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为何过半中国留学生选择学习商科?这个数据准确吗?

为何过半中国留学生选择学习商科?这个数据准确吗?

为何过半中国留学生选择学习商科?这个数据准确吗?懒得看完的可以选择看划线部分跳读,谢谢首先楼主问题没有问特清楚,但是我姑且定义“楼主想问的商科学生”为:学习“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和经济学相关的知识”的,以投资银行,商业银行

懒得看完的可以选择看划线部分跳读,谢谢

首先楼主问题没有问特清楚,但是我姑且定义“楼主想问的商科学生”为:学习“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和经济学相关的知识”的,以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咨询公司等商务机构为职业出路的学生。(后文称为”商科学生“,”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和经济学“统称为”商学“。正如前文所提纯粹”Business“这一学科在美国本科注重培养思维体系和辩证思考能力的大方向下并不普遍)

本人现在在美国东北部top30学校(如果你们看排名的话)读本科,计算机和经济双专业。我所接触的同学包括东部Ivy league学校的本科生以及同级别学校学生(Duke 西北 Gtown等),包括顶级私立文理学院,包括中国人较多在美国有极好口碑的UIUC,Purdue,BU,也包括西海岸较大的中国人较多的公立学校如UCLA,BERKELEY,我不得不承认相当高比例的学生在学习”商科“,或者以金融业为初步职业规划。比例保守估计可以达到30%,各个学校有所不同,文理学院相对比例小。

------个人背景、问题定义和观察角度介绍完毕。。开始解答问题------

我所接触到的学习”商科“的学生群体基本有以下心态或目的,分类不绝对,但是应该说比较客观:

1. 家里让学。父母认为学习商科有助于接替家族生意或培养对商业的敏感,学生本身对于学什么无所谓,而他们事实上在美国也以享受生活为主。往往此类学生自己或者其社交圈内的学生家庭条件宽裕,基本可以满足孩子较高的物质需求。父母或由于管理方法或由于精力对子女没有较强的学术要求,子女对于学术上也没有十分严谨的态度,以完成考试混过4年为心态,而“商学”或许能培养子女对商业的敏感这一猜测成为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安慰和解脱。

2. 学生和家庭认为学“商学”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业,毕业后坐进办公室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介于1和下文所说的3之间的一类学生。

3. 正如前面部分回答所说,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的规划,于是选择了中国人相对有良好基础的以数学为根本的专业类型,例如数学、经济、商学。首先,由于中国人普遍强的应试能力和数学计算基础,经济和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不费力、并且可以相对轻松地取得优异成绩(GPA)。学生普遍认为体面的GPA不论从工作申请还是申请研究生来说都是有益的,于是在没有明确的职业人生规划的前提下,学习一个学着轻松,也不会太水的专业,毕业后有工作去工作,没工作可以申请更好的研究生院以延迟自己做人生决定的期限,学生认为学习”商学“是一个”不会吃亏进可攻退可守“的专业选择。

4. 对于毕业后有相对明确的计划,例如志向选择毕业后起薪较高的金融业、咨询业(本金7万美金奖金0万到5万浮动)的学生:a. ”商学“和未来短期内的职业相关 b. ”商学“容易取得好的GPA c. ”商学“可以使自己有着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以帮助自己的工作申请,例如通过社团活动培养人脉练好英语,准备面试的技术问题(投资银行的面问题在纯经济学中基本不涉及,咨询公司的面试也以案例面试为本)。此类学生或是被丰厚的毕业起薪所吸引,或者将这些岗位看作对自己的磨练,也抱着一种“我肯定不会吃亏”的心态。这一类学生往往成绩优异(GPA3.7/4.0+),对行业信息十分敏感,并且相对思维活跃,爱社交,目的性和执行力很强,给人以少年老成感。

5. 对经济学,乃至社会学、哲学、政治有着浓厚学术兴趣的学生,往往出现在顶尖学校中。这一类学生在高中时可能就对社会发展、经济动向、政治新闻有着较强的敏感度和兴趣,在大学里对此有着较强的学术追求。首先,经济学作为“量化的社会学”,可看做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社会学会需要大量的人文知识例如哲学(绝对的理性价值判断),政治学(某经济学派主张没有政治干预的经济就不是健康的经济),心理学(人类非理性情况下的判断和潜意识习惯)等知识。学生对全方位学术知识的需求在美国顶尖学校获得了最大的满足。这一类学生往往不那么“商”,但是由于是经济学相关,我也在此介绍。

我摆出现实,简单的总结,和一点点主观的推测。但大体上自认是一个比较客观和完整的答案,欢迎补充。

最后打一个广告,想知道留学生都在关注什么 看看:

没六儿 - 最火热的话题与信息

用户都是Top30 school的学生 看看大家都在关心什么

上一篇: 普林斯顿教授:为什么中国学生有这么重的“名校情结”?
下一篇: 中国留学生最多的日本大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