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虹口报数字报刊平台

虹口报数字报刊平台

虹口报数字报刊平台日前,记者专访了赵家璧的女儿赵修慧。聊起父亲赵家璧的虹口之缘,赵修慧打开了话匣子:虹口是父亲事业的发祥地,在他还是大学一年级学生时

日前,记者专访了赵家璧的女儿赵修慧。聊起父亲赵家璧的虹口之缘,赵修慧打开了话匣子:虹口是父亲事业的发祥地,在他还是大学一年级学生时,就进入了位于四川北路塘沽路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半工半读,编辑出版了第一本《中国学生》杂志。大学毕业后编辑的《良友文学丛书》、《新文学大系》等文学书籍深受读者喜爱,发行量不断创高。1937年随着“八·一三”事变的爆发,上海沦陷,父亲被迫离开上海,举家辗转到重庆,抗战胜利后才得以回到上海,进入《前线日报》工作,并将家安置在哈尔滨路258号,同时在不大的家中创办了“晨光出版公司”。执着于出版事业的父亲很快就打开了局面,随着事业的扩展,将家搬入了溧阳路1335弄4号,与曹聚仁一家成为了好邻居好朋友。“文革”时期,父亲被安排到山阴路大陆新村居住。三层的石库门房子,一二层都有别家居住,三层同住的除父母外,还有祖母和舅妈。父亲连放张书桌的地方都没有。直到落实政策后,二层的房间才由房管所分给了父亲。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曾任市政协常委,政协要给他分一套大房子,被他谢绝了。父亲说他就要住在虹口直到终老,要住得靠鲁迅先生近一点。父亲铭记着年轻时鲁迅先生对自己的教诲和关爱,珍藏着鲁迅先生写给他的四十多封信件和有关鲁迅的书籍,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全部捐献给了鲁迅纪念馆。

赵修慧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弟,父母都是很喜爱孩子的人。不但爱自己的孩子,对别人的孩子也如此。他们在溧阳路的家是宽敞的,新中国成立后,母亲是第一任的居委会干部,热情很高,不但义务为居民服务,还将自家底楼腾出办起了民办托儿所,父亲对此举称赞有加。邻居的孩子见到赵家璧总是赵家伯伯长、赵家伯伯短地欢呼雀跃着。在赵修慧印象中,父亲不是埋头读书,不苟言笑的人,星期天会忙里偷闲上街去吃点生煎馒头小笼包之类的点心,时常会带着邻居的孩子一起去吃,还会给这个孩子买顶帽子,那个孩子送本书。看到孩子们高兴了,他自己也似孩子般地笑了。

赵家璧在出版、编译领域是很有建树的“大家”,但他也有着常人的父爱和家庭责任意识。他是家族中的长房长孙,把资助读书有困难的孩子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凡沾亲带故的有困难找到他,一概资助。在国家困难时期,赵家璧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有些购买糕点的“特供票”,但他从不舍得用,总要留着给孩子们。赵修慧是家中四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至今清楚地记得年少时父母对自己的宠爱。还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上海中学住读在校,每周回家一次,回校时父母总是忙着将糖果点心肉松之类的食品装在一个大网篮里让她带上。1951年正值全国“抗美援朝”运动,赵修慧幼小时跟随父母经受过战乱的颠沛流离,懂得和平的珍贵,所以年仅15岁的她立即报名参军,分配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习护理,离开了父母,随时准备上战场。在保家卫国的大局面前,对女儿百般疼爱的父母毫不犹豫地支持女儿参军,父亲还将大量的书籍捐献给了志愿者战士。

今年77岁的赵修慧,如今和丈夫安居在山阴路的寓所。她研读整理赵家璧的《编辑忆旧》、《文坛故旧录》、《书比人长寿》等书籍和资料,她要传承父亲丰厚的精神财富,让更多的人得益。张林风

上一篇: 青年马坚学术理路述论
下一篇: 2020年鼠宝宝取名:那些藏在国学经典里的好名字,值得细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