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万名网民大调查:超过44%网民常看论语(图)

万名网民大调查:超过44%网民常看论语(图)

万名网民大调查:超过44%网民常看论语(图)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因成立首家国学研究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6月1日,新浪网和中青在线等联合举办了以“作为中国人,你离国学有多远?”为主题的大型调查,截至昨日下午2时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因成立首家国学研究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6月1日,新浪网和中青在线等联合举办了以“作为中国人,你离国学有多远?”为主题的大型调查,截至昨日下午2时,参与调查的人数已达一万两千多人,记者就其中表现出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学习:

近70%的人靠自学

在“您现在能完整背诵几首古典诗词?”问题中,45.75%的人选择了10到50首,占据了绝对优势,而能背诵50首以上的只占到了23.01%,选择“一句也不会”只占到0.48%。在“您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煻嘌。牎钡牡鞑橹校�答案有些令人吃惊:有69.65%的人选择了“自学”,占据被调查人数的第一位,而占据第二位的“学校教育”选择的人有51.42%,而仅有17.46%的被调查人将“家庭教育”选为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

调查显示,多数被调查人对国学内容还是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多接触这类知识。在“如果有人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班’,您或者您的孩子会去听吗?”的问题中,选择“可能会”和“我们都会去”的分别占到了37.1%和36.47%,而表示“自己不去会让孩子去”只占到6.77%。在对“如果你出门旅游,你通常最喜欢游览哪类景点?(多选)”的选择中,选择“历史人文景观丰富的景点”的占到了76.27%,比“自然风景优美的景点”76.1%的选择率还多一些,显示出更多的人喜欢到充满传统文化内涵的地方去旅游。

专家解读: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徐友渔认为,近70%的人靠自学来学习传统文化,这是个很有趣的答案,它反映了我国教育目前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一下子也扭转不过来。“但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学校的教育功能必须加强,有了名师的指点肯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国学所涉及的内容。”

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即将进入人大国学院执教的袁济喜表示,要改变这种状态,不仅要加强学校教育,还应该加强学前的家庭教育。

现状:

常看《论语》者超过44%

在对国学的认识方面,对于“您怎样看待国学?”的问题,54.73%的人认为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认为“是一门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只占到了14.85%,同时,有81.58%的被调查人群将“我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中国人最自豪的事情。

在“您上学的时候对《论语》、《孟子》的篇章感兴趣吗?”的问题上,选择“很喜欢,现在还经常看”的占到了总人数的44.21%,占据了第一位,选择“很枯燥,当时就不喜欢”和“不记得是否学过”的仅占到了7.04%和5.67%。同时有高达43.59%的人表示最近一周曾读过古文或古诗词,但表示一年没看过的也达到了21.94%,在比率上占据了次席。而认为国学修养对日常生活有帮助的也高达75.78%。

专家解读:

对于这些数字,徐友渔首先认为,很多人将国学等同于传统文化是不准确的,“但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不能强求他们按学术界的观点来理解,理解成传统文化虽然不准确,却有利于他们对国学的兴趣和关注。”对于经常看《论语》、《孟子》的达44.21%这个数字,他非常吃惊,“我不敢相信这个数字,这和我的印象是不符合的。”他表示,出现这么高的数字的原因可能是受调查人群的学历水平比较高的缘故。

袁济喜同样表示,媒体和一般民众将国学和传统文化混为一谈。他同时表示,将国学仅仅理解成儒家也是不准确的,“虽然儒家思想占了主导的地位,但国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对于高达44.21%的调查者称经常看《论语》、《孟子》,他解释说:“作为元典文化,《论语》、《孟子》中的价值观念已经有了民族无意识的特点,很多民众自觉不自觉地接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认同度高

该调查还列举了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供网民选择自己最认同的(多选),认同度最高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68.8%的被调查人选择了此项,同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认同率达到了67.48%紧随其后,“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认同度也比较高。认同度最低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1.22%和7.06%。

专家解读:

袁济喜表示,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价值信念,最早由清代顾炎武提出,现在作为一种爱国主义已经深入人心,已经不是纯儒学或者国学的范畴。

徐友渔也表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些观念并非儒家的核心观念,儒家的核心价值内容是“仁”。但他对这个调查结果非常理解,“因为这些观念已经超越了纯儒家的范围,成为了一种更普遍的价值理念,很多并不了解儒家的人也可以认同它。”

继承国学:

84.14%被调查者

支持学校增加国学课程

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国学在当代遭遇了严重危机,应该采取措施弘扬传统文化。其中,认为国学在当代中国发展危机重重的占到了65.64%,认为完全没有危机、很兴盛的只占1.47%。在继承发扬国学传统的地区差异性调查中,有43.74%的人认为台湾在继承发扬国学传统方面做得比较好,认为祖国大陆做得比较好的只占11.39%,而认为“都不怎么好”的占到了20.4%,认为“都很好”的仅占0.96%。

在“最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措施�煻嘌。牎钡鞑橹校�高达84.14%的人认为应该增加小学、中学、大学的国学必须课程,“整理出版经典的中华古籍,价格优惠让人人买得起”的支持率也达62.09%,此外,高考应设立国学修养综合试卷、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大力推广“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定期搞包括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在内的“中华国学知识”大赛等建议也获得了30%以上的支持率。

专家解读:

徐友渔认为,目前的国学状态确实可以用“危机”来形容。“国学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遭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国学的发展实际上还是比较好的,这一点我和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意见是不同的。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内地在对国学的某些内容是否定的,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都没有机会接触到国学的内容。”他介绍说,他在和一些台湾的学者交流的时候,感觉两地学者的国学根底差别还是很大的。他表示赞成在中小学课程中,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袁济喜也对这些措施表示认同。他介绍说:“我曾经做过实证调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是注重人格教育的,这个特点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他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很多学生家长甚至学校都认知的观念,在理科学生的课程表上,国学的科目很少,即使有也大多流于形式。

质疑:

此次文化调查是否有意义?

记者发现,这次调查引起了的反响非常大,截至昨天下午2时,已经有12959人参加了此次调查,除了投票踊跃外,很多人还发贴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中不乏对此次调查的质疑。

一位网友质疑说:“有关国学的问题这么复杂,这种简单的调查其结果能说明什么呢?”还有网友直接表示:“这样的文化调查没有太大意义,只有本身就关心‘国学’题材的人才可能耐着性子做完问卷,看看能背10至50首古诗的人比例高达45%就足以证明了。其他的人在干吗呢?看‘星座’、‘两性’‘明星八卦’的更多吧,压根就没想进这个调查页面。”

对此,徐友渔和袁济喜都表示了不同意见。“这个调查的大多数数字还是真实反映了现状的,要说它的意义,我认为国学的研究光凭专家的分析是不够的,这些数字对于我们了解国学现状是非常有帮助的。”袁济喜也充分肯定了这个调查的价值,“文化研究不仅要有理论的分析,更需要实证数据的支持。”

-相关链接

国学是指近代以来借鉴西方学术、理论、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内容以经史子集等科目为主,重在对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现在很多媒体和民众往往将“国学”理解为“传统文化”,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这种认识虽然不准确,但却有利于提高大众对国学的关注和兴趣。

信报记者张守刚

相关报道:研究报告显示逾九成网民使用搜索引擎

专家点评05年北京高考作文 六成网民认为不难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网民新闻 全部互联网新闻

上一篇: 惋惜!国学大师网创建6年后关站
下一篇: 孩子太熊,美国学校恢复"木槌打屁股"体罚政策:家长强烈要求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