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回答,有点叹气,根本就对传统美学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又想极力表现自己知识渊博的形象,奈何诗词美学,真的是需要专业知识才能解答的,否则一知半解,说的内容云山雾罩,误导人而已!解读中国传统美学,不能单纯拿西方叔本华、康德、黑格尔、歌德那一套理论来套用!
谁说中国没有美学?美学一词“也许”是西方学者最先提出,但不代表中国没有美学概念和理论,不仅有,而且比西方更精辟、深微、透彻,中国只是没有人来完成传统美学理论的“完整统一”而已。
中国古典美学在世界美学体系中自成一派,宏大精深,渊源流长。说它自成一派,为什么?因为中国有儒释道啊,中国的传统美学离不开这三教派的哲学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的资料,大量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之中,我手头就有一本刘勰的《文心雕龙》,尽管它是文学理论书籍,但它里面讲的一些内容就有关传统美学的。当然,美学可不只是关乎文学,还渗透到古老中国的方方面面,文学、音乐、国画、建筑、书法、服饰等等。
如果你说,中国的古典美学,没有系统的整合成完善的理论,我还可以赞同。但这样的工作,不是哪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除非出一个旷世奇才的大宗师人物,他才可能高屋建瓴的把中国传统美学给完善的建立统一起来。王国维这样的国学大师,也只是完成了有关境界论的《人间词话》而已。
所以说,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甚至需要几代人。何况民国以后,就基本没有相关的大师来做这个工作了,后继乏人。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强调一点,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和衍生,跟中国本土的宗教哲学密不可分。比如老庄道教的妙、神、清、逸,比如儒家的浩、雅、中、正,比如佛家的静、空、悟、能。
而且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体现在各种载体上、或者不同时代其审美标准不一样,比如国画,唐代评画,“神”为至高,重其独出心裁的创造性和神出鬼没般的变化性,吴道子是卓越代表。宋元评画,“逸”为至高,重其自然性与自由性,元代文人画家倪瓒为其表率。这两种审美理念,都是来源道家。
再来看文学,比如诗歌方面,佛教到了中国,就本土化了,它演化成十三宗,王维崇敬禅宗,尤其是后期辞官隐居期间,他的诗带着明显的禅意。我在其他答案中已经回答过了,现在再举例一次。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感悟到自然之美,静本身就是一种美。
《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画有画圣吴道子,诗也有诗圣,杜甫。杜甫他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他说他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物淳。”他的作品风格里,作品理念里,渗透的无外乎儒家“浩、雅、中、正”,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些诗里体现出来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美学升华后的思想精神。
中国传统美学的境界理论建立归功于道家、佛教、儒家等众多的学派,有众多的学者、艺术家为它作出了贡献。其中司空图、刘禹锡、王国维三位的贡献尤为突出。
司空图引“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徜复以全美为工,即知韵外之旨矣。
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旨等命题,但没有联系上境界这一概念。刘禹锡则将境与象外联系起来,他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诗者其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晚清民初的王国维在总结众多的诗歌理论之后,确定境界为诗美之本,他说: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境界不只是艺术家具有,普通人也有。王国维说: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只要能感之,就可以产生境界,但只有不仅能感之,还能写之,才能创造出艺术的境界。写之即艺术传达在艺术境界的创造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出于对宇宙本体“道”的尊崇,中国人将美归之于道,又基于对道的艺术诠释,将美归之于道的形态——“意象”和其高级形态“境界”。美在道,亦即美在境界。
境界是道的形式,道只有一个,而境界却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境界揭示道的不同的性质,故而产生不同的概念,主要有妙、神、清、逸。这四个概念,都来自对道的评价,后来进入美学,成为美的概念,实际上,它们均是道的美学别名。
【妙】
我们从妙开始,什么是妙?妙者,真妙也,妙不可言。凡之美者,皆可称妙。
妙首先出现在《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说,道有两个性质:无,有。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有来自无,无生有,因而无比有更根本,妙是对无的评价语。
妙的特性有四,均与道相关:
(1)幽微性:王弼论老子云:妙者,微之极也。
(2)无限性:老子十四章云: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里说的不见其首不见其后,既具空间意义,又具时间意义。不仅如此,这里说的无限,既有宏观的无限,也有微观的无限。道是无限的,就妙来说,主要用来说明道微观上的无限。
(3)虚灵性:南宋的严羽看到优秀的艺术意象具有以实见虚的重要特质,将这一特性归之于妙。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4)难以言传性:老子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妙作为道的性质,同样具有这样的特性。至妙的东西往往是语言难以表达的。
(5)心灵体悟性:对道的把握不能凭感官,也不能用语言,而要靠心灵。这心灵,不是纯理念,也不是纯思辨,而是一种兼具理性与感性、思辨与体验的悟。只有这种悟,才能把握道,也只有这种悟,才能体会妙。
--------------------------------------------------------------------------------------------------------------------------------------------
【神】
(1)无形:《周易》“系辞上传”云:神无方而易无体。周易系辞上传云:无方即无形。
(2)变化: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周易系辞上传:知神就是知变化之道,这无异于说,神就是变化之道。
(3)神奇:周易云: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周易#系辞上传)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
神后来也用于审美,成为审美概念。唐代的张怀瓘把艺术分成三个等级:神,妙,能,神排第一。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这就是说,诗之美就在于入神。达到神这个境地,就达到无以复加的高度。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也说:总其妙在神韵矣。神后加一个韵,韵是作品内在的意味,诗之妙在神韵,也就是说,艺术之美在神韵。
神与妙同为道的评价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神必妙,妙必神。但也有一定的区别:神更为哲学化,而妙更为美学化。神最重要的在变化,妙最重要的在精微。神含义更丰富,运用面更广,妙的含义相对比较确定,只在审美上运用。
神有一个相对立的概念——“形”。当神看做与形相对立的概念时,神就不是一个审美判断词,它成为境界内在的方面、灵魂的方面,由此派生了一个重要美学理论传神写照,这个理论的要点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重在神似。
中国哲学的道,由于哲学派别的不同而有所分野。道家讲的道,重在自然之道;儒家讲的道,重在人伦之道。因这个原因,在对审美境界的追求上,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的范畴:逸和清。
-------------------------------------------------------------------------------------------------------------------------------------------
【逸】
老庄并没有提出逸这一概念,后人却将逸与道联系在一起。清代画家恽南田说: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有,所以为逸。恽南田将无看成逸,那逸就是道了。
逸,作为美学范畴是在宋元才得以凸现的:宋代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把画分成能、妙、神、逸四格,逸格最高。他说: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
从黄休复对逸格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逸具有这样几种特性:
(1)自由性:拙规矩于方圆。
(2)简朴性: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
(3)自然性:得之自然。
(4)独创性:莫可楷模。这四点,最重要的是自由性与自然性,这恰好是道家之道的最为重要的性质。
逸在美学中的运用主要有三:
(1)就创作心态来说,逸是一种不为功利、不拘法度的自由创造。
(2)就艺术处理来说,逸是一种不拘形似、重在传神的审美洞见。
(3)就创作风格来说,逸是一种简约清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4)就理想人格来说,逸是一种幽远淡泊、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元代倪元林跋画云:仆之所画谓画者也,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
是时候祭出李白了,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与他是个虔诚的道教徒有着必然关系,他的豪放飘逸,就是脱胎换骨于道家美学。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大家可以很容易感受,道家美学的风貌。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关于美字,主要有五种解释:
(1)羊大说:中国文化最早开发的区域在西北,那个地方人以羊为主要食物,个头大的羊格外受到人们的喜爱,故羊大为美。
(2)羊人说:中国古代筮术盛行,美为头戴羊面具的巫师,巫师是当时社会上最有本领的人,故为美。
(3)色好说:美字本为媺字,媺为美女,后转训成媄。许慎云:媄,色好也,从女从美,美亦声。媄字后简化成美字。
(4)顺产说:商代青铜器父乙簋上,美字的写法像一个孕妇。为何要将孕妇的形象与羊联系起来?因为羊是顺产的,妇女顺产则为美。
(5)味甘说:说文解字说: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属皆从甘。既然可以用美来解释甘,那么,也可以用甘来解释美。美就是甘甜。
这些解释均符合审美发生学的基本原理。在我看来,羊大说和味甘说应列第一位,这两说与饮食相关,植根于人的自然本性,关系人的个体生命的保存。色好说顺产说应列为第二位,这两说关系人的种的生命保存。羊人说应列为第三位,人之所以赞美头戴羊面具的巫师,是因为巫师是部落中唯一可以与神灵沟通的人物。于是,美就与巫术、祭祀进而礼仪联系在一起了,这种对美的解释就已进入人文层面了。说明美不只是生命的象征,而且是人文的象征。
美字的起源主要是上面五种,美字产生后,也不只是用来表示现代人所认为的美,它是一个正面的概念,具有相当大的普适性。在中国古代,美通常泛指人物、事物的好。在先秦儒家的著作中,有时也相当于伦理善。孟子说充实之谓美,这美其实就是善。不过,也有将美与善区分开来的,论语中,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论语·八佾)
-------------------------------------------------------------------------------------------------------------------------------------------
有人说,中国没有美学,西方有,或者说中国的美学不成体系,半桶水。我在想,难道西方的美学是从天而降的?那也是西方的学者探索整理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它一直存在着,只是缺少完善统一而已。比如说严羽,他生活在宋朝,但是美学自宋朝后,又有了一定的发展。
今天抨击中国没美学,是自己见识短浅。我想说你看过几本有关传统美学理论的书?文学方面不仅古代有刘勰、钟嵘、司空图、严羽、陈廷焯、王国维这些人继往开来,在现代也有叶朗教授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在音乐方面也有嵇康的《琴赋》,徐上瀛的《溪山琴况》。绘画有绕自然的《山水家法》、韩茁的《山水纯全集》、戴熙的《习苦斋画絮》、《魏晋胜流画赞》、《松壶画忆》、《东庄论画》等等.......太多了。
待更·如果有支持,会继续更新的,谢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