阜研学课程等以探知、弘扬齐鲁文化为主题的研学课程,“大美甲骨 可爱中国”王懿荣纪念馆研学课程等优秀乡土文化“雅志”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近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家乡优秀文化。

“悦”目 育人环境润身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在学校环境打造的过程中,也将“悦”文化理念融入其中,打造“悦”目的校园环境。

建筑 “悦”目。青龙山下,夹河岸畔,西关小学整体营造了一个“以建筑为骨,以水为魂,以院为神”的诗意校园。整体建筑群落,以连廊为媒介,将院落、操场看台、教室、办公等建筑空间有机融合,使校园建筑布局赏心“悦”目。学校设有综合区、办公区、餐饮区、活动区以及教学区。设施总体色彩黑白灰、橙色与绿色相映成趣,清丽典雅。

绿化“悦”目。校园之中四季花卉“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四季皆入目。师生在校园内指定区域内种植瓜果,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季的经营,换来的是秋季的果实累累,漫步其间,田园诗意,流连忘返。

墙面“悦”目。每一面墙都是一幅有主题的画,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首无声的诗。学校的文化墙,包括了走廊文化、教室文化、餐厅文化和操场文化等,着力于正能量的传播。在走廊文化方面,我们不仅建了多个阅读长廊,加强了“校风、教风、学风”熏陶,设计红色长廊(党史国情教育、少先队知识),以及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爱国教育等文化长廊,使学生思想情操得到熏陶。在教室文化方面,定期更新图书角、墙报、黑板报,一幅幅感人的手绘“我爱甲骨文”手抄报,颜色鲜艳、富有个性,一幅幅精致典雅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新颖别致、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专业性于一体。

国学操天地玄黄台词_国学操_国学操广播体操

墙面文化展示图

在餐厅文化方面,餐厅环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就餐学生:多一份节俭,少了一份浪费;多一份礼让,少了一份拥挤;多了一份温馨,多了一份和谐。

在操场文化方面,运动设施中,操场围栏上,一个个动感的人物,一个个运动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不由自主想跟着“练一练”,时刻营造校园健美育人环境。

“悦”目的育人环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是一部全面、立体的无声教科书,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孩子们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心智得到熏陶,如道德的春雨润泽了童心,促使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五悦”育人 成效初现

“悦读”,提升文化素养。学生每学期的古诗词积累量在六十首以上,课外读物的阅读量人均在百万字左右。2020年起,西关学子参与“书香润烟台”“阅读挑战小达人”活动,打卡挑战成功人数累计700余人次,学校屡获“优秀组织奖”;烟台晚报小记者站、齐鲁晚报、山东省当代小学生小记者站也相继落户学校。有二百多名学生成为小记者,每学期有几十篇文章在《烟台晚报》《齐鲁晚报》《当代小学生》等各级刊物上发表。

“悦动”,提升身体素质。近年来在福山区全区的体质达标检测中良好率逐年上升,近视率呈下降趋势,比福山区全区整体近视率减少1.86%,近视防控优秀率位居福山区全区实验学校第一。连续多年在福山区全区小学足球联赛中,男女队双双进入全区前“四强”。2021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

“悦行”,提升文明素养。学校先后有40多名学生荣获福山区“十佳美德少年”和百名“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孩子们言行举止文雅得体,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西小学子社会责任意识强,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赞誉。

“悦雅”,提升审美雅趣。丰富多彩的 “七彩课堂”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营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在全校形成“人人有特长、个个展才艺”的局面,提升学校艺术教育品质。

“悦目”,提升人文素养。赏心悦“目”的育人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引领孩子们以主人翁精神关心和爱护学校,孩子们珍爱着学校的美丽环境,不乱扔垃圾、自发捡起地上纸屑成了孩子的自觉的行动。

“桃李芬芳植沃土,雏鹰放飞凭蓝天”。西关小学将继续开拓创新,努力推进以“悦”文化为核心的“五悦教育”育人模式,不断拓展内涵,深化效果,让孩子们在西关小学这片沃土上,知书识礼,幸福成长。

(凤观烟台)

上一篇: 如果孔子出生在现代,他会只是一个闷骚的微博达人吗?
下一篇: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