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多年,对于我国幼儿园的经营现状有所了解,以下几种幼儿园,千万不能去。
第一种: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千万不能去
如果你看到一所幼儿园给孩子教授汉字算数和英语,这样的幼儿园,已经不需要进一步了解了!因为该幼儿园为了迎合市场,无视教育部禁止小学化的规定,无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甚至不惜让孩子厌学自卑,而通过简单粗暴的小学化教育来博取家长的欢心。
这样的幼儿园已经不是一个教育机构,而是一个纯粹的盈利性企业。由于广大家长并不懂得小学化的危害,只能一味追求表象上文化知识上的学习成果,很多幼儿园便投其所好。其实教孩子写汉字算算术是最容易的,让孩子规规矩矩坐在那里教就可以了,但是你知道这对孩子多残忍吗?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连大脑前额叶都没有发育好,坐都坐不住,你却强行让他们坐在那里规规矩矩地学习?
真正负责任有良心的幼儿园要遵循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养孩子在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社会五大领域的相关能力,虽然这些能力的培养很多都无法直观体现,是隐性的,在家长那里不讨好,但是是符合孩子的身心发育的,是符合孩子的长远发展的。
所以,小学化太严重的幼儿园,千万不要选。
第二种:把国学当成教育特色,但教学方法全靠死记硬背,甚至把传统文化搞出迷信色彩的幼儿园,千万不能选。
幼儿园为了生源竞争,打造自己的品牌,都会给自己的标榜一个什么样的特色。这家幼儿园教国学,哪家幼儿园搞双语,有的幼儿园,甚至标榜自己教太极,并以此为特色。别笑,湖南省娄底市真的有这样一家奇葩幼儿园。
国学是不是好东西?肯定好,传统文化绝对是好东西。但是,应用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一定是要科学化的。《弟子规》、《三字经》里的东西都好吗?适合现代社会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不可否认里面一些习惯、品德确实是需要我们的孩子去学习的,但是完全吸收,实在是不应该,应该要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并把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科学化的教学模式上来,才是正道。
假如你生了一个女儿,你愿意让她在家从父、婚后从夫,夫死从子吗?不愿意对吧!但这就是传统文化里宣扬的三从四德,你说你让你的女儿学这个干什么?
有很多台湾的牛鬼蛇神,到大陆来传播传统文化,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读经,死记硬背。有的家长问:死记硬背会了有啥用?孩子又不理解。
这些牛鬼蛇神发明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回答:孩子就应该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去记忆,比如3—6岁的时候,这个时候把《弟子规》《三字经》背熟了,等到孩子到了理解能力比较好的年龄,他自然就理解了。
这个说法忽悠了大陆千千万万的家长。
这种做法,类似于什么呢?张勋复辟。张勋复辟知道吧?清朝都他女良的亡了,辫子都剪掉了,张勋为了复辟di制,竟然主张把辫子接上去。
传统文化,有时候很容易混淆一些东西,比如说:有的幼儿园在教授国学时,没有剔除国学中关于宗教色彩的东西,这其实是违法的。
第三种:类似传销式的幼儿园千万不能选。
大家对理发店、保险公司那种打鸡血的洗脑式培训有印象吗?动不动就扯着嗓子喊口号:好,很好,非常好。我好你乃乃 的锤子。
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这种洗脑式的培训模式已经侵入了幼儿园。长沙市望城县就有一所这样的幼儿园,这所幼儿园不知道加盟了一个什么样的神秘组织,突然从一家正常的幼儿园转型为一个什么学堂,主要特色就是培养孩子们的演讲能力。我能理解,培养孩子们的演讲能力是对的,但是她们是怎么培养的呢?让孩子们站在台上,挥舞着大手,在台上撕心裂肺的喊?这是演讲?我演你乃乃的锤子。
那些孩子每吐两个字,就把手放肆放下压一次,比如说: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这句话要把右手从上往下跟剁菜一样挥舞至少三次,落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像极了那些搞传销的人给台下的人洗脑。
这些孩子培训出来之后,虽然能够在大众场合,拿着话筒站在台上挥舞着手大声喊叫,但真的跟演讲没有半毛钱关系。只会让这些孩子看起来不像孩子,着实让人看得难受。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让孩子像个大人一样的讲话,那是最令人生厌的。如果想知道这种洗脑式培训的效果的,我这里有视频,大家想看我就传上来,需要我到电脑里去找一下。
第四种:对幼师苛刻,幼师普遍缺乏幸福感的幼儿园不要去。
如果你发现你去的这所幼儿园,幼师们普遍情绪不高,多半脸上有愁容,经了解后幼师们在这所幼儿园的平均工作时间低于3年,这样的幼儿园,不要选。
为什么?这所幼儿园的幼师流动性极大。甚至可能出现,孩子们每个学期都要换老师,还有学期中途换老师的现象。
造成幼师流动性高的原因只有两种,要么钱少,要么不开心。你一定要相信,那些虐童的幼师中,99%都是因为对工作不满,情绪化严重,且从业时间不长。如果一所幼儿园,幼师流动性大,说明幼师的幸福指数偏低,那么这所幼儿园的薪资待遇也会偏低,团队氛围更是偏差,所以留不住人。你想一想,把孩子交给一个这样的环境 ,你能放心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