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学院前身财政信用借贷系始建于1950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学院前身财政信用借贷系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院系之一,期间几经重组更名。1997年财政金融系与投资系合并,组建成立财政金融学院。

经过70余年的积淀与建设,学院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财政金融教学科研重镇,传统学科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新型交叉学科发展不断突破,被誉为“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的领头雁”。财政学、金融学在历次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审中蝉联国家重点学科。自2004年教育部开展一级学科评估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以财政学、金融学为骨干的应用经济学连续4次蝉联全国第一(A+)。2017年和2022年,应用经济学连续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录。

学院致力于培养扎根中国大地、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宽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漫步的卓越财政金融人才。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个(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其中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税收学等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金融、税务、保险),博士点4个(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189人,其中本科生1087人,硕士生850人,博士生252人。伴随共和国的建立与成长,大批杰出财金学子成为推动中国财政金融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学院汇集了我国财政金融领域的一大批著名学者,形成了梯队合理的一流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在岗专任教师95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41人;有13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6位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奖者、11位北京市教学名师。

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办学风格。早在20世纪50年代,学院老一辈学者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金融学教材《货币信用学》和第一部财政学教材《财政学讲义》,以及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货币银行体系的教材《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财政的参考书《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论文选集》,奠定了新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学院编写的《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被誉为中国财政金融理论建设里程碑式著作;由黄达等主编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陈共主编的《财政学》均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长期以来,学院以“大金融思想”和“国家分配论”为代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形成了鲜明的人大学派特色。

学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持续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在历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比中均获评优秀,中心组织的“黄达—蒙代尔讲座”“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等品牌活动极具影响力。重阳金融研究院作为高校新型智库代表,已形成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阵地,稳居全球顶级智库行列。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国际货币论坛、普惠金融国际论坛、财税论坛等各院属智库举办的活动精彩纷呈;《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等系列年度报告广受社会关注。学院构建的多层次智库体系在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全球治理、人民币国际化、普惠金融、“一带一路”等重要领域为国家决策提供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

学院全面实施“国际性提升专项行动计划”,举办了全球金融高端论坛、金融科技国际学术论坛、研究生国际会议等,持续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等多所海外一流大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师生访学、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实质性项目,创设“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金桐全球英才计划”、“中国金融”全英文硕士项目等一系列高水平中外学生国际交流品牌项目。目前,学院已接收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名国际学生。

进入新时代,学院聚焦国家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秉承老一辈学者奠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一流学科的引领作用,涵育“人大学派”,探索一条具有“人大品质、人大特色、人大使命”并彰显时代价值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之路,担当推动我国新一轮现代化建设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为早日建设成世界一流财政金融学院而努力奋斗。

(相关数据更新于2022年3月1日)

上一篇: QS前200学校里面,最不建议中国学生入读的两所英国大学!
下一篇: 摘牌取缔!这所国字头大学竟然是假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