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保证学术公平,本刊自2002年第1期起,全面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所有惠赐本刊的稿件,务请隐去坐作者姓名、职任、服务机构、通讯地址等个人资讯,行文亦请相应注意,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词语。作者个人资讯请附另纸载明。
经过充分准备之后,享誉学界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从今年起全面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学术刊物也开始实行或准备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在中国期刊界欲创世界级品牌的追求中,此一举措将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建设,对中国学术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与世界高水平学刊接轨”
双向匿名审稿制是国际上高水平期刊审稿制度的一个通例。权威学术刊物大都要对所发表的作品进行双向匿名审稿。学界也把是否实行和经过匿名审稿作为衡量学术期刊及其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从2002年正式全面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该刊总编辑秦毅说:“我们的刊物历来就有比较严格的审稿制度,也有匿名外审的传统,之所以全面启动双向匿名审稿制,主要是希望在审稿制度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
《中国社会科学》一直在追求“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刊目标,要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必须在审稿制度方面符合国际惯例。同时,在该刊发表作品的学者们也希望《中国社会科学》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以使自己的作品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得到更高程度的认可。
秦毅说:“从编辑部内部来看,尽管我们有专业水平比较高、学科覆盖比较全面的专业编辑队伍,但是一是受人力所限,二是从目前学科发展的趋势来看,学科划分越来越细,编辑力量不足以准确把握所有的稿件,必须借助各学科的专家帮助审稿。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和试行,今年我们全面启动了双向匿名审稿制。希望通过这项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审稿的公正性,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
“当然,任何制度都不是万能的,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需要与其他的相关制度共同发挥作用。双向匿名审稿制也是这样。我们不能指望这项制度能解决所有的难题。”
“目标是进入SCI社会科学引证目录”
《浙江大学学报》实施这一制度的目标更为明确。浙江大学副校长兼学报主编胡建淼说:“1998年,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合并之时,学术交流、学报的发展追求就是冲击国际标准。一年前,确定了《浙江大学学报》的目标,就是要进入SCI社会科学引证目录。”
1998年至2000年,《浙江大学学报》编辑们默默地做着双向匿名审稿制的一些准备工作,直到今年才正式实施。
该学报编辑部执行总编徐枫女士说:“刚刚实行这一制度时,审稿专家很难请,经常是我们把稿子寄出去,就石沉大海,回不来了,非常被动。经过几年摸索,我们与一些审稿专家建立了固定的关系,状况有所改观。如今,我们已建立了审稿员档案。”她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审稿员档案库。
胡建淼觉得,实行这一制度以来,有一个好的现象是,以前一些优秀教授、学者的学术成果不愿意投向学报,认为档次差。现在这种现象有所改观,稿件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在1996—1997年间,《浙江大学学报》在《新华文摘》等刊物上转载稿量排名约在六七十名,如今排名上升至11名左右。
“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世界经济》期刊,从2000年初便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这在国内经济类期刊中是较早的一家。
目前,有80%的稿件是经专家双向匿名审稿之后才刊用的,审稿专家队伍发展到逾100人。《世界经济》主编何帆说:“这个数字,与《美国经济评论》的600名审稿专家相比还有差距,我们争取今年达到200人。”
对于双向匿名审稿带来的变化,何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硕士生向一家刊物投稿,未刊用。在他继续读博士期间,拿同样的文章再次向这家刊物投稿,还是未用。后来,他在这篇文章上署上导师的名字,在一周内便发表了。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审稿专家和作者均不知对方是谁,以文章作为取舍标准,有利于年轻有为的学者脱颖而出。
看来双向匿名审稿对于推动学术思想交流也有显见之效。在匿名审稿中,谁都无需顾及面子问题,使审稿专家可以单纯地就学术问题充分发表意见,这种以学论学的方式正是净化学风、发展学术所需要的。
(计亚男周伟)2002年3月28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