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本科读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空间组合论》的时候,就隐隐感觉到他们那个时代的建筑师,包括更早的老一辈建筑师,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背负一个问题:
如何将西方导入的现代建筑与中国特色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如何在现代建筑上体现中国性?
这问题并不简单,当时的我更是死活想不出任何头绪来。在中国,现代建筑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主流,而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以木构建筑为主流的,现代建筑则是钢筋和混凝土的铁血之躯,这二者实在并不怎么兼容。
西方的过去以石制建筑的形式刻入了人们的集体记忆。混凝土作为人工石,好像材料上形式上和传统是比较契合的。而中国的木建筑在城市几乎没有留存,我感觉从小到大只有在庙里才会见到它们。真的有必要从中提取什么集体记忆像新理性主义一样挖掘一些形式原型吗?
况且,除去这些不谈,建筑真的可以作为一种载体,承载文化吗?
建筑是一种物质结果,是切切实实的体量和空间。如果说文化可以用它来表达,那么,似乎是在认同一个观点:文化是可以被量化的。
这种文化的量化工作并不是没有过,后现代主义做过,新理性主义也做过。
如果说语言文字尚能承载文化,那么我认为建筑形式作为一种语言的复杂度和承载能力则是有限的。因为形式的塑造毕竟还是有规律的,形式的种类还远不如语言丰富。
我们为什么要从一个形式上面读出诗歌?读出爱情?读出中国上千年的文化?这真的可能吗?当然,对于重要而瞩目的项目,存在这样的期望,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我们要清楚,那只能是一种幻想。
何镜堂先生说,他认为这种文化类的建筑要做得抽象而不能具象,就要众口不一,这样才好,这说明你的这个房子可以读出来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承载的情感更多。
他举例了他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有人说像火锅,有人说像鼎,有人说像烟灰缸,有人说像斗拱,但是大家都觉得像的是中国的东西,这就挺好的了,这或许就是建筑承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韩冬青老师说过一句话,文化有四个维度:
长度,(古今)
广度,(中外)
深度,(层级)
高度。(微宏)
这句话对我的启发是:用现代建筑表达中国性这个问题,其实可能是个伪命题。
1.我们一定要去表现的所谓中国性,是不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都等同于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因为文化有长度阿,我们不能总是有这样的误解,中国文化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的文化也应当包含当下,包含此刻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切。甚至,还包含不远的未来。
所以,我们未必要做模仿古代的东西。未必非得提取过去的形式符号。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反映当下的东西。
2.此外,文化应该有广度,应该有包容性,我们应该充分去容纳和吸取现代建筑的西方经验。一昧地非要搞出什么中国特色似乎并不是必须的。
我认为,只要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解决中国问题的建筑,都是中国特色。无需拘泥于形式风格,也不用羞耻于我们学习了别人解决问题的经验。
至于这个建筑是不是美,我想说,你对美的所有判断,建立在两个因素基础上,一个是本能,一个是教养(教养也能够成为一种本能)。也就是生物学讲的: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也就是说,你说美,他说不美,谁说的对呢?都对,你从小生活在他居住的地方,接受他吸收的文化,你可能也就觉得不美了。
你不知道古典钢琴曲哪里好听,是因为你没有通过学习建立那个复杂反射,建立那种教养赋予的感知力。
但是我们作为人类,就有一个绝对共性的环境,那就是身体,我们都有很多同样的感官,同样的基因。这导致我们可能会都觉得某个女孩长得很漂亮,不用别人教你的。这就是本能。
所以去讨论国学中心美还是不美,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因为它或许有点像一个新生事物,虽然比例和尺度仍然是我们可以讨论的问题,但它的出现是我们尚未经历过的教养。美也可,丑也可。
你去问艾菲尔铁塔那个时代的人铁塔美不美,你去问十四世纪的人朗香教堂美不美,其实他们是无力作答的,本能没法给出答案,相关的教养尚未形成。
那么决定它们最终(今天)美不美的是什么呢?是力量阿。是存在的力量。
就像艾菲尔铁塔,痛恨艾菲尔铁塔的莫泊桑那一代人死去之后,新时代的人们从落地出生开始,他们的记忆里面就有这座塔存在了。他们会觉得它不好嘛?我想,不会。因为它的存在也组成了每一个人的记忆,人们会否定他自己的存在吗?当然不会。那些曾经的鲜明痛恨,正是因为那一代人出生开始身边的城市就是一个没有高塔的巴黎阿!正是因为那座铁塔,撕裂了他们的记忆,摧毁了他们的过去,所以他们才痛恨它吧。
当然,决定人们是否喜爱一座建筑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它是否拥有人们渴求的功能, 它是否面相公众开放……比如如果根本就不太懂国学,对国学不是很感兴趣的人来说,或许就觉得这座建筑是可有可无的。而那些挚爱国学的人,他们当然会因为它的存在而欣喜,兴奋之余当然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但那种高,就像之前所说审美的形成所需要的教养,每个人是不同的。其实他们的批判往往是在描述这座建筑和他们自己心目中那座建筑的差异。众口难调阿。
对于我来说,我认为国学中心这座建筑,足够抽象,也足够中国。虽然它的形式语言,或许没办法真正去承载太多太多的内容,可是也已经提供了非常多可以解释的角度。
我觉得它是美的,必然也是因为我受过的教养。所以你如果说它丑,我也不想辩驳,因为我知道我们的争辩其实是我们两个人过去的人生差异之碰撞。人生之攻辩。
也有可能你说服了我,原因是你把你的经历,通过语言输送给了我,我增加了感知的能力,我产生了由你塑造的教养,那一刻,我能感受你说的美。
所以,执拗地觉得自己的观点正确,是因为无法否定自己的人生。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尚可被否定,我还尚能接受新的事物新的观点,享受三观颠覆再重新建立的过程。
所以,请你不妨说说你的观点。
(附图:国学中心中标方案“百柱大成”)
——————————————————————————
我讨论时忘了加上两个前提:假设我们需要一座国学中心,假设它不受上峰领导和施工队的约束,那么我们期待它应该是被设计成一个什么样子的。第一个前提我也存疑,所以我对这个建筑的唯一期待就是这座令人瞩目的现代建筑能反映出中国的特色。
有的朋友认为纳税人的钱该用来做什么应该先搞清楚,什么审美呀形式呀都应该置于其后。我说的的确片面了。只从形式来评价一个设计的确远远不够,可是如果是评价它的存在意义,和评价它的设计,好像是两回事。设计师真的控制不了它要不要存在,设计师只能说假定它存在合理,然后尽可能用设计为它辩护吧。
可能,我潜意识里感觉,这座建筑只有“形式”的意义吧。不过有时候,“形式”的意义也很重要——我又要谈艾菲尔铁塔了。(铁塔原本是一座没有功能的铁塔,策划的功能诸如气象检测等等都是艾菲尔强行加的后来并没有那样用,最后它却成为巴黎象征,每年吸引无数游客)
有的朋友说这个设计真是浪费石材!
我不太了解,但是觉得设计的确应该在形式和造价之间做个妥协,所以就有点想知道最省钱的设计大概会是怎样,最浮夸又会怎样,于是小试身手,先做了个节约用材的设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