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篇,推荐一下国学领域值得推荐的书籍。
如果你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学术感兴趣的话,那么不妨来看看这个回答。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也请多多指教,毕竟我还是更偏古代文学方向的,浮生万千,幸会矣!
中国古代文化入门:
章太炎《国故论衡》
“国学”一词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的演讲,它以先秦经典和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宏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体系主干,其内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追溯中国人所撰写的文化史,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应该是创世者。该书取名“文化”,并非现在所讲的“大文化”范畴,而是古义的“文治教化”。
陈登原《中国文化史》
1935年,陈登原的《中国文化史》出版。颇值得一提的是他写此书的意图——在“后序”里他写到,是因为“某氏”所撰的《中国文化史》“于心未惬”,读起来不够意思,于是“妄思一奋庾公子斯之勇”,自己来写一部。
“某氏”,说的是柳诒徵。
柳诒徵,吴宓口中的国立东南大学教授人才之“第一人”,正是陈登原在陈东南大学读书时的历史老师。这年陈登原36岁。
1932年柳撰《中国文化史》出版,三年后陈撰《中国文化史》亦出版。
不服,来战。多说无益。
这不啻为一个时代学术环境之自由的注脚。而战绩是,柳氏《中国文化史》和陈氏《中国文化史》皆成经典。
钱穆《 国学概论》
在上个世纪20年代,“国学概论”这门课程是中国各类学校必开的一门课程。
当时在无锡有这样一名中学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把这门课程的教案汇编成了一本教材,名曰《国学概论》。
这名教师,名叫钱穆。
说是入门,其实这本书并不简单。钱穆先生并不是把经史子集以国学的名义,简单地罗列起来加以论述,而是按照中国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从学术思想、学风演进等层面,一一进行介绍。
钱穆先生在后来所著的《孔子与论语》、《先秦诸子系年》等研究中国学术思想的专著中,都是以《国学概论》这本书为纲,加以补充、完善而成的。
这本书作为钱穆先生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提纲,其学术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啦。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本书是王力教授主编的一部非常传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通论性经典作品。在半个世纪之前编写这部书稿的时候,就动用了当时中国所有的古代文化研究领域最顶尖级的专家。那些响当当的名字,王力、丁声树、朱文叔、洪诚、殷孟伦、陆宗达、张清常、冯至、魏建功、姜亮夫、叶圣陶,各个全都是今人难望其项背的大师。这本书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中国古代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想要了解古代文学却不看这套书,真的是巨大损失呀。这套书算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一大官方教材啦,反正想考古代文学研究僧的曈曈是拿这套书来背的(◍ ´꒳` ◍)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新著(上中下)》(三卷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三个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我最推荐章版,章版研究性略强,与袁版重“文学性”相比,它更重“人性”,以此为出发点,该书必然会打破许多固有观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更是促使读者进行深入研究的动力。
学文学史这事,本来就是要广泛看各家之说,才能逐渐建立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对袁版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在今人所编的文学通史中,首选章版。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袁版强调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必须注意文学自身的特性,注意文学的审美价值。采用多元化的视角阐释文学现象,并表现文学史的“当代性”。
游国恩《文学史》在开篇序言《说明》中强调“本书的编者力图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则来叙述和探究我国文学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所以有一点,游版的古代文学史意识形态过浓。
王力《古代汉语》
章太炎先生曾说治国学必须“通音韵、明训诂、辨形体。”《说文解字》《尔雅》必读这我不赘述啦,如果是入门的话这本书必看。
还有我摸着良心感慨,训诂学真的不简单啊啊啊。
王富仁《古老的回声》
一本书讲了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王富仁先生是一个思想家,他的解读,既有思想启发性,也有情感的生命性,可以一读。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难度很大,但是鲁迅先生的见解确实卓尔不群,对小说感兴趣的,强烈推荐看看,你能体会到鲁迅从“文学性”出发,对于文学词采好的作家,都评价很高的。鲁迅先生雕琢文字,自然品鉴古代小说,也注意“炼字”了。此外本书可结合夏志清先生《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浦安迪先生的《中国叙事学》,或者龚鹏程老师的《中国小说史论》,放在一起参考,能够极大的激发你的思维能力。当然,西方和港台的一些学者论述中国文学的观点,可能会遭到抨击,所以,注意批判性地吸收这些观点啦。
许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
本书是论文选集,经典名家,和现当代文学是一套丛书,含金量非常高,值得认真去啃。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
请认准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学古代文学,岂可少了古代文学作品?如果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读那么多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先从这套书入手啦!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
1944年朱东润先生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详备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朱先生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初步确立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框架,在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必须强推!
中国古代历史:
吕思勉 《中国通史》
内容比较少,但字字珠玑。如果时间比较少,建议看这版。但如果是专业底子太薄,先不要读吕思勉版,容易产生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感觉。
钱穆 《国史大纲》
书乃经典,主张用“温情与敬意”看中国历史。但要有啃完两本“竖排繁体”,并且文字不那么白话文的大书的心理准备。
张荫麟《 中国史纲》
被誉为天才之作。但这本书严格说来并不是“通史”,张荫麟先生英年早逝,这本书只写到东汉。可惜啊,可惜啊!
《剑桥中国史》和《哈佛中国史》
这几套书既可以整套作为通史来购买,也可以挑几本作为断代史来购阅。这种“断代史”式的创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保证了专业性,每段历史都可以挑选第一流的学者来写作。并且,外国人看待中国历史的角度又和我们本国人不一样啦,也是一种视野开拓。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说起民国政治学者,不少人已经湮没无闻,但学界一般尚能知道萧公权和张奚若。
萧公权的学术生涯虽然是研究、传播和发展在西方成长起来的政治思想,但他也赋有很深的国学修养,这不仅表现在他呕心沥血的著作《中国政治思想史》等有关中国政治源流的开创性研究,同时也表现在他的中国格律诗的造诣中。他写了大量诗作,常与吴宓唱和。仅在在成都的几年,他就写了九百多首诗。 抗战年间在成都的燕京大学,有所谓“四大名旦”:陈寅恪,萧公权,吴宓,李方桂。这几位教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吟诗作赋,酬唱应和,是为一时佳话。这种人文景观,几成绝响,很难复现于后世了。
中国古代哲学: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
这本哲学史我认为是最值得推荐的一个版本
这是当今哲学大家劳思光先生在中国哲学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作者通过其独特“基源问题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将上下数千年中国哲学的内涵,条分缕析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这本书考据方面的详备,思想方面的深邃犀利都胜过内地的各种中哲史,劳思光的《中国哲学史》在内地的声名是比不上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的,有趣的是书一开始劳老爷子就对冯友兰很不客气,对胡适反而口下留情。三大卷里几乎是处处抓着冯友兰的辫子不放,想来是真的骨子里瞧不起冯了。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虽有争议,历史地位仍在。
胡适作为一代民国大师,首先引入西方的分析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读下来一点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有些地方甚至非常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中国哲学史大纲》严格上来说只有上半卷,因此内容仅截止于先秦哲学,可这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地位。它所引起的震动,不仅仅是哲学史研究本身,而是中国当时整个的文化思想领域。就史学界而言,这部书除了在使用了证明的、分析的、系统的等研究方法而给予当时的史学研究以极大的影响和启迪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的启蒙作用。人们开始从中认识到,历史学必须建立在有所依凭的、可信的材料的基础上,摒弃杜撰和编造,只有追求历史的真实,才是科学的历史学。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争议更大…………但作为经典,它仍应有一席之地。
冯友兰的哲学简史,读起来稍微好些,不像胡适先生的那么咬文嚼字。而且后半本更生动有趣,加入了各种新学派的思想,还有跟西方哲学思想的对比讨论。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冯友兰是理学即新儒学学者,属程朱一派。胡适讲中国学哲则是一种旁观者的角度,从外界哲学大背景中看中哲。前种视角有助于了解其本然,后种视角则可帮助我们从外部观之进行批判性思考。两者可以相互佐证和思辨。张岱年的视角则介于这两者之间。所以完全可以三本书联合起来对照着看,也许你会有更深的领悟。
中国美学:
李泽厚教授的《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华夏美学》,合称为《美学三书》。
这三本是最有名的,基本每个学习美学这门课程的学生都要看。与宗白华教授的《美学散步》一样,是中国学生的美学入门书。
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 论语今读》、《美学三书》等著作。不管怎样,李泽厚都是大师。
宗白华《美学散步》
自称是“美乡的醉梦者”的宗白华老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其一生最重要的美学华章。这些篇章,可以视为宗白华先生终生徜徉于美学殿堂的怀念。
朱光潜《谈美》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的鼻祖,他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美学系统。另外,他也把西方美学在中国进行了普及。《谈美》写于1932年,又叫《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是以书信的形式给青年人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共15章,围绕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逐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艺术化。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在撰写《中国美学史大纲》时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不限于”“美”,而是“人类审美活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不是“美”,而是“审美意象”。
这些概念看似简单,但从一本书的厚度来归纳得出结论就不简单了。
如果你有时间,翻翻看目录,然后从自己喜欢的部分直接开始读起都是可以的。当然最重要的是,本书也非常通俗易懂啦!
中国文化何其浩瀚,这里推荐的著作只是沧海一粟,如能给大家贡献一点有价值的内容,也是我写这个回答最大的一点荣幸了。
附上关于苏轼的万赞回答吧:
以及内容以李白诗歌为主的回答:
我是曈曈,文学/历史/古琴爱好者,如果你也喜欢文学,那么可以点个关注交个朋友啊。
浮生万千,幸会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