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国学研究中心隶属于人文学院,是以国学研究及传播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机构,由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史学、书法学、中国文学的研究员组成,目前有兼职研究人员6人,顾问1人。

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_国学大学全文原文

国学研究中心隶属于人文学院,是以国学研究及传播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机构,由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史学、书法学、中国文学的研究员组成,目前有兼职研究人员6人,顾问1人。

一、宗旨和职能

(一)宗旨

立足中国本土文化,面向世界发展潮流;

继承以往道德传统,开创未来中华文明。

(二)职能

1、禀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国学精神,博采古今中外各种思想学说之精华,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深入、广泛的国学研究。

(1)整理国学典籍,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不断挖掘国学的深层意蕴,整合并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吸取并消化世界文化的丰富营养,积极阐发堪当未来中国命运的“新国学”;

(2)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在比较中认识本土文化的独特性,确立适合民族心理、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发展战略;

(3)与国内同行、海外汉学家进行交流,开拓合作研究领域。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等各种层次和形式的学术会议与论坛,定期举行国学专题沙龙,等等。

2、普及国学知识,营造人文氛围,提高人文素质。

(1)在校内开设国学选修课和国学专题讲座。国学选修课是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而作为大学基础知识教育、基本人文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自成体系的系列课程,涵盖中国传统哲学、史学、文学等领域。

(2)为电力企业和其他行业普及国学知识。面向全社会举办国学或中国文化方面的培训班。招收、培养研究生,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

3、向世界传播国学和中国文化,向中国引进世界文化,推动中国与世界在文化上的理解和认同、交往和互动。

将国学论著翻译成外国文字并且在国外出版,在国外举办国学讲座和国学研讨会议,发行机关刊物“国心”的外文版,等等,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传播和诠释国学精神。组织国内外同行翻译国外重要学术论著,撰写介绍和评判国外学术思潮专著、论文、教材等,举办外国思潮和文化讲座和研讨会议。

4、创办学术刊物。刊物名称拟定为《国心》。“国心”既是“国学研究中心”的简称和缩写,同时又有“为国立心”和“中国之心”的双重意蕴。

二、研究领域

(一)国学的重要地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都必有其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性。独特性就是个性,或者也可以说是特质,国家的独特性就是国家的个性或者国家的特质。国家本质上是文化的实体,一个国家的特质说到底就是为这个国家所独有的文化。伟大的国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其独有的文化。这种独有的文化是一个系统,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决定这个系统性态的要素,是以符号语言的形式传承下来的一些理念和学说,正是这些理念和学说决定了这种独有的文化并最终决定了国家的特质,因而这些理念和学说就构成了这个国家的国学。所以说,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都有其自身的国学。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国学,那它便不可能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甚至都不可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家,而仅仅是其他国家的一个附庸国或奴才国而已。这样的国家是有名无实的共同体,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不仅不能继承和发展它的国学传统,甚至还导致其衰微或灭亡,那么,这样的国家即便在物质与技术上是富裕和强大的,但在精神上已经衰微或灭亡了。质言之,国学,国之根也,国之心也,国之性也,国之命也;国学即国家,国家即国学。

中国的国学(“国学”一词以后仅指中国的国学)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中枢的中国传统学说,其主要分支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以及种种经世之学,主要文本是经、史、子、集四部。国学为中国所独有,国学是中国之根、之心、之性、之命。中国之为中国,中华文明之为中华文明,其伟大特质即在于国学。舍国学便无中华;国学不兴,中华衰微;国学灭亡,中华不存;中华即国学,国学即中华。

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满怀豪情地将自己简称为“国心”。“国心”具有“为国立心”和“中国之心”的双重意蕴,高度统摄了“国学研究中心”立足本土、再造文明的伟大宗旨。

“国心” 再造文明的高远之志和伟大价值理念将成为华电走向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一流大学的精神支柱和导向性标志。“国心”将时刻提醒每一位华电人,不管学习什么专业,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永葆一颗效法天地、包容万象,坦然赤诚、浩然磊落,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中国之心”。

(二)国学研究中心的历史使命

1、建设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

近代以来,西方强势文明的不断冲击和野蛮侵略,使中华文明一直处于退守和衰微态势,甚至还存在被彻底同化的危险。一旦被西方文明同化,就意味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消亡。中国现在问题成堆,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中国的世界境遇问题,是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的地位问题,是中国如何才能自由和独立地生存发展的问题,是在面临被西方强势文明同化的危险境遇下,如何保持自身一贯的特质或个性的问题。

救亡图存,在于国学的固本开新。大学乃囊括百典、网罗众家之学府。百典和众家之中,国学居于无有其匹的重要地位,大学的第一要务应该是囊括国学百典、网罗国学众家,其他都是其次。这就要求大学必须有自己专门的国学研究机构。国学传统博大渊深,国学经典卷帙浩繁,国学意蕴浚发不尽。整理国学经典,工程浩大而繁难,阐发国学意蕴,任重而道远。目前国内十分有限的国学研究机构显然不堪此任。我校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应该义不容辞,分担此任。

大学乃新民之工厂,新民即开民之新也。返本才可开新,本为何本?国学也。国学之研究和教育是固本开新的基础。没有国学教育之人民实际上是无国家之人民,新民更是无从谈起。新民之实质是开国学之新,因为只有通过开国学之新,才能予以人民新国学教育,从而开民德、开民智、开民力。民德于国家或社会是第一等事,所以“开民德、开民智、开民力”以开民德最为重要,未有民德开而民智、民力不开者。国学教育主要是开民德教育,同时包括开民智、开民力教育。显然,成立“国心”对于我校的新民教育是奠基性的。

凡是世界知名大学,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都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拥有丰厚的人文精神底蕴。“中心”的宗旨、职能和发展计划,是根据我校的发展战略制定的,并与我校成为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名校、强校的发展目标完全契合。

2、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国学是国之心性,国之命根。科教兴国所兴何国?伟大复兴所复何国?答曰:国学之国。科教兴国和伟大复兴是以国学为体、以科技为用的社会运动,是国学的固本开新,这也正是“国心”的宗旨所在。没有接受过系统国学教育的公民,在精神生活世界,实际上是“无家可归”的天涯浪子,“无国可居”的国际游民。倘若如此,新民之说将无从谈起,民族复兴也无从谈起。

3、大学文科振兴的急迫需要。

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底子太薄,人文社会科学底子太薄,品位偏低。“中心”的成立,对于提升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临真博士执笔)

三、组织机构 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蔡利民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哲学博士 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蔡永胜 书法家 学者

邓程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 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佃启 副编审 华北电力大学期刊部主任 学报(社科版)主编

王威威 华北电力大学思政部副教授 哲学博士 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吴高歌 华北电力大学思政部副教授 历史学博士 书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国学研究中心顾问

马临真 华北电力大学思政部副教授 哲学博士

四、发展目标

用5—10年左右的时间,将“国学研究中心”建设成一个在国内有一定地位、在海外有一定影响的国学研究基地。

五、工作动态(近期工作计划)

1、申报共同开设全校公选课《国学经典导读》和《国学精讲》。

2、在华电学报(社科版)发表有关文化传承与国学研究系列学术论文并策划设置专栏

3、面向学生举办国学沙龙。

上一篇: 喜报丨荣登50强!
下一篇: 国学经典导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