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中小学生的国学教育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趁着年轻记性好,多读些经典,最好能背诵一些蒙学读物与《四书》等,义理以后可以慢慢领悟。我们一直希望能有多一些的国学经典进入中小学课堂成必修课,有系统性,至少能让《四书》进教材。我们希望能多一些国文课,让中小学生能接受到传统语言与文化的教育。我们一直在推动儿童诵读经典,但是发现目前有的国学培训机构或书院只是让孩子们、青少年背诵经典,也大有问题。背诵不能无度。有人把背诵作为学习国学的唯一形式,让孩子乃至青年越学越蠢。只强调背经典,完全在误人子弟。背那多有什么用?没有必要。根本上我们要寓教于乐,要有一些办法让青少年去乐学,同时学国学不是背书就够了,是要让青少年通过接触经典,学会分析与思考问题,提升理解能力与理性能力,特别是要做一个好人,有良知有道德的人。而且一定要引导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西方文明,不能脱离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要全面打好数理化的基础,不能偏废。我们呼吁不能废了孩子们。我曾接待过一些地方上来的人,我了解有人打着国学学校旗号,他们办国学学校或书院是为了敛财,而且误人子弟,害人不浅。有些家长做生意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交给他们,在封闭的学校学习所谓国学。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总是劝他们宁可少赚钱、不赚钱,也要与孩子生活在一起,让孩子进体制内的中小学。但有的孩子赶不上体制内学校的步伐了,很遗憾。我建议学习广东罗定市喜耀粤西学校,该校有理念,有方法。这是按香港学者霍韬晦先生的理念与方法办学的,他们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开心读经典与英语,有爱心有创意与动手能力,把正面的做人的道理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滋润学生,让学生从小培养好的性情,有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潜力。云浮市、罗定市教育主管部门在所属各小学推广喜耀粤西学校的经验。这是正面的经验。
现在大陆各中小学都亟待开出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目前还不能进入必修课,只是选修课。现在各路诸侯都在编各种传统文化的读本(是读本而不是教材,即证明还不能进入中小学正规教育,只是课外读本)。另一方面,中小学又急需教传统文化的师资。
资料图
三、大学的国学院与国学学科
目前大陆各大学有了一些国学院,可以培养师资及国学传承的人才。为什么我们要在大陆的各大学办国学院、设置国学学科?因为大陆各大学的中文系与台湾各大学的中文系(及师范大学的国文系)不同,根本上不读经史。我们再不这么做,将来就没有读懂古书的人。
数十年来,大陆现代高等教育将中国传统学术分割,分别纳入文、史、哲、艺等学科,以至于今日,能够用融通整合的眼光理解和诠释中国经典者愈乏其人。例如儒家五经,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源头经典,但是数十年来,仅成为文史哲专业研究的语料和史料,六艺之古学遂告式微,或许终将泯灭不传。再如,即便在当下条件优特、以科系为畛域的综合性大学,中文系学生也不再认真通读《诗经》,而且坚定地以为,三礼、《春秋》经传绝不属中文院系应该处理的范围;历史系学生也少有系统精读三礼、《春秋》《尚书》者,同时他们一般认为《诗经》是文学书;哲学专业学生则翻翻《周易》,并认为《诗》《书》、三礼、《春秋》不属于其专业内容,绝不寓目焉。而中国古代围绕着儒家经典所展开的内容丰富庞大的小学、经学学术,其考据方法和义理展开,普通文史哲相关专业的学生更是毫无了解和涉猎。因此创立“国学”学科,重新恢复中国古典学术的合理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出能融通、深刻和准确理解中国经典的人才。职是之故,我们才发心办国学班、国学院,培养能读古书及文史哲兼通的人才。
2001年,我在敝校武汉大学开设“国学本科试验班”并坚持至今。10多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与武汉大学相继成立了国学院或国学研究院。2012年,敝院与人民大学国学院等联合发起“全国高校国学院长高层论坛(联席会议)”,首届会议在人民大学国学院举行,当时参加的大约有20余家国学机构,其后在郑州大学嵩阳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武汉大学国学院又连续举办了3届。每届参与会议的机构都有所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全国大学内的国学机构已经有五十余家。但是,在国学机构快速增加的同时,也显示出一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两多两少。
其一是虚体多,实体少。目前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南昌大学等少数国学院是机构健全、教学科研并重的实体学院,其余多为挂靠性机构。其二是研究机构多,教学与人才培养机构少。五十多所国学机构中,目前只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设立国学本科专业,人大、武大等自主设立了国学硕、博士培养体系。还有少数学校在国学研究机构招收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等专业的研究生。
一方面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国学院学生的招生与就业都面临困难。导致这一现状的瓶颈就是国学没有户口,即没有纳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没有名目与代码。而中国各大学的招生、就业与学术研究都以此目录为据。2015年5月出席在敝校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大学国学院院长高层论坛的专家们再次强调国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会学者普遍认为,由国家层面设立“国学”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紧迫性。中国古典学术向以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为分野和基本面目,以考据、义理、辞章、经世为一体之多面,颇有异于西方体系主导下的大学教育学科体系。
学者们认为,即便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在当代西方学科体系中,神学、古典学研究,也都可以独立于文、史、哲、艺之外与之并立不悖,成为西方人文学术和大学教育体制内重要的支脉。中国现代的国学教学与研究,颇类似于西方的古典学领域。在西方,神学、古典学、东方学、汉学等综合交叉性学科各自的整体性得到了尊重。由此可见,即便从当代西方学术体系的视角,“国学”学科也有其设立的合理性。
学者们普遍认同,“国学”学科的倡立,并非要替代现行的文、史、哲、艺等学科,“国学”学术的视野和方法,主要是加强古典语文学(小学)与基本文献的训练,遵从中国古典学术的眼光和进路,例如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的基本格局,考据、义理、辞章融会的学问路子,由小学而入经学、由经学而入于史、子之学、理学与文章之学的路向等等,它是对当下按照西学格局而设的文、史、哲、艺等学科的有益的补充。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把握中国古代学术的精义,全面理解中国智慧,以开放心态与当代全球视野与西方文明及其他文明积极对话,有益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精神家园的建设。
(原载台湾《国文天地》2016年2月第31卷第9期,总第369期,第37—47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