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国学入门讲义

国学入门讲义

国学入门讲义形成过程国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诞生既不严谨也不正式,乃是20世纪初在国力衰微、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一部分学者以保留国粹为目的提出的概念。此概念甫一出便饱受争议

形成过程

国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诞生既不严谨也不正式,乃是20世纪初在国力衰微、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一部分学者以保留国粹为目的提出的概念。此概念甫一出便饱受争议,且长期混乱以至今日。

而到了二十世纪末,伴随着功夫热、特异功能热,国学也再度热过一阵。彼时泥沙俱下,国学的涵义被再度拓宽,甚至渐有无所不包之象。

在此背景下,为使更清晰地研究国学,务必先确定国学地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要给国学这门学问一个准确的定义十分困难,因为其诞生于混乱,创立之本意也不是研究,甚至缺少一个主线的发展脉络。故此我会先明辨几点误区,然后尝试给出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首先国学不等于传统文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大体可以归入国学范畴,且当前国学的主体也的确是传统文化。但国学本质上还是一门实用学问,虽然近代以来活力减弱,但依然在适应时代推陈出新,切不能以传统为界,忽略现代化背景下的国学发展。

其次国学不等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虽然这部分内容是大多数人对国学的基础印象。事实上,这部分文艺向的内容在国学里地位不高,属于娱乐范畴,是文化的枝节而非根本,极端情况下随时可抛,并不会有损主体。

最后国学不是哲学,虽然国学里充满了思想性。一则,国学不是一门完全符合西方学科分类标准的学问,并不一定具有强烈的学术特征,这是其与哲学这门成熟学科的最大不同。二则,与哲学专注于普遍性、基本性的问题不同,国学包含有大量实用主义沉淀,甚至包含了大量具体的技术与方法等,并且这些具象的技术与方法又与国学中的思想融为一体,这也是国学的一大特点。

澄清以上三点后,我尝试将国学定义如下:国学是基于中华传统世界观的,对世界的特性及规律进行研究与运用的学问。

从这一描述可以看出,国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特性与规律,而这里的“世界”一词,其实也可以拆分成客观的自然与主观的人心。从这一角度看,国学并非特指那个诞生不过百年的非正式学科名目,而是主要指代自中华文明形成以来的大量文化成果。

研究体系

作为一门非正式学科,国学的研究并不成体系,但在百年发展之下还是形成了一些格局。当前的国学研究可以粗分成两类:

一类是以修身、实用为目的地传承国学内核与成果。这类参与者多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对国学的研究与修行也多为业余,整体氛围鱼龙混杂,但大多数真正百年、千年传承的国学精髓,也多归于此类。

另一类则是用相对正规的学术方法对过往的国学成果进行梳理、还原、挖掘甚至抢救。此类的参与者多为专业学者,有现代化学术体系的加持,成果颇多。但这类参与者的研究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发扬国学,而是近乎考古心态,以致于大量研究者本人对其研究的对象并不认可甚至反对。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去伪存真、拾遗补漏,对于国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实是不可或缺。

至于把国学当成工具或载体去搞事业,自身却既不勤勉修行、也不严肃研究之流,不纳入研究体系之中。

学问特点

国学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重启发甚于结论,二是以宏观指导微观。

重启发甚于结论

所谓重启发甚于结论,是指国学的成果大多是启发式的,甚至很多经典在撰写时就没打算形成结论。通常国学修习都要求后人自行参悟、领会、推演,且不存在标准答案。与之不同的是大部分现代学科,其沉淀的学术成果都是结论性的,也就是任何人看到同一本教材,理论上都只会学习到相同的知识内容,或者说至少不会南辕北辙。

结论式的学术体系,非常适合培养专才。因为结论是与人心无关的,因此所有人都可以学习掌握,甚至按一万小时理论所说,任何人只要花费足够时间,都可以成为领域专家。而在专学专用的基础上,还可以发展出专人专学:让手长的去打拳击、让腿长的去跑步。根据个人特性选择合适学科,可以更高效率地培养领域专才。

但启发式的学术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则形同灾难。因为缺乏结论作为标准参考,甚至过分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所以在这种体系下的学习很难自学纠错。而且因为学习路径的不统一,连同门之间相互参照帮扶都有困难,为师的也很有可能会用不会教。

现实中,相当多的国学研究者都会走偏、走歪、走反,甚至大部分的研究者终其一生都只能停留在语焉不详、故弄玄虚的阶段。又更因为缺乏结论性指导而不易甄别好坏,鱼目混珠之下,最终让整个圈子乌烟瘴气。可以说国学的式微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弱点。

但与结论式培养下以统一的知识实现千人千用不同,启发式的国学培养则用毫无定式的培养路径努力实现着殊途同归。这个相同的归宿,就是成为大才。所谓大才,包容天地人心为大、跨越种族时间为大。不敢说大才必是全才,但至少能从心所欲、无限可能,因此更容易突破自身乃至突破时代。而这个不断突破的过程,就叫做修行。

以宏观指导微观

国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宏观指导微观,这与西学的用微观构建宏观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

个人有个不成熟的观点,即认为所有循古希腊发源、欧洲文艺复兴、然后转播世界的现代化学科,其最基础的理论指导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都是数学。数学是一门公理化、定义化的学科。它强烈追求确定性与可预测性,但又势必会在研究过程中触及不可知或者未及证明的部分。这时候数学化的处理思路是先将不可推论的部分,形成公理或者定义,然后基于公理与定义进行严谨的推理。这种研究思路的奥义在于让正确性自下而上地堆积,只要保证推理过程的绝对正确,那么结论的有效性就只与公理、定义的合理性相关。

而国学则不强调过程的严谨,反而会直接关心结果的正确性。这听起来近乎荒谬,但实践中却常有奇效。不同于数学将世界理解成微观的物质与规律相互作用形成复杂世界的观点,中华传统世界观认为宏观层面存在与微观层面直接呼应的简单规律。遥相呼应的宏观与微观构成两极,而人世居于中,所接触的种种变化多被视为宏观运动不断细化具象的表现。

通俗来讲,国学总是从大局观出发来推论眼前,并以眼前推理与大局观是否适应来作为对错的参考。至于这大局观的产生,却往往从更微观的现象中来,所谓见微知著、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而这种看似无凭无据的大局观,中国人一般称之为智慧。

基本构造

国学的构造并无定论,甚至没有成熟的框架。但大致上还是可以认为国学以道学为骨。这里的道学并非特指道家学说,而是泛指以天下有大道、无所不包的世界观为前提的学说。

我且先从内容与时间两个维度对国学架构进行粗分,以做参考。

天地人

内容上,我参考易经所说的三才,将国学的内容分成天道、地道、人道。

天道是指与人无关的自然规律。这是与西方科学最接近也最兼容的一部分。这部分有大量自然科学的成果,比如天文历法、文字地理、算学术数、医学武术、农事工造等等。这部分内容虽然受时代限制,按今天的眼光看有不少都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总体上注重经验与实证,大部分核心内容还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地道是指人文环境,又或者说是社会。包括先秦时就有的诸子百家学说以及连续数千年的史料记载等等。这部分主要的研究目标是找到人类社会的最终理想形态及其实现方法,而为此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收集、推演、实验等等,也归为此类。事实上有关理想社会的形态与实现方法的思考,在国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几乎是所有过往圣贤都努力思考过的。

人道是指个人修行。一般认为,国学中最核心的命题应该是天人合一。所以可以说,天道的研究是在获知天地的规律,地道的研究是讨论人如何存于天地间。而人道,则是基于前二者的成果,发展出一系列修行的方法与路径,以使个体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符合天道的规律与地道的要求。结合国学重启发甚于结论的特点,人道便发展出了极丰富的修行手段。甚至形成了一个经典循环:通过学习驳杂艰深的知识,提升心性修为,进而领悟更深的道理,然后更快速地掌握更多知识。因此可以认为国学体系下绝大多数的技能,都夹杂着修身的目的。比如养生、中医、功夫等是在修命;而琴棋书画、诗书礼乐等是为了修性。

由此可以看出,天地人三道存在着指导关系,以天道定地道,以地道引人道。

古到今

另外从时间上,我大致将国学的发展归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秦,完整的世界观与大部分的基础理论都是这一阶段成型。

这一阶段的国学呈现出多而不繁、深而不晦的特点。得益于那时候生产力有限,物质丰富程度与社会复杂程度也有限,大量深刻而又旷阔的成果以最实在、质朴的方式呈现,并在战国乱世中得到了大量较量与验证。这一阶段的成果无疑是国学的根基。尤其就地道研究而言,至今国学中有关世界的认知与分析方法,基本都没有真正跳出诸子百家所给出的框架。

第二阶段是由汉至唐,主要的学术氛围与传承生态是在这个阶段成型。这期间有几件重要的事情。

一是百家争鸣的结束。

不同于大部分人的认知,个人认为独尊儒术并非在汉武帝时期直接达成,由儒学统治的学术格局实际上到了唐代才最终确立。汉武帝本人就尊儒术而轻儒生,其曾孙更有“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的名言。东汉末年也曾脱儒就道,谈玄之风盛行,名士以道释儒。更不论魏晋南北朝战乱不休,最终一统的隋唐二国都有明显的胡人做派,算不得儒学昌盛。

二是地方贵族的基本落幕。

汉初时七国贵族还依然保有巨大的地方势力,并通过人才输送的形式保留了巨大的政治实力。到东晋时中国直接出现了贵族政治,门阀兴盛,以致唐初五姓七望能让帝王羡慕。这一期间虽然儒术始终具有官方学说的地位,但稍有实力的门阀都有自身的学术培养体系,大量国学精华都在这一阶层传承。直到唐中期科举制尘埃落定,黄巢又把北方贵族杀得比较干净,除儒学以外的其他学说才真正失去政治价值,传承脉络基本转入民间。

三是民间宗教的发展。

自汉末的道教兴起与佛教传入起,中国才有了比较成规模成体系的民间宗教。而这些民间宗教在经历了各种尝试最终确认了他们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绝无主桌位置的结论后,基本都转向了避世修行的发展路线。这一阶段,主要的民间宗教不断吸收顶尖智力,并各自发展修行体系,从而事实上成为了除官学外最有规模与影响力的国学传承体系。大量国学成果也得益于宗教的吸收而得以在反复的战乱变迁中保留延续。

综合以上几件大事的影响,国学最终形成了以民间传承为主的生态。国人常说的“高手在民间”一说绝非戏言,因为即便“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才是大部分高手的理想出路,但传承的脉络在官方是几乎不存在的。而官方的功利化需求也与国学修行不适应,因此传承主要在民间。

第三阶段是宋到近代,后世所熟悉的作为统治思想并塑造了中国社会生态的儒学其实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才真正形成。

在最终确立了领导地位后,儒学自身也进行了体系发展、兼容吸收、迭代更新,并且诞生了标志性的理学、心学等分支。在这个过程中儒学逐渐挣脱先秦儒学的制约,开始发展成一个具有一定包容性的,真正可以代表官方特色的,有别于民间传承的一门系统化显学。在这个过程中,儒学有着几项重要的发展脉络。

一是对以周制周礼为基础的先秦儒学放下了执着。

事实上,从王莽代汉的失败起,周制周礼在学术层面的吸引力就逐渐下降。而后经历了盛唐转衰与五代十国的乱世,“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彻底成为了官方共识。儒学自此一方面拥抱了未来,丢掉了历史包袱,另一方面又开始全面转向保守。

二是儒学的类宗教化发展。儒学虽然始终没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但确实存在一些类似宗教的发展轨迹。包括对“至圣先师”的神话、祭祀,以及借由礼法对儒生形成的行为约束,还有对道统的重视等等,都是其宗教化的特征。甚至后续儒家也和大部分宗教一样存在类似世俗化的改造过程,比如明代心学发展后,王阳明强调的“心外无物”,就几乎与佛教的“见性成佛”、基督教的“因信称义”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三是对道学的吸收与发展。儒学一方面因为摆脱了对周制周礼的执念,另一方面又因其官方学说的地位,于是开始吸纳很多其他国学成果,进而又一次开启了以道学研究为主的探索。主要体现就是对天理的研究与对道统的更进一步重视。

经此发展,儒学大致担起了官方思想、治国学说等身份,形成了事实上大部分普通文人的国学修行体系,并深刻塑造了中国的社会生态。

第四阶段是近代以后,这时期的混乱程度仅次于先秦,对国学的发展总体上是破坏多于建设,但也形成了新的格局与机会。

近代的学术氛围一方面疑古之风盛行,另一方面还存在不少全盘西化的意见。许多国学成果因为来不及适应新时代被直接当成糟粕丢弃,原有的传承生态也在深刻的社会动荡之下大多破坏。造成了大量国学成果纵有文字传世也因传承中断而难以使用。

但这一混乱时期也带来了深远的机会,甚至从长期来看,有可能起到了断臂求生的效果,反而提升了国学发展的天花板。这些机会来自几个方面。

一是对国学信仰的破坏彻底扭转了过去国学发展中的保守化倾向,摧毁了国学保守化的社会基础,使其逐步回到先秦时锐意进取的节奏中去。毕竟已经顶上了糟粕的帽子,不进取突破就只能被淘汰。

二是西方学术成果与思路的引入拓宽了国学发展与研究的眼界,一方面给国学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西学易学的特性通过交叉培养来降低国学门槛,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三是大量国学成果的丢失也带来了大量形式主义与门户之见的消除,硕果仅存的传承人大多放下了身段,广收学徒,能教尽教,毫无保留。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障碍。

四是国学作为实用性学问,面对历史的大变局,纵有一时的不适应,但终究收获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对象和更大的研究空间,从而更容易在未来产生更多的突破性成果。

修习方法

国学的修习是指学习掌握国学的理论成果,并形成对自身的实际影响的过程。自古以来的国学修习虽有不同法门、路径、方法,都大体的原则是相通的,主要是三条:读经、师承与实践。

读经

由于国学特殊的发展历程,大部分精华成果都诞生自或者启发于先秦时的成果,因此阅读国学经典是修习国学最重要的方法。

另一方面,中文的语言、文字体系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国学经典作为智慧的载体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很大程度消除传承发展过程中的个人私货、时代局限等容易累积偏差的信息。

因此读古籍以阅今世,是国学修习最正统的方式。

师承

国学经典虽然承载了大部分精华内容,但其着实不易解读。一方面是由于国学本身重启发的特点,典籍内容大多存有多种解读,做不到所见即所得;另一方面受生产力制约,晋朝时一万多字的《三都赋》流传都能令到洛阳纸贵,而早在造纸术尚未发明的先秦,实在没办法动辄传承百万字的鸿篇巨制。

因此先秦时的文字记录,说好听了是言简意赅,说现实点就是竹简繁重,只能写笔记,不能记原话。这种模式下记录的内容固然用字精准、微言大义,但绝对不算详实易读。因此国学历来的传承都是既靠典籍、也重师承。一方面师承模式下为师的可以传道授业解惑,补足典籍内容;另一方面这种人与人的直接传承也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是对启发式培养的弱点补充。

实践

国学修习的实践,也就是常说的修行。修行不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知识记录与整理,而一定是从身到心的一种全面实践。

无论国学的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多少空谈无用的糟粕,国学重实践的本质从来没有被改变过。欲得国学精髓,绝不可只学不修、只听不做。毕竟魏晋谈玄之风早已向世人证明了,理论之高、言辞之美决不能印证修为之深。

国学之修为精深者,或能改天换地,或能从心所欲,未有无能为力者,切记。

上一篇: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是否多出自清华(毕业或者任教)而非北大、燕大?
下一篇: 《品读国学经典》:思想浸润与躬身践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