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节前后,有关运动员体测的新闻相当热闹,出现多位冠军和预赛第一却无缘决赛的状况,虽然对这一新政有诸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游泳接力赛项目上打破了世界纪录,加强体质成为大家的共识。
那么,对全国近3亿名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来说,是否要会刮起“体测风暴”呢?
数据显示,虽然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整体上有向好的趋势,但超肥胖和近视等问题却日益严重,学生阶段年龄越大身体越差的“增龄递减”现象仍然没有改变,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根据上海疾控中心专家的报告,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近视率为53.6%,上海学生近视检出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2005到2018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肥胖率逐年上升,从11.35%上升到18.27%,初中学生肥胖率最高,这些数据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学生的体质现状。
在此背景下,加强中小学生体质的呼声日趋高涨,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强化中小学生日常锻炼、提高体育中考分数、加强体质常规监测等政策密集出台,有些已逐渐落实。
2019年7月初,“关于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对大学生的体质要求是,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
2019年7月26日,关于“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相关内容发布,首次明确了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时间要求:中小学生每天要有两小时的体育锻炼,即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要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离开学校之后到家里也要参加一小时室外活动。据介绍,跟以往过去学校体育文件要求相比,这次对体育锻炼的要求是最明确的。
前不久有关体育中考分数也引起热议。9月21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育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是文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通过体育进中考、进高考,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已于2019年9月至11月进行,按照计划,最新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将公开出版,近期有望发布,这将成为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政策文件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1985年以来,教育部等六部门就联合开展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每5年一次,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全国31个省区市6—22周岁在校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四学生进行调研和抽查,除身高、体重、肺活量、脉搏、血压等基础项目外,还包括跑步、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等项目。
对加强中小学生体质,你怎么看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