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英国高校的阶级密码

英国高校的阶级密码

英国高校的阶级密码Image Courtesy: Winchester College英国人在教育上的傲慢与偏见,基于其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和停滞不前的社会流动性。在金钱也难助阶级攀升的英国社会

英国学校放假时间_英国学校_英国学校排名前100

Image Courtesy: Winchester College

英国人在教育上的傲慢与偏见,基于其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和停滞不前的社会流动性。在金钱也难助阶级攀升的英国社会,“读对学校”是塑造个人品牌和自我进阶的必要条件。不过从大学择校到学科选择,典型的英国贵族和中上产的标准与中国人很不一样。许多关于国内盲目追捧的英国中学“贵族教育”,背后的许多“秘密”可能连国内的“专业”留学中介都不知道。

“Sloane大学”,排名并不重要

英国学校放假时间_英国学校排名前100_英国学校

University of Bristol

在大学选择上,中国家长对学校排名的极度重视主要源自学校凭考分排列学生在班级和年级中的位置所促成的虚荣。但对于阶级观念根深蒂固的中上产白人来说,学校综合排名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重视的是这个学校是否算Sloane。“Sloane”这个词专用于形容英国上流社会和中上产阶级的时髦年轻人。除了牛津、剑桥外,位于英格兰的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和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在英国人眼里是“没有考进牛津剑桥”的中上产白人学生的首选,每年两间学校都有40%多的学生毕业于私立学校与贵族公学。位于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St Andrews)和爱丁堡(University of Edinburgh)也是Sloane青年的偏好,前者因威廉王子曾就读于此而吸引了众多美国富家女前来报名,而许多伊顿男孩儿则对爱丁堡大学却情有独钟。不太重视学术的私校和贵族公学毕业生更加偏好Leeds、Newcastle和牛津的Oxford Brookes这几所大学。

大学专业越传统越好,并不需要“学以致用”

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典型的Sloane家庭和私校老师并不鼓励“学以致用”,反倒会鼓励学生选择传统的偏学术专业。在他们看来学术上具有挑战的专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日后可以胜任任何事。记得当年在报考大学时, 我原本想读的是传媒专业,英国私校的老师一句话就让我改报了政治学。她说:“在英国,本科读传媒的最后都去麦当劳工作,你必须先读一个传统专业。”

正因为英国中上层白人在学科选择上的“偏见”,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这些专业总是聚集了许多Sloane年轻人。在传统的英国私立中学与贵族公学的教育背景下,许多人渐渐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人才会去报考艺术与设计类院校。而综合类大学中的商科与艺术史也被看成是学术性不强的专业。许多打算毕业后去投行或基金工作的私校与公学男孩大学会选择读化学、工程或是物理,而不是直接读商科。许多私校生因“年少叛逆”而去报考了非传统学术类大学的文艺类专业,却为自己的履历造成了“硬伤“—— 大多数雇主会“偏颇”地认为私校具有最好的教学资源,申请人却因为没有“好好学习” 才进了艺术类院校,这是一种“失败”。

英国大学中的“阶级秘密”

英国学校排名前100_英国学校放假时间_英国学校

在大海边的Roedean School

记得当年在英国的私立女中Roedean读书期间,我的导师在听说我大学要去布里斯托时两眼一放光,对我说:“布里斯托有许多wealthy cute guys (富有的、可爱的男孩子)!他们都把头发往后梳、穿着低腰的裤子、周末会开车带你去海边度假。” 她边说边激动得直跺脚,继续说道:“记住!他们不仅是cute guys(可爱又好看的男孩子), 而是wealthy cute guys!(富有的、可爱又好看的男孩子)” 导师在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地念道“wealthy cute guys” 的时候那几个音节如石子般向我砸来,仿佛在告诫我:你要是不找一个wealthy cute guy, 还不如去当尼姑!

可是在入学之初,除了在课堂上有一些高冷也不太友好的公学毕业男孩外,在课堂之外的活动上并没有遇到太多wealthy cute guys。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是我住错宿舍了!

在入学前,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高中女校的英国同学一定要执着于申请Churchill和Wills这两间宿舍,它们在我看来设施太破、离校区又太远,加上听信了当时在帝国理工读书的中国前辈的建议:“到大学你会经常和同学约在餐厅吃饭的,住带食堂的宿舍没有必要”。于是我选择了一个离校区近的、设施很新的、可以自己做饭的宿舍。可开了学后,发现宿舍里没有几个私校毕业的学生,反倒有很多人来自公立学校。甚至还有一些带着“仇富心理”,隔壁一个国际学生因为上学开法拉利,就被同宿舍的英国人在车上划了一个大大的脏字。好在这位同学及时向Wills Hall的总管提出了换宿舍的申请,而这位总管刚好是我政治系的教授,他也让我在第二学期搬进了Wills Hall。搬了宿舍后,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我的高中女同学一定要住Wills 或是Churchill Hall——因为私校与贵族公学的的毕业生都在这里。为了严格审核学生是否够格居住在这两个宿舍中,每位申请这两个宿舍的学生都要写一封自我推荐信陈述自己的教育背景和个人爱好。

英国学校放假时间_英国学校_英国学校排名前100

Wills Hall, Bristol

Wills 与Churchill 这两间宿舍之间也有着“等级差异”。古色古香的Wills Hall的创建者因为当初被牛津拒之门外,于是“报复性”地在布里斯托建了一个牛津的翻版——这里的许多传统都效仿牛津剑桥,每周五会要求学生穿黑袍出席正式的“学院晚宴”。住在Wills Hall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私立学校毕业,在此居住的300多个学生中,亚洲人只有4、5个。

英国学校_英国学校排名前100_英国学校放假时间

难得找到一张大学时期的旧照

而毕业于伊顿、哈罗、温彻斯特、Rugby 等公学学生则会住在Churchill Hall。这间宿舍条件破烂、建筑不美,却有着一道布里斯托大学为之骄傲的人文风景——具有贵族气质的、傲娇的公学男孩儿和女孩儿们。

许多在布里斯托就读的国际学生可能到了毕业也不会知道这个学校隐藏的“阶级秘密”, 因为这所大学就像是英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表面上国际化、多元化,不同阶级间实际却很隔离。而在像布里斯托这种由英国中产及中上层白人占据主流文化的学校里,私校与公学毕业的英国白人对国际学生并不友好,他们中许多人从入学第一天直到大学毕业都仍是和中学同学的关系最为亲近。

英国贵族公学与私立学校:比教育质量更重要的社会关系网

与美国常青藤大学所拥有的强大校友网络与校友情谊不同,英国大学校友间的情谊比较淡,可中学对英国人的影响却是一生一世的。不仅是因为对从小寄宿的私校与公学学生来说,中学同学是一起长大、背景相当、知根知底的朋友,中学的文化与“品牌效应”也会贯穿于他们整个的大学时代甚至影响成人之后的生活。记得在布里斯托大学,新认识的人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你高中读的是哪所学校?”甚至是在私校与公学毕业的学生群中,大家区分两个first name 相同的人,都不会以姓氏区分,而是以他毕业的中学——伊顿的James 或是Harrow 的James来做区分。英国人更是能够从对方的口音和个别用词上判断对方是否毕业于私校与公学——许多公学学生在某些用词和地名表达上和公立学校不同。

英国学校_英国学校排名前100_英国学校放假时间

在哈罗公学,以前cricket球队需要穿鸭屎蓝衬衫,而不是传统的白衬衫 Image source:dailymail

若说教育是一个人身份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传统的英国中上阶级的人们来说,大学品牌不过是已有圈层身份塑造的一层“镀金”, 中学才是人设的核心。想通过教育进阶的家庭会发现“上对大学”已经太晚了。出身于中产阶级的 Kate Middleton 虽然是在圣安德鲁斯大学认识的威廉王子,但却是她中学就读的私校Marlborough College 让她具有了符合皇室儿媳妇标准的条件。

英国学校排名前100_英国学校放假时间_英国学校

Image Courtesy: Harrow School

虽然典型的英国中上产认为在餐桌上向朋友公开提问打算安排子女去哪所学校就读显得“伤风败俗”,他们却在孩子出生之前就为子女日后的教育做好了准备。英国与美国对学校的称法不同, 在英国public school 指的是私立的贵族公学,包括Charterhouse School, Eton College, Harrow College, Rugby School, Shrewsbury School, Westminster School 和Winchester College 这七间学校。其它的需要付费的私立学校称作private school 或independent school, 由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是state school。英国社会对不同的公学与私校学生持有固执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偏见, 比方说Bedales这个学校主要出产具有艺术气息的名人、Rugby 的学生都来自cash rich 的家庭、 Stowe的学生过于热衷派对、Wellington 的毕业生以体育好出名,Winchester则以学术强闻名。我之前读的Roedean School, 以前被称为女子的伊顿,很受香港富豪喜爱,所以香港人特别多!这个学校还以出产有风情的女人出名,你们看我就知道了。

英国学校放假时间_英国学校_英国学校排名前100

很是怀念我的母校Roedean能够看到大海的房间

据一份社会调查显示,私立学校的教学未必比公立学校好,但即使公立学校的学生在大学取得比私校毕业生更好的成绩,他们日后仍未必能在社会上坐到更高的位置,也未必能跳出原有的圈层社交,因为他们成长环境是不同的。在英国的中学校友情谊比大学浓厚,学生在毕业后仍然可以用到中学期间积累的关系网,在职业发展上寻求校友们的帮助,我以前读的罗婷女子学校(Roedean School)就有一个Old Roedeanian Association (ORs),每年都会举办聚会活动和线上校友群。而全世界最优越的社交工具可能要属伊顿公学的校友数据库了,数据库虽然向所有伊顿毕业生开放,但必须交会费才能加入。

许多英国中上产阶级隐形的“傲慢”与对人的“偏见”都可以追根溯源,英国社会中的“会员制”传统即是在学生时代就根植于英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牛津大学著名的Bullingdon Club 只招公学毕业会员,剑桥的Apostles社团也几乎仅对公学和私校学生开放申请。此外这种从小“排他性”意识的隐性塑造致使人们很容易根据行为举止(behaviour code)和语言(language code)去判断一个人的出身,并产生固有“偏见”。据英国作家在Robert Verkaik 记者在其著书《Posh Boys: How English Public Schools Ruin Britain》一书中指出:2014年Boston Consulting Group 为Sutton Trust 做的一份报告结果显示,50%的主要银行和70%的私募基金的领导层都是私立学校毕业,讲一口女王英文的求职者更容易被银行和律师等行业雇佣。这致使许多非贵族的男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故意买来象征贵族出身的尾戒饰带,以获得雇主们的喜爱。

本文首发在FT中文网上

文|Luning

编辑|Taffe Tang

上一篇: 青少年国学大讲堂第二讲走进渭南师院
下一篇: 知网织的网,破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