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应该知道的国学基本知识,简单地了解儒学的发展史是十分必要的。
儒学的普世价值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人们所认识。她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曲折的过程。儒学的九部经典———"四书五经",也同样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经历了1500多年的编修、补充、完善,才最终确定下来。
由于孔子年轻时曾以儒(替人操办婚丧、祭祀的行业)谋生,所以,当他创立的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的学说为社会所认知的时候,就被称为"儒学"了。孔子创立的儒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孔子以毕生精力整理、删修了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从上古先民的文化遗存中吸收了丰富的观念、主张和行为规范而产生的。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的学生们依据他教授的六经,继续教授学生,传播儒家学说。为了使儒家学说一脉相承,孔子的学生们陆续编纂、著述了《论语》、《春秋左氏传》、《大学》、《孝经》、《中庸》等儒学典籍。到《孟子》出现,儒学日臻完善,成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一家。孔子和孟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史称先秦时期。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称为儒学的创始期。那时,儒家与诸子百家之间并无高下之分。诸子百家的辉煌学术成就,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卓越的思想之光,诸子百家的学术典籍和儒家典籍一样,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15年后,汉王朝取而代之。史称秦汉时期;在儒学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称为儒学的主流文化确立期。尽管秦始皇结束了二百多年的战国纷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做出了彪炳千古的贡献,但他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国策,先是焚书,后是坑儒,使儒学遭到摧毁性打击,儒学典籍也大都付之一炬。秦王朝二世而亡,只延续了15年。
公元前206年,汉王朝取代秦王朝一统华夏。尽管汉承秦制,但汉朝统治者施行了较为宽容的国策,到汉武帝时,采纳了汉代大儒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立国学,设"五经"(到汉代《乐经》已失传,孔子删修的"六经"仅存"五经")博士,使儒学成为官学,确立为国家正统思想。儒学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儒学的主流文化确立期。从此,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文化。与此同时,佛教传入中国;道教产生并在民间流行;中华文明(包括儒学)传入西亚和朝鲜。汉王朝延续了400多年。
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唐太宗推行以儒、释、道三家并立,而以儒学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了隋文帝创建的科举考试制度。唐太宗尊孔子为先圣,下令国学中设庙堂,各州县置孔子庙,并考定"五经"(《易》、《书》、《诗》、《礼记》、《春秋》),颁行全国,又命孔子嫡孙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成为法定注释本,实现了经学空前未有的统一。儒学迎来了第二个高峰期——儒学的主流文化融合期。与此同时,唐朝初年的佛教、道教也都达到了各自的高峰期,完成了儒(儒学)、释(佛学)、道(道学)"三家融合"的历史进程。
公元960年,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五代十国纷争之后,宋王朝建立。史称宋辽金时期;在儒学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称为儒学的主流文化成熟期。这一时期的儒学,吸收了佛家和道家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形态——史称理学——使儒学具有了抽象化和思辨哲学的显著特点。
从公元1206年到1911年最后一个皇帝退位,经历了元朝、明朝、清朝三个王朝。史称元、明、清时期;在儒学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称为儒学的主流文化稳定期。在这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儒学始终被立为官学,居于主流文化地位。元朝和清朝是两个少数民族做皇帝的朝代,也都毫无例外地将"四书五经"确定为学校和科举考试的核心教材,足见儒学居于主流文化地位的稳定。明代王阳明的"心学"又为儒学注入了新思维。
纵观儒学发展史,有三个现象十分值得今天国学研究者的重视∶
第一、儒学自身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理论的能动性和理论的局限性共存的过程。理论的能动性表现为儒家学者不断开掘社会存在的文化现象,升华儒学理论,展现出东方最高智慧;理论的局限性则表现为儒家学者在自身的理论框架内打转,使儒学最终不能与现代理论接轨。
第二、儒(儒学)、释(佛学)、道(道学)三家融合共生的过程,是历史的能动性与历史的局限性共存的过程。历史的能动性表现为儒、释、道三家相互争鸣、相互借鉴而共同发展,包括与诸子百家共生,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繁荣;历史的局限性则表现为儒、释、道三家相互包融了各自的糟粕,使各种各样的迷信杂糅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社会上漫延至今。
第三、儒学被正统化,被权威化的过程,是文化的主流性与文化的排他性共存的过程。文化的主流性表现为儒学是唯一正统的学术,全社会广泛传播,人人敬畏,以致凝聚起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塑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文化的排他性则表现为儒学的僵化和简单化,被利用其权威性压制不同见解,阻碍个性自由发展,以致被利用成为统治者维护其暴政的工具。
儒学是中国产生的本土文化。儒学从诞生那天起,就从不排斥诸子百家和外来文化。正因为如此,形成了儒(儒学)、释(佛学)、道(道学)三家合流,共同支撑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厦和中国传统社会。
2000多年前,中国社会选择了儒学作为主流文化,就是选择了文明,选择了顺应历史前进的方向。这种选择的结果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繁荣与发展,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一如我在本书《自序》中说的那个文化基因——中国人区别于日本人或韩国人的那个文化基因,是任何一个中国人不可以须臾离开的那个文化基因。
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统一了数千年的文化基础。一个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可以改朝换代.可以改变生产方式,可以改变生活方式,但唯一不可改变的,是这个民族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宗教" ——中国人不相信神仙皇帝,但是,中国人相信历史,相信文化,相信亘古不变的真理就在我们的文化中。
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他说∶"对于中国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分开来。"
我们今天学习国学,就是要用今天的智慧区分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从而发现我们传统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东西,用以构建我们今天的价值体系和信仰,构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的复兴是独立文化意义上的复兴,没有参照系可以追随,没有榜样可以模仿,只能孜孜以求地自我探索。所谓独立文化,就是从我们自己积淀了6000年的文化中汲取最闪光最常青的营养,成为复兴的指南,复兴的动力,复兴的助力。任何简单化的追随与模仿,都将给中华复兴造成不可预见的曲折。然而,中华的复兴是不可阻挡的,中华民族的强盛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有6000年的文化底蕴,因为6000年的中华文明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