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末的时候,西学传入中国,在一片争议中传教士在中国大显神威,在中西历法之争中大获全胜。于是熊明遇黄宗羲等文人闻讯感慨万千,却又搞不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于是只能炮制“西学中源”,儿子打老子嘛,不丢人。
上古之时,六符不失其官,重黎氏叙天地而别其分主。其后三苗复九黎之乱德,重黎子孙窜乎西域,故今天官之学,裔土有耑门。
——熊明遇《格致草》
当年J20服役前,军迷们YY的是几架蔡国庆能换猛禽,7爷怎么和笨重的F15四两拨千斤。
等J20服役后,如果有人YY印度光辉台湾经国号几架换J20,一定会遭到无情的嘲讽。
所谓美国快乐教育也就是这么一出:国内的人解释不了为什么我们起早贪黑最后还是这样,美国人看着啥也没耽误毕业后过得也不错,所以就发明了这么一套说辞,试图解释为什么美国人没我们累还能出很多成果。
这种解释是这样的:平民老百姓,快乐教育,成天玩,然后去搬砖。有钱人,贵族教育,成为领导。
这就和农民想象皇帝用金锄头种地一样可笑。
美国没有户籍制,自然也就不可能摊派到给谁什么样的教育,因为人是长腿的,谁也不是傻子,美国租户享有同样的教育权利。当然,现实中各有各的问题,生源,家长态度等等,注定教育资源无法完全流动,教学质量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而美国的社会流动性确实在发达国家里算比较差的。
但是提到教育,无非就是学前,基础,还有高等教育。
有人认为美国基础教育差,但美国是12年义务教育,每个公立学校学生每年预算平均一万美元。
也有人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差,学费太高上不起,但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87%
如果你不搞清楚基础事实,那么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
美国的私立“精英教育”在网上很少有人批判,那么我们就来重点说一说臭大街的公立学校吧。
总体来说,美国的私立学校水平当然比公立要高,尤其表现在下限上。
原因也很好解释,双方教师数量就有明显差距。私校通常一个班十几个人,公立二十多人。
但如果你拿这个来说事的话……那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教学质量差距客观存在,但这个水平差距远没有网上那般魔幻。
举个例子,藤校的生源里,公立占70%左右,私立占25%左右。
像哈佛这种更保守一些的,差距更大,私立占了35%
而根据20年的统计,美国私立学校就读人数1110万人,公立学校6320万人。比例不到1:6
换算下来差距还是存在的,但没那么夸张。
实际上,比中国城乡差距小。
网上很多人似乎都有这样一种误解,好像中国农村考大学翻身比美国容易,这个我们后面再详说。
干这样说太空洞,那么咱们来举几个就读公立学校名人做例子。
(考虑到文化差异,除非国内非常熟悉否则不举演艺圈例子)
1,詹尼佛·安妮斯顿
New York City's Fiorello H. LaGuardia High School,最新排名361
2,史蒂夫·乔布斯
Homestead High School, 最新排名384
3,Meg Whitman,惠普的CEO
New York's Cold Spring Harbor High School,最新排名268
4,Ruth Bader Ginsburg,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来自布鲁克林James Madison High School,最新排名4255
5,杰夫·贝佐斯,亚马逊创始人
Miami's Palmetto High,最新排名1842
6,Marissa Mayer,雅虎CEO
威斯康辛Wausau West High School, 最新排名4577
7,Larry Page,谷歌合伙创始人
密歇根East Lansing High School,最新排名1449
8,Sheryl Sandberg,脸书COO
来自不养闲人的弗洛里达North Miami Beach Senior High School,最新排名8260……
9,斯派克·李,知名电影人
Brooklyn's John Dewey High School,最新排名5208
10,Susan Wojcicki,油管CEO
Gunn High School in Santa Clara,最新排名180
11,蒂姆·库克,苹果CEO
Robertsdale High School,最新排名3472
12,迈克尔·布隆伯格,彭博创始人
Medford High School,最新排名5586
13,Jeff Immelt,通用电气CEO
Finneytown High School,最新排名6903
14,沃伦·巴菲特
Woodrow Wilson High School,现名为Jackson-Reed High School,最新排名3063
15,麦克·华莱士,知名记者(你懂得)
Brookline High School, 最新排名917
(P.S.华莱士和JFK是公立小学校友,不过乐宗高中上的是私立)
16,尼尔·泰森,NASA天文学家,致力于公众科普(不过国内比较冷)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最新排名52.我们后面还会提到这所学校。
说完了美国的再来说说几个在美国成名的人。
艾隆·马斯克,就读南非Pretoria男子高中,不过虽说是公立高中但也是公立中最贵的,现在每年要两万多人民币,不知道马斯克当年是多少钱。后来马斯克去加拿大皇后大学,QS300开外,当然不是说学校不好,不过国内估计看不上吧。
朱棣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arden City High School,最新排名199
钱永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Livingston High School,最新排名429
巧的是,两位美国长大的诺贝尔奖华人得主都是公立出来的。
扯得远一点的话,中国另一位菲尔茨奖得主是陶哲轩,不过他的经历比较传奇,7岁上高中9岁上大学,和基础教育的关系感觉不大,不过他就读的高中Blackwood High School也是澳大利亚公立。
再说说IT界的两大知名华裔:
苏姿丰,苏妈,AMD掌门人,也是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
说回这所学校,不但是公立,而且有一半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但是出了7位诺贝尔奖得主。
而老黄比苏妈就惨多了。
黄仁勋毕业于“臭名昭著”的Aloha High School,而这家学校在美国参与排名的17000多所学校里,排名可以说是吊车尾。
老黄在这之前甚至上的是行为矫正学校
当然,我知道肯定有很多人会说诺贝尔奖能说明什么呀,那东西延迟那么高,当事人上学的时候基本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事了。
确实,用这样的方法的确很难看出现状,因为大部分人三四十岁的时候还做不到那么高的位置,但反过来说中国也是一样的,这等于没说。
不过我们也可以举一些额外的例子。
比如,美国人最近获得的两个菲尔茨奖,22年许埈珥是在韩国接受基础教育的我们排除掉,而14年的Manjul Bhargava又是公立学校Plainedge High School出来的,该学校现排名1784
可能又有人说他也是八九十年代的高中教育产物,那我们也可以再看一个。
前一阵ChatGPT风光无限, OpenAI三大创始人里,Sam Altman是典型精英教育出身,从小就在最好的私立学校上学。
而Ilya跟着爹妈飘了整个童年和青年,从苏联跑到以色列,又从以色列跑到加拿大,最后在多伦多大学遇到了神仙导师。
Greg Brockman则是出生于一个只有1000人口的小镇汤普森,高中就读于当地的Red River High School
Red River High数学测试水平处于Bottom50%
说说Greg,出身小镇,在美国也算是个“穷乡僻壤”了,学校水平你们也看到了,不过不耽误人家化学奥林匹克夺银。上哈佛一年后转学到麻省理工,又辍学,玩DOTA2开始搞AI,这算不算某些人口中“快乐教育”的典型产物?人家用得着吹“读书改变命运”么?
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桂海潮
我无意于讽刺或者贬低,就像我一直所强调的,我尊重每一个反抗命运的生命。
但是桂海潮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拿过来对比一下。
桂海潮出身于姚关镇,2020年普查人口39562,是典型的贫困地区,所在的施甸县2020年才脱离贫困县。桂海潮从小刻苦读书,长大后终于离开了大山改变了命运。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同样是投入到了全世界最高精尖的工作,阿姆斯特朗可就没桂海潮那么出色了。
阿姆斯特朗生于俄亥俄沃帕科内塔,一个人口只有7000多人的县(今天人口9800人)。
不过阿姆斯特朗比起桂海潮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可以选择离开。
他们一家在阿姆斯特朗出生后的14年里搬了16个城市。
他就读的Bloom High School(现在叫Bloom-Carroll High School)最新排名3845,还可以。
不过比起学业,阿姆斯特朗在16岁就拿到了飞行执照——比他拿到驾照还早。他还是鹰级童子军,按照国内的观念属于妥妥的不务正业。
他也确实不是桂海潮那样的顶级优秀学生,在47年考入普渡大学,只不过成绩平平。朝鲜战争爆发后阿姆斯特朗应召入伍,在朝鲜被击落过。战争结束后阿姆斯特朗返校于55年完成本科学业。
实际上阿姆斯特朗还收到了麻省理工的录取通知,只不过后来经友人劝解不希望离家太远遂放弃。
阿姆斯特朗和桂海潮的差别就在于,阿姆斯特朗永远比桂海潮选择多得多。
他可以搬到更喜欢的地方,他可以去当童子军,他可以16岁考飞行执照,他可以以离家太远为由拒绝麻省理工的录取(什么流川枫行为),他可以大学读一半去参军,回来接着上,可以毕业后接着读航空工程学硕士。
而桂海潮,只要有一步没走对,他就可能继续留在大山里。
我相信桂海潮如果出生在美国一样可以很厉害,甚至更厉害。但阿姆斯特朗如果出生在姚关镇,那他大概率走不出大山。
这就是很多人没有看到的东西,阿姆斯特朗不需要什么改变命运。他就是不读大学,照样可以做一名机长。和他一起登月的巴斯·奥尔德林倒是和桂海潮更像一些。
至于某些人想象中的“中国社会流动性更高”“中国穷人翻身更容易”更是完全没有依据的胡言乱语。在“教育质量与公平”上,中国只有在“辍学率”这一项上领先(并列第一,美国51)。
至于穷人翻身,美国表现不好,只是中国更差。
当然,美国教育是有问题的,而且也很严重,美国人也一直在呼吁进行改革,我也是支持的。
但是中国要嘲讽美国教育就很讽刺了。就算抛开唯分数论合不合理不谈,中国高考和“公平”有一毛钱关系?
两个角斗士,谁输了谁去给老皇帝陪葬。你裸身干翻全甲那你确实是牛,可这公平是从何谈起的?
衡水校长都在给孩子办西藏高考移民,北京一表线比山东三表还低。什么样的人会觉得这玩意儿公平?是因为这辈子没见过公平么?
2001年,同样试卷,北京一表线比山东专科线还低几十分
美国并没有什么快乐教育,只不过有些地方拼尽全力才能得到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属于与生俱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