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中国高校改名史

中国高校改名史

中国高校改名史前身是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的西南交通大学,可谓是高校改名界的元老了,凭借17次校名变更,西南交通大学成为了中国高校改名最多的大学。

近三十年,中国高校“更名之风”似乎一直都存在着。

前身是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的西南交通大学,可谓是高校改名界的元老了,凭借17次校名变更,西南交通大学成为了中国高校改名最多的大学。

“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唐山交通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更名和迁址,17轮校名的依次“角逐”,终于在1972年“西南交通大学”的名字“一锤定音”,成为如今校名的最终版本。

西南交大的改名史仅是中国高校改名史的缩影。

数据统计显示,过去30年,全国近3000所高校中将近一半曾改过名字。1981到2010年,全国79%的高校改过名或因合并除名。每经商学院记者统计发现,在42所双一流高校中,仅有3所建校较晚的高校从未改过名字。

百年前的改名:奠定高校初局

过往百年中,许多著名高校的发展道路上都有过改名的历史。中国近代高校改名的萌芽源自19世纪末期的洋务运动。

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吹响了中国高校圈改名的号角,也标志着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此后,各地旧式学堂纷纷变为高等学府。上海的圣约翰书院升格为圣约翰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

到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多元化。这段时期也迎来了高校的改名潮。1912年起,国民政府实行全国设立大学区,各区中心城市设大学,各省设专门学校的体制。一些“学堂”改名为“学校”,各类“专门”学校,也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

为突出“教授农业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彼时的农科大学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个新名字——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这所学校,也正是如今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与之类似的,还有“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同济医工学校”、“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等等。

在这场改名浪潮中,刚刚改名不久的“山东高等学校”因山东隶属中心城市北京而被裁撤,于在1914年正科两班结业后停办。

没过几年,这些,再一次向欧美现代高校的命名方式靠近了一些——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继承了山东高等学校衣钵的几经辗转变迁,名字最终确定为了现在的山东大学。

当然,有的高校在改名的路上兜兜转转,而有的高校在改名的那一瞬间,便是一辈子。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从那以后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成为中国在命名方面“最稳得住”的大学。

合并与迁址:被动改名之路

到了抗战时期,高校选择改名或多或少都出于一种被动式的“无奈”。

在那时,北京大学红楼一度成为日寇宪兵队队部,南开大学校园几乎被夷为平地,为了保住高等教育的火种,高校纷纷抱团合并内迁,在夹缝中求生存。有些高校选择迁往西南,有些高校选择迁往西北。

西南联合大学就是在当时的战火中在西南成立的,主要由现在的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合并组建。西南联大一路西迁,前后集结了300多位教授和泰斗,打造出了当时中国教育界空前的阵容。

迁往西北路上的,是由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三所高等学府组建的西安临时大学。后来,西安临时大学又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这次因战争而发生的高校内迁,不仅打破了中国原有的高等院校布局,也奠定了战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战争结束后,多数临时组建的大学改回了原名。西南联大的身影也成为了历史,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院系成为了如今多所现代高校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院系大调整再次给了部分高校改名的机会。这次更多的是学习前苏联,回归职业化。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原本同根同源,在1952年的高校院系大调整中由国立中央大学拆分独立而来。前者继承了文学院和理学院,后者接管了工学院。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现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身上,二者的前身都为岭南大学。

这次改名潮,把类似于清华大学这样综合实力强劲的高校拆分的四分五裂。也多亏了它,许多新生力量成长起来。

这次改名潮后的几十年,许多新生高校都发展成为了独具特色、实力强劲的高等学府,成为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基本格局的发端。比如,来自北大、清华的院系合并新组了北京石油学院等“八大学院”。这八大学院后发展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新改名潮:改名就是升级吗?

上世纪90年代,高校们争相抓住世纪末的尾巴,再次掀起了一波改名潮。

这一时期的改名开始呈现出更多的主动性,更多大学争先恐后争抢改名权,唯恐心仪的名字被别校抢走。

从“学院”更名为“大学”,是多数高校一个中规中矩选择,例如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另外一种,是以“国字头”起范儿:北京政法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南京药学院更名为中国药科大学。

大多数高校的校名越改越“高大上”,但也有翻车的,比如四川大学。

1994年,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合并,成立“四川联合大学”,但没过多久后,学校又将名字改回了“四川大学”。

当然,川大并非唯一改名后悔的,陪伴它的还有长安大学。长安大学是由原来的西北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工程学院、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组成。“长安大学”名称启用后,一度被误以为是民办高校,殊不知人家是实打实的211工程重点大学。

2004年,正值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初期,南京气象学院因校名里有个“气象”,在招生时热度不高。彼时信息工程产业热度正盛,于是“气象学院”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的校名虽然体现出了对信息工程产业的追求,但也埋没了自身最顶尖的专业——气象学。

“跨专业”改名的还有河北地质大学,这所多次改名的高校,曾在1996年将自己的标签从“地质”改为“经济”,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到2016年又改回河北地质大学。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更名并不等于造就优质教育资源。百年以来,在校名上能够“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往往是真正有实力大学。

今年,为规范高等学校命名,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办法》强调,高等学校应保持名称稳定,原则上同层次更名间隔期至少10年。避免盲目追随行业的发展变化而频繁变更。

看来,未来高校改名也许不会那么“任性”了。

上一篇: 哪些学生不能去美国留学了?
下一篇: 益阳市博物馆流动国学堂历史文物知识课火热开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