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孙楠夫妇为什么给孩子选择这家国学学校,他说,因为孩子之前太皮了,厌学、热衷打游戏,缺乏责任感,他们无法管教,后来发现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治愈孩子恶习的良方。
△ 这是公开的课程设置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收到过一个妈妈的咨询,他们本身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但是最后给孩子办了退学,去报了一间国学学校。
原因是她综合评估孩子个性比较调皮,考试跟不上,在班里压力挺大的,相比公立小学,国学学校的教学设计更人性化,比如优先让孩子学武术、国学经典、书法等传统文化项目,这对于孩子来说“才是真正的减负”:
我希望孩子能够先懂得如何做人、如何立规则,懂诚信,这比学任何的语文、数学、英语更重要。
当时我就特别奇怪地问她:难道语文、数学、英语跟学做人、立规则、懂诚信是对立的吗?
后来她给我看了孩子的课表,涉及到经典蒙学经典的书目包括:《弟子规》、《百孝篇》、《孝经》、《常礼举要》,我问她四书五经都有涉猎吗?她说:“有的,孩子整天都在背诵”。
她有时候也会跟开心地跟我留言,觉得孩子现在懂事了,上厕所会跟她说“便溺回,辄净手”,吃饭的时候,也会告诉大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她也告诉我一年的学费,差不多要6万,就是一个私立双语/国际幼儿园的费用(其实一点都不便宜,捂脸)。
△ 大部分机构还有收费不菲的一周女德班
但也有让这个妈妈内心产生动摇的时候,前段时间,孩子学校组织了一场以孝行为主题的家校会,当孩子和家长面对面的时候,学校引导孩子去做的“仪式感”,是对自己的父母下跪、致敬。
在那一刻她突然在想,她本身是希望孩子习得如何做人,但下跪仪式却更像是一种示威,她自己都有点招架不住孩子那一叩三拜的“架势”。
所以她来问我,到底这个选择是对还是错?
以为学的是国学,只不过是被“伪国学”骗了
当然是错了。
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以为学的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殊不知千辛万苦送孩子去上的,只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表层的东西。现在很多提倡传统蒙学的机构,以《弟子规》、《孝经》等书籍为底色,其实更多的是旧价值观、旧观念的持续巩固。
《弟子规》的文献来源了解吗?《弟子规》是清代的一位秀才写了让不识字的乡民背诵,从而帮助官府更好地管治民众,核心内容是从当时乡间流传的治家、教子、睦邻的格言为基础,目的是巩固清朝当时传播的伦理观念、社会规则。
△ 百科出处
我反正是不明白了,一个清末秀才编出来的文集,怎么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象征了呢?而且我们现在早已经不是清朝,很多的社会规则、伦理观念都不一样,这类蒙学的教学无一例外就是背诵、背诵再背诵,又难道不是“洗脑”文化的一种?
真的要让孩子去接触这些内容吗?我摘录几段来给大家辣下眼睛:
对尊长,无显能。- 意思是面对比自己年长的人,不要显示出自己有才能,否则就是藐视尊长。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意思是作为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父母,所有行为都须向父母请示取得同意才可以行动。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意思是,父母如果劝谏孩子,哪怕暴力捶打,孩子也不应该反抗,甚至不能心有怨言。
我眼中看到的这类蒙学教堂,原来是以“听话文化”和“打骂文化”为主导,让孩子失去独立任何和思考为目的。一想到这几年来,有非常多的孩子正被热火朝天地送去“钻研”这一类的文献,内心真的是无比揪心。
对了,听说很多“经典国学”,还有很多译本,要发行国外市场了。比如同样是《弟子规》,现在还有漫画版本:
△ 这是法国的版本
我也很好奇,出国后的这些“伪国学”,到底是不是会被当成“真国学”,反而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让大家看笑话了呢?(捂脸!)
所谓“孝道文化”,充其量只是强权统治
像《弟子规》这类的书籍,本身槽点太多,只要深追便会露馅,但为什么还是很多传统国学堂视而不见,或者说看不到呢?这十年来,《弟子规》真的如雨后春笋一般,普及面之广,让人极其意外:
△ 这是台湾学者的研究数据
很多父母本身是喜欢《弟子规》的,说白了就是父母说的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听,不管说对说错,都得感恩戴德,必须顺着、听着,这才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
很多把孩子亲自送去学国学的家庭,大多是因为生活中孩子遇到了各种难处理的问题,皮、不听劝、暴躁、不孝顺。
之前《新京报》去采访把孩子们送读国学学校10年、8年的家庭,无一例外,国学学校更像是“问题少年救助所”,管不了的孩子,就给你了,反正国学文化就是万能膏药,孩子需要被拯救,国学是拯救孩子的最好的“良方”!
在那里,孩子需要学习清理卫生间,不可以有一滴水,马桶不允许用刷子洗,要用手伸进去擦。抹地不能用拖把,必须跪在地上,一寸一寸,用手擦得干干净净。——《新京报》2016年报道
就正如孙楠说的,确实孩子学了《弟子规》听话多了,去了蒙学学校,看起来“孝顺”了,但这是“顺民”,不是“孩子”,拥有这种思维本身便是错误的啊!
父母的权威并不来自于端架子,而是在于讲道理明是非,以身作则、有错就认,当我们把国学和礼教作为管治孩子的武器和工具,凌驾于亲子关系之上,试图去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的时候,这才是一件要不得的事情。
如果读史不能让人明智,无法让人思辨,那么历史所带给我们的影响力就只剩下了思维的束缚、教条的捆绑,那我们的孩子,最终才真的是成为了被时代淘汰和抛弃的牺牲者。
第一批国学班的孩子已经长大毕业了,他们所面对的困难和迷茫,不仅没有成为君子、大才、圣贤,反而连书都不爱看了。
这些孩子功底是在太差了,识字量不行、错字连篇、英语更是处在小学入门水平,一篇八百字的作文写得很吃力,孩子也处在一个相当不安的状态。——《新京报》2016年报道
我们的时代已经不一样,当时代已经变了,我们还停在过去不放手,最后只是扼杀了想象力、没有了感觉力,最后只有长年累月的无意义感空留遗憾。
真正的国学文化,见自己、见众生、见世界
我们国学有没有好的东西?有!必须有。
就以我家两个孩子接触国学为例,他们最爱的是《唐诗宋词》,想听的是《音律启蒙》。
我希望孩子对国学最初的印象,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情,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画意,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想象,这些都是孩子最纯粹对美的认识,以及对文学的感悟。
《音律启蒙》也很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没有任何的管教色彩,平仄起伏,抑扬顿挫地让孩子感受到音韵的美好,这便是饱含铿锵有力的节奏。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晚都会跟两个孩子读一首诗,随机打开一页纸,每一句话都仔细品一品。坦白说,我也也没有给孩子准备太精美的诗词书,就是随手最原始的《新华字典》系列,孩子们却好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天天指着上面的字来问我:
“梅子黄时日日晴,上面的字我都认识,但我不知道它说什么呢。”“空山不见人,不见人是见不到人吗?他去了哪里?”
真正好的国学应该是源远流长的影响,可以让我们以一窥全,通过对国学的接触,从而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学术乃至哲学文理,这都是我们流传下来的文化内涵之一。
它一定是以思辨为基础,去让孩子打开内在的天性、想象力,去碰触那一个浩瀚无垠的世界,让孩子在生活中看到池塘里的鸭,会去感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美好,去想象自己在诗词中领悟到的,让自己的生活更丰盈的细节。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纯粹的,它不以功利为导向,并拥有对天性的包容和鼓励,就如同史家大家钱穆先生所说:
“我哭,诗中已先代我哭,我笑,诗中已先代我笑了,读诗是我们人生中一种无穷的安慰。 有些境,根本非我所有,但诗中有,读到他的诗,我心就如跑进另一境界里,我们不曾见的人,可以在诗中见,没有处过的境,可以在诗中想象到。”
的确,很少有世界文化像中国,把所有的世事沧桑都融入到瑰丽万象的典籍里,让我们借由古人的智慧,去踏遍万水千山,洞察人间冷暖。
这才是真正的“见自己,见众生,见世界”,也是我们真正需要渗透给孩子的传统文化。
让孩子退学去上国学班,是一种父母责任的逃避和转移,这并不是良方,而是毒药。
我们身为父母,理应有为孩子做好教育的甄别和把关的责任和义务,前提是我们也愿意接受符合新时代趋势的新价值观和理念,这可以说是教育该有的三观,缺少了科学思辨这四个字,我们根本谈不上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的去伪存精。
像孙楠夫妇那般,让孩子离开正规的教育,放弃接受国家监管的教育体系,而选择了国家并不承认的机构,这也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任、更是一种对孩子生活和未来的放弃。
这些“洗脑”和“管教”,不但过时、而且也不会给孩子有真正有益的成长。
也希望有相似经历的妈妈能够及时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泥足深陷, 尽早悬崖勒马,让孩子能够回归到正常的校园和体制内,让孩子重新获得最基本入学的权利。
跟大家分享一个资源包,之前跟两个孩子学古诗词的时候,我特地打印了中文和英文的翻译,跟两个孩子一起看。
好处当然是孩子可以同时接触拼音、英文,均距离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和场景,让孩子真的是在品文,而不是机械地诵记。比如当时我家孩子很喜欢的《独坐敬亭山》,我给他们做的小卡片:
其实还有很详细的名师大家的目录,一共涉及了近50个诗人,超过100首诗歌:
大家需要跟孩子一起共赏古诗词的时候,就可以去打印出来,并且找到自己喜欢的诗歌,跟孩子一起品读起来,比如下面这张图是李白的部分诗集的翻译:
所以私信回复关键词“诗歌”,便可以获得这份资料包的地址,想要读懂好的传统文学,也是眨眼之间的事情,我们不妨在家里就可以跟孩子好好学起来。
反正一想到孩子整天在背诵孝廉道义,其实内心还是会挺难过的。教育在我心中,应该是一个长久、细致、需要用平衡艺术的事情,它容不得半点的儿戏。
很多的国学和私塾,恰恰是因为太儿戏。听过很多言论,小孩子没有必要学数学,因为数学太简单了,只要长大了,自然就能学会。
能把数学当成是简单的学科,坦白说,也应该就只有这些不正规的国学私塾敢如此断言了。把教育想简单化的后果,便是让孩子犹如手捧钢筋过独木桥,每一步的负重,都会让孩子寸步难行、战战兢兢。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